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运维 > 正文

用Linux防火墙构建DMZ

文章标题:用Linux防火墙构建DMZ。Linux是中国IT实验室的一个技术频道。包含桌面应用,Linux系统管理,内核研究,嵌入式系统和开源等一些基本分类

  防守在网络安全中的重要性不必多说。保护网络最常见的方法就是使用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网络的第一道防线,通常放置在外网和需要保护的网络之间。最简单的情况是直接将防火墙放置在外网和企业网络之间,所有流入企业网络的数据流量都将通过防火墙,使企业的所有客户机及服务器都处于防火墙的保护下。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是简单易行的,而且这种解决方法在某些情况下也表现不错。然而这种结构毕竟比较简单。企业中有许多服务器、客户机等资源需要保护,不同的资源对安全强度的要求也不同。不能用对待客户机的安全级别来对待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将会很危险;同样,也不能用对待服务器的安全级别来对待客户机,这样用户会感觉很不方便。
  
  针对不同资源提供不同安全级别的保护,可以考虑构建一个叫做“Demilitarized Zone”(DMZ)的区域。DMZ可以理解为一个不同于外网或内网的特殊网络区域。DMZ内通常放置一些不含机密信息的公用服务器,比如Web、Mail、FTP等。这样来自外网的访问者可以访问DMZ中的服务,但不可能接触到存放在内网中的公司机密或私人信息等。即使DMZ中服务器受到破坏,也不会对内网中的机密信息造成影响。
  
  许多防火墙产品都提供了DMZ的接口。硬件防火墙由于使用专门的硬件芯片,所以在性能和流量上有绝对的优势。软件防火墙的性价比非常好,一般企业使用起来效果不错。如果使用Linux防火墙,其成本将更低。因此这里将要介绍的是在Linux防火墙上划分DMZ区域的方法。
  
  构建DMZ的策略
  Linux从2.4内核开始,正式使用iptables来代替以前的ipfwadm和ipchains,实现管理Linux的包过滤功能。Linux的包过滤通过一个叫netfilter的内核部件来实现。netfilter内建了三个表,其中默认表Filter中又包括3个规则链,分别是负责外界流入网络接口的数据过滤的INPUT链、负责对网络接口输出的数据进行过滤的OUTPUT链,以及负责在网络接口之间转发数据过滤的FORWARD链。要构建一个带DMZ的防火墙,需要利用对这些链的设定完成。首先要对从连接外部网络的网卡(eth0)上流入的数据进行判断,这是在INPUT链上完成。如果数据的目标地址属于DMZ网段,就要将数据转发到连接DMZ网络的网卡(eth1)上;如果是内部网络的地址,就要将数据转发到连接内部网络的网卡(eth2)上。表1显示了各个网络之间的访问关系。
  
  
表1 网络间访问关系表

  
 

  根据表1,可以明确以下六条访问控制策略。
  
  1.内网可以访问外网
  内网的用户显然需要自由地访问外网。在这一策略中,防火墙需要进行源地址转换。
  
  2.内网可以访问DMZ
  此策略是为了方便内网用户使用和管理DMZ中的服务器。
  
  3.外网不能访问内网
  很显然,内网中存放的是公司内部数据,这些数据不允许外网的用户进行访问。
  
  4.外网可以访问DMZ
  DMZ中的服务器本身就是要给外界提供服务的,所以外网必须可以访问DMZ。同时,外网访问DMZ需要由防火墙完成对外地址到服务器实际地址的转换。
  
  5.DMZ不能访问内网
  很明显,如果违背此策略,则当入侵者攻陷DMZ时,就可以进一步进攻到内网的重要数据。
  
  6.DMZ不能访问外网
  此条策略也有例外,比如DMZ中放置邮件服务器时,就需要访问外网,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DMZ的实现
  根据以上访问控制策略可以设定Linux防火墙的过滤规则。下面将在一个虚构的网络环境中,探讨如何根据以上六条访问控制策略建立相应的防火墙过滤规则。这里的讨论和具体应用会有所区别,不过这种讨论将有助于实际应用。用户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设置。该虚拟环境的网络拓扑如图1。
  

  
图1 DMZ网络拓扑图

  如图1所示,路由器连接Internet和防火墙。作为防火墙的Linux服务器使用三块网卡:网卡eth0与路由器相连,网卡eth1与DMZ区的Hub相连,网卡eth2与内网Hub相连。作为一个抽象的例子,我们用“[内网地址]”来代表“192.168.1.0/24”之类的具体数值。同理还有“[外网地址]”和“[DMZ地址]”。
  
  对于防火墙,原则之一就是默认禁止所有数据通信,然后再打开必要的通信。所以在防火墙脚本的最初,需要清空系统原有的规则,然后将INPUT、OUTPUT、FORWARD的默认规则设置为丢弃所有数据包。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 Flush out the tables and delete all user-defined chains
  /sbin/iptables -F
  /sbin/iptables -X
  /sbin/iptables -t nat -F
  /sbin/iptables -t nat -X
  
  # Drop every packet
  /sbin/iptables -P INPUT DROP
  /sbin/iptables -P OUTPUT DROP
  /sbin/iptables -P FORWARD DROP
  
  接下来,逐一解释六种策略的实现。
  
  1.内网可以访问外网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s [内网地址] -d [外网地址] -o eth0 -j SNAT --to [NAT的真实IP]
  
  当数据从连接外网的eth0流出时,要将来自内网的数据包的源地址改成Internet上的真实IP,这样才能和外网的主机进行通信。“[NAT的真实IP]”表示分配给NAT用户的真实IP,有几个就写几个,以空格分开,但至少要写一个。
  
  2.内网可以访问DMZ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A FORWARD -s [内网地址] -d [DMZ地址] -i eth2 -j ACCEPT
  以上命令允许所有来自内网、目的地为DMZ的数据包通过。
  
  3.外网不能访问内网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s [外网地址] -d [内网地址] -i eth0 -j DROP
  以上命令将来自外网、去往内网的数据包全部丢弃。
  
  4.外网可以访问DMZ
  为了保护DMZ中的服务器,外网对DMZ的访问也要加以限制。通常的思路是,只允许外网访问DMZ中服务器所提供的特定服务,比如HTTP。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p tcp --dport 80 -d [分配给HTTP服务器的Internet上的真实IP] -s [外网地址] -i eth0 -j DNAT --to [HTTP服务器的实际IP]
  /sbin/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s [外网地址] -d [HTTP服务器的实际IP] -i eth0 --dport 80 -j ACCEPT
  /sbin/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d [外网地址] -s [HTTP服务器的实际IP] -i eth1 --sport 80 ! --syn -j ACCEPT
  /sbin/iptables -t nat -A PREROUTING -s [外网地址] -d [DMZ地址] -i eth0 -j DROP
  
  该防火墙脚本片段将开放HTTP服务,使得只有访问DMZ中HTTP服务的数据包才能通过防火墙。
  
  5.DMZ不能访问内网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A FORWARD -s [DMZ地址] -d [内网地址] -i eth1 -j DROP
  以上命令将丢弃所有从DMZ到内网的数据包。
  
  6.DMZ不能访问外网
  对应的防火墙脚本片段如下:
  /sbin/iptables -t nat -A POSTROUTING -p tcp --dport 25 -d [外网地址] -s [邮件服务器的IP] -o eth0 -j SNAT --to [分配给SMTP服务器的Internet上的真实IP]
  /sbin/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s [邮件服务器的IP] -d [外网地址] -i eth1 --dport 25 -j ACCEPT
  /sbin/iptables -A FORWARD -p tcp -d [邮件服务器的IP] -s [外网地址] -i eth0--sport 25 ! --syn -j ACCEPT
  
  以上命令先允许DMZ中邮件服务器连接外网的SMTP服务端口(25),然后禁止其它从DMZ发往外网的数据包。
  
  针对以上基本策略例举了实现它们的基本规则。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只要设置得当,Linux也能成为很好的防火墙。需要补充的是,无论何种防火墙都只能提供有限的保护。设置好防火墙不等于网络就是安全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手段。
推荐阅读
  • Docker的安全基准
    nsitionalEN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详细]
  • 优化联通光猫DNS服务器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为联通光猫配置DNS服务器地址,以提高网络解析效率和访问体验。通过智能线路解析功能,域名解析可以根据访问者的IP来源和类型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实现更优的网络性能。 ... [详细]
  • 1:有如下一段程序:packagea.b.c;publicclassTest{privatestaticinti0;publicintgetNext(){return ... [详细]
  • 如何配置Unturned服务器及其消息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Unturned服务器的配置方法和消息设置技巧,帮助用户了解并优化服务器管理。同时,提供了关于云服务资源操作记录、远程登录设置以及文件传输的相关补充信息。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IBM DB2数据库在大型应用系统中的应用,强调其卓越的可扩展性和多环境支持能力。文章深入分析了DB2在数据利用性、完整性、安全性和恢复性方面的优势,并提供了优化建议以提升其在不同规模应用程序中的表现。 ... [详细]
  • 本文详细分析了JSP(JavaServer Pages)技术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其适用场景及潜在挑战。JSP作为一种服务器端技术,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 ... [详细]
  • CentOS 7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磁盘的基本结构、接口类型、分区管理以及文件系统格式化等内容,并提供了实际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CentOS 7 中的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本周信息安全小组主要进行了CTF竞赛相关技能的学习,包括HTML和CSS的基础知识、逆向工程的初步探索以及整数溢出漏洞的学习。此外,还掌握了Linux命令行操作及互联网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配置Smokeping,以实现对网络链路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必要的依赖包安装,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完成部署并优化其网络性能监控。 ... [详细]
  • 深入理解 SQL 视图、存储过程与事务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的视图、存储过程和事务的概念及应用。视图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数据查询方式,存储过程则封装了复杂的SQL逻辑,而事务确保了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和常见面试问题,包括集合类、数据结构、线程处理、Java虚拟机(JVM)、HTTP协议以及Git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每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 [详细]
  • 网络攻防实战:从HTTP到HTTPS的演变
    本文通过一系列日记记录了从发现漏洞到逐步加强安全措施的过程,探讨了如何应对网络攻击并最终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 ... [详细]
  • 360SRC安全应急响应:从漏洞提交到修复的全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360SRC平台处理一起关键安全事件的过程,涵盖从漏洞提交、验证、排查到最终修复的各个环节。通过这一案例,展示了360在安全应急响应方面的专业能力和严谨态度。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网卡绑定(bonding)的七种工作模式。网卡绑定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网卡组合成一个逻辑网卡,实现网络冗余、带宽聚合和负载均衡,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的特点、适用场景及配置方法。 ... [详细]
author-avatar
mobiledu250289781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