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数据库 > 正文

RMAN中三个不完全恢复场景-mysql教程

RMAN在数据的备份恢复中还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把冷备,热备这种手工备份方式做了集成化的管理,可以基于这个工具集完成相对复杂

RMAN在数据的备份恢复中还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把冷备,热备这种手工备份方式做了集成化的管理,可以基于这个工具集完成相对复杂

RMAN在数据的备份恢复中还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把冷备,热备这种手工备份方式做了集成化的管理,可以基于这个工具集完成相对复杂额备份恢复工作。

当然了RMAN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备份,提供了更多的改进, 比如压缩备份,我们手工测试的场景中,一个1.5G的小库,如果数据文件的使用率不到300M,那么生成的dump就在近300M,如果开启压缩备份的方式,生成的备份集差不多会在80M左右,改进的幅度还是很大的。比如并行备份,开启多个通道对于数据库中的多个数据文件备份进行分工,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备份切分,把一个很大的备份集切分成多个指定单位大小的备份分片。

比如备份的加密方式,从安全性上也可以保证。

比如增量备份,这种方式通过手工方式是完成不了的。增量备份把数据的备份工作可以当做一个很有规划性的工作来做。

当然备份是基础,数据的恢复在这个基础上就更为重要了。如果数据恢复不了,备份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自己做了下面三个简单的测试,属于三个不完全恢复额场景,我们来看看在手工备份恢复的繁琐之外,RMAN下是怎么做的,有哪些改进,有些时候还可能需要动用一些非常规手段。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删除用户的例子,我们已经存在一个备份,归档都保留着,然后我们在制定的时间删除了数据库中某个用户,然后尝试基于时间点的不完全恢复

目前我们存在下面的数据库用户,我们就拿newtest这个用户开刀。

SQL> select *from all_users;

USERNAME USER_ID CREATED
------------------------------ ---------- ---------
TEST_UPDATE 33 29-JUL-15
NEWTEST 32 19-JUL-15
MGMT_VIEW 30 05-JUL-15
DBSNMP 24 04-JUL-15
TSMSYS 21 04-JUL-15
SYSMAN 28 05-JUL-15
DIP 19 04-JUL-15
OUTLN 11 04-JUL-15
SYSTEM 5 04-JUL-15
SYS 0 04-JUL-15

10 rows selected.
为了进行回复后的验证,我们随便拿出一个有数据的表来做一个基本的验证。

SQL> conn newtest/newtest
Connected.
SQL> select count(*)from t;

COUNT(*)
----------
6338
然后开始我们的不完全恢复。从下面可以看到目前的日志已经做了resetlogs启动,序列是从1开始,但是在10g之后,resetlogs 启动数据库,原来的备份依然可用。

SQL> select sequence#,status from v$log;

SEQUENCE# STATUS
---------- ----------------
1 CURRENT
0 UNUSED
0 UNUSED
我们标记一下时间戳,然后删除这个用户

SQL> select systimestamp from dual;

SYSTIMESTAMP
---------------------------------------------------------------------------
02-AUG-15 09.19.56.666830 PM +08:00

SQL> drop user newtest cascade;

User dropped.
破坏之后,,我们停库启动到mount阶段,开始做不完全恢复

SQL> shutdown immediate
Database closed.
Database dismounted.
Oracle instance shut down.
通过rman来恢复,步骤就相对简单多了。

RMAN> startup 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database moun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314572800 bytes

Fixed Size 1261564 bytes
Variable Size 163577860 bytes
Database Buffers 142606336 bytes
Redo Buffers 7127040 bytes

RMAN> run
2> {
3> set until time "to_date('2015-08-02:21:19:56','YYYY-MM-DD HH24:MI:SS')";
4> restore database;
5> recover database;
6> }
这样后台就会自动去完成还原和恢复的工作,恢复的部分日志如下:

starting media recovery

archive log thread 1 sequence 9 is already on disk as file /u02/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TEST10G/archivelog/2015_08_02/o1_mf_1_9_bvw5nrd2_.arc
archive log thread 1 sequence 10 is already on disk as file /u02/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TEST10G/archivelog/2015_08_02/o1_mf_1_10_bvw60std_.arc
archive log filename=/u02/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TEST10G/archivelog/2015_08_02/o1_mf_1_9_bvw5nrd2_.arc thread=1 sequence=9
archive log filename=/u02/oracle/flash_recovery_area/TEST10G/archivelog/2015_08_02/o1_mf_1_10_bvw60std_.arc thread=1 sequence=10
media recovery complete, elapsed time: 00:00:09
Finished recover at 02-AUG-15

就这样就轻松完成了时间点的恢复,使用resetlogs的方式打开数据库。

RMAN>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

database opened

我们简单验证一下用户是否已经恢复回来。可以看到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SQL> conn newtest/newtest
Connected.
SQL> select count(*)from t;

COUNT(*)
----------
6338
: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相对来说暴力的破坏,我们删除了所有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控制文件。然后尝试恢复。
先是破坏,我们到数据文件的目录下,删除全部文件

$ rm *
然后使用rman把数据库启动到nomount阶段,开始尝试恢复控制文件。
[oracle@oel1 TEST10G]$ rman target /

Recovery Manager: Release 10.2.0.3.0 - Production on Sun Aug 2 21:33:24 2015

Copyright (c) 1982, 2005,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 target database (not started)

RMAN> startup nomount

Oracle instance started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314572800 bytes

推荐阅读
  • 本文探讨了Hive中内部表和外部表的区别及其在HDFS上的路径映射,详细解释了两者的创建、加载及删除操作,并提供了查看表详细信息的方法。通过对比这两种表类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数据。 ... [详细]
  • 1:有如下一段程序:packagea.b.c;publicclassTest{privatestaticinti0;publicintgetNext(){return ... [详细]
  • PHP 5.2.5 安装与配置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 PHP 5.2.5 的安装和配置步骤,帮助开发者解决常见的环境配置问题,特别是上传图片时遇到的错误。通过本教程,您可以顺利搭建并优化 PHP 运行环境。 ... [详细]
  • 深入理解 SQL 视图、存储过程与事务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的视图、存储过程和事务的概念及应用。视图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数据查询方式,存储过程则封装了复杂的SQL逻辑,而事务确保了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详细]
  • 构建基于BERT的中文NL2SQL模型:一个简明的基准
    本文探讨了将自然语言转换为SQL语句(NL2SQL)的任务,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中一项非常实用的研究方向。文章介绍了笔者在公司举办的首届中文NL2SQL挑战赛中的实践,该比赛提供了金融和通用领域的表格数据,并标注了对应的自然语言与SQL语句对,旨在训练准确的NL2SQL模型。 ... [详细]
  • 数据库内核开发入门 | 搭建研发环境的初步指南
    本课程将带你从零开始,逐步掌握数据库内核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重点介绍如何搭建OceanBase的开发环境。 ... [详细]
  • 使用C#开发SQL Server存储过程的指南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C#在SQL Server中创建存储过程,涵盖背景、步骤和应用场景,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 [详细]
  • DNN Community 和 Professional 版本的主要差异
    本文详细解析了 DotNetNuke (DNN) 的两种主要版本:Community 和 Professional。通过对比两者的功能和附加组件,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 ... [详细]
  • 本文详细分析了Hive在启动过程中遇到的权限拒绝错误,并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调整文件权限、用户组设置以及环境变量配置等。 ... [详细]
  • 使用Python在SAE上开发新浪微博应用的初步探索
    最近重新审视了新浪云平台(SAE)提供的服务,发现其已支持Python开发。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Django框架构建一个简单的新浪微博应用,并分享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详细]
  • MySQL 数据库迁移指南:从本地到远程及磁盘间迁移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不同场景下进行 MySQL 数据库的迁移,包括从一个硬盘迁移到另一个硬盘、从一台计算机迁移到另一台计算机,以及解决迁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详细]
  • Hadoop入门与核心组件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Hadoop的基础知识及其核心组件,包括HDFS、MapReduce和YARN。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Hadoop的生态系统及应用场景。 ... [详细]
  • UNP 第9章:主机名与地址转换
    本章探讨了用于在主机名和数值地址之间进行转换的函数,如gethostbyname和gethostbyaddr。此外,还介绍了getservbyname和getservbyport函数,用于在服务器名和端口号之间进行转换。 ... [详细]
  • SQLite 动态创建多个表的需求在网络上有不少讨论,但很少有详细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如何在 Qt 环境中使用 QString 类轻松实现 SQLite 表的动态创建,并提供详细的步骤和示例代码。 ... [详细]
  • 精选30本C# ASP.NET SQL中文PDF电子书合集
    欢迎订阅我们的技术博客,获取更多关于C#、ASP.NET和SQL的最新资讯和资源。 ... [详细]
author-avatar
温尧乔761975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