所谓副本集就是有自动故障恢复功能的主从集群,学习一中的主从复制和副本集最大的区别就是:副本集没有固定的主节点,整个集群结构会动态选举出一个主节点,当其坏掉,则会动态变更到其他节点,而主从复制又要人为的去切换。副本集的节点称为活跃节点和备份
所谓副本集就是有自动故障恢复功能的主从集群,学习一中的主从复制和副本集最大的区别就是:副本集没有固定的“主节点”,整个集群结构会动态选举出一个“主节点”,当其坏掉,则会动态变更到其他节点,而主从复制又要人为的去切换。副本集的节点称为活跃节点和备份节点。
想配置如下图的副本集集群,很简单一个活跃节点,一个备份节点,当然由于活跃节点是动态推选出来的,不能指定,配置完之后可以看看哪台是活跃点,虚拟主机,我希望是A。
对于副本集,需要指定一个副本集的名称,本例为replicademo,用来确定该名称的副本集集群都有哪些主机
下面对A和B进行配置,配置文件如下
A:
dbpath=D:\mongodb\test\replicaSet\A\Data bind_ip=127.0.0.1 port=11111 replSet=replicademo/127.0.0.1:22222
B:
dbpath=D:\mongodb\test\replicaSet\B\Data bind_ip=127.0.0.1 port=22222 replSet=replicademo/127.0.0.1:11111
replSet参数为“副本集名称”/主机地址:端口号,注意“/”必须要有
然后分别启动A和B
随便在其中一台节点上进行副本集初始化配置,首先切换到admin库,并执行下面脚本
db.runCommand({"replSetInitiate": { "_id":'replicademo', "members":[ { "_id":1, "host":"127.0.0.1:11111" }, { "_id":2, "host":"127.0.0.1:22222" } ] } })
脚本中各字段代表的含义是
1. “_id” : “replicademo”, 这个键指明了副本集的名称
2. “members” :[...], 这个键指明服务器列表,我们以后还可以往副本集中加入服务器
3. “_id” : N, 内嵌文档的键,用于唯一标示副本集中的某一台服务器
4. “host”:host address, 指明服务器的主机和端口号
这样我们再来看A和B两台的shell
A:
B:
由此看来A这台是活跃节点,在活跃节点上进行状态查询
rs.status()
展示如下图信息
可以清楚的看到副本集集群中各节点的状态。
状态查询之所以要在动态节点上进行,是因为备份节点默认不支持查询操作,可以做下面的实验。在A上插入数据,并可以在A查到
replicademo:PRIMARY> use person switched to db person replicademo:PRIMARY> db.person.info.insert({name:"tom"}) replicademo:PRIMARY> db.person.info.find() { "_id" : ObjectId("516a629b91dee924cc38e01a"), "name" : "tom" }
在备份节点上进行这条数据的查询,很显然报错了。
默认情况下SECONDARY不能读写,如果想进行读取操作,可以执行rs.slaveOk(),就可以从SECONDARY读取了。
replSet里只能有一个Primary库,只能从Primary写数据,不能向SECONDARY写数据
replicademo:SECONDARY> use person switched to db person replicademo:SECONDARY> db.person.info.find() error: { "$err" : "not master and slaveOk=false", "code" : 13435 }
副本集故障切换
当A不能工作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我先把A关掉,A和B的shell也关闭,再重新启动B的shell。会发现B并没有变成活跃节点,仍然是备份节点。
原因如下:当SECONDARY Down掉,剩下一个PRIMARY,此时副本集运行不会出问题,因为不用选择PRIMARY节点,当PRIMARY Down掉,此时副本集只剩下一个SECONDARY,它只有1票,不超过总节点数的半数,它不会选举自己为PRIMARY节点。
所以副本集中只有2台备份服务器是不合理的。
添加删除节点
上面的情况已经看到只有2个备份节点是不合理的,解决方案是要不就再加一台备份节点,美国空间,使得投票能正常选出活跃节点,另一种方法是增加仲裁节点。
先说下副本集中有3中节点:
standard:常规节点,服务器空间,也就是我上个例子中用到的A和B都是常规节点,它既存储完整的数据副本又参加投票,可以成为活跃节点
passive:副本节点,它虽存储完整的数据副本又参加投票,但是不可以成为活跃节点
arbiter:仲裁节点,只参与投票,不接受数据的复制,不可以成为活跃节点
1.副本集replicademo中添加一个常规节点
启动另一台节点服务器C
dbpath=D:\mongodb\test\replicaSet\C\Data
bind_ip=127.0.0.1
port=33333
replSet=replicademo/127.0.0.1:11111,127.0.0.1:22222
在活跃节点上执行rs.add("127.0.0.1:33333")
执行完成之后查询配置如下,可以看到C已经加入到副本集。
如果要删除某一个节点可以执行rs.remove("主机名:端口号")
执行之后查看配置,发现节点已经被删除
2.副本集replicademo中添加一个仲裁节点
在活跃节点上执行rs.add("127.0.0.1:33333",true)
此时在查询状态,如下图,节点C的stateStr="ARBITER",已经变为仲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