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EasyRef 专题「十分钟学技能」的一部分内容
Hello,大家好!又见面啦,在本期内容中,EasyRef 出了新的教程,那就是教大家怎样做出简约又不失美感的 3D 分析图! 是不是很期待?所以废话不多说,让我们看看这一期 EasyRef 为大家精选了什么内容吧!
当我们建完 3D 模型之后,常常因为不知道怎么画分析图或者分析图的风格不够统一而苦恼,今天的教程是借助 3D 模型,V-Ray 渲染以及 PS 来帮助我们画一个非常简约而信息量又很充足的分析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有关 V-Ray 渲染的一些小知识,还有必不可少的 PS 后期处理喔!所以,让我们赶紧走入神奇的小世界,先看一看效果图!
▲ 成图
当我们做完一张类似与上述图纸的时候,3D 模型与分析图非常清晰的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张图纸即可容纳很多的信息量,所以我们赶紧学起来吧!
在本期教程中,EasyRef 我们分为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两部分,前期准备主要用到的是 SketchUp 以及其中的 V-Ray 渲染部分,后期处理主要用到的是 PS,所以话不多说我们开始吧!
依赖软件:SketchUp & PS
所需准备:3D 模型
所需基础:SketchUp & PS 基础
在前期准备中,主要针对 3D 模型的四个步骤
• 场景的选定
• 材质的覆盖(包括主体建筑,周边建筑及周边道路)
• 添加各种细节,例如:树
• 最终渲染模型并且保存各种通道的图纸
▲ 选定场景
我们可以通过在右下角视野数据框里输入数据,例如 30 或者其他的数据来设定我们想要的角度
▲ 附加材质
打开材质编辑器,选择要附上的材质,并且拖动到右边的列表即可
▲ 为周边建筑覆盖材质
▲ 为周边道路覆盖材质
用相同的方法为周边道路附加材质,注意要与周边道路的材质加以区分,附完材质之后要调整纹理的比例,使其看起来舒适与合理
▲ 为主体建筑覆盖材质
打开材质编辑器,打开材质替换选项,选择我们想要的材质进行替换,或者直接吸取材质,然后在选项中关闭可以被覆盖这一选项
▲ 为主体建筑中的玻璃附加材质
选择想要的材质并且应用于所有的玻璃组件,同时也不要忘记关闭选项中的可以被覆盖这一选项
▲ 添加细节
比如树,可以用推拉一个圆柱作为树干,然后使用 Sphere Light 作为树球,使其炸开并且重新组成一个组件,然后附加材质,在这里采用的是玻璃材质,然后复制粘贴使其分布于整个模型中
▲ 添加灯光,使渲染出图的效果更好
首先在任意一个地方添加一个顶灯,调整数据,在 V-Ray For Light 中的 HIDI 地图里替换到我们想要的,这里替换的是名为 "Garage" 的文件。然后增加灯光强度,然后打开空中透视图的选项,并且增大可视范围和环境高度
▲ 增加渲染元素
在渲染元素中增加材质 ID,渲染 ID,在这里还增加了Z深度。打开相机选项,并且打开相机选项中的景深,然后选择焦点,并打开 Z-Depth Of Camera
▲ 渲染模型
提高渲染输出,渲染模型,并且保存所有通道的图纸
▲导入 Photoshop
将所有渲染通道的图纸导入 PS,利用黑白通道的渲染图选中基本图层的背景,并且新建蒙版,然后新建图层并填充灰色,然后使用软笔刷来绘制阴影和高光,使其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
▲ Z 深度的应用
全选并且复制 Z-Depth 的渲染图,然后转到 Channel 通道,新建一个通道,命名为 Alpha 1,将 Z-Depth 的渲染图粘贴复制到该通道
▲ 对图片设置镜头模糊
选择镜头模糊,弹出对话框,修改数据,增加模糊半径,在深度地图即 Depth Map 那一栏,选择我们刚刚所创建的 Alpha 1,调整结果满意之后,点击确定
▲ 绘制草图和注释
新建图层,并且用笔刷绘制你所需要表达的信息
▲ 最终分析图的效果
整个过程虽然步骤很多,但是只要抓好大的步骤和方向,做起来就不会觉的得难啦,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前期主要是在 SketchUp 中场景的选定,材质的覆盖,细节的添加以及最终渲染。后期主要是在 PS 中进行后期处理,使得我们最后所呈现出的分析图漂亮又充满信息量,今天的分析你学会了吗? 具体更多细节大家可以看下方视频:
知乎视频www.zhihu.com看了那么多,最后当然是又到我们的福利时间!废话不多说,大家先看图!
说到 V-Ray 渲染,最让我们头疼的就是要反反复复调整参数,所以这次我们要免费送给大家上面图中的室内 + 室外的 SU 模型以及相关的 V-Ray 参数啦!
具体获取方式可以私信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