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确定在备份过程中操作哪些文件。在商业环境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个决定,而且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如果备份了太多数据,会导致备份系统的成本过于庞大,会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如果没有备份足够的数据,那么重要的数据就可能会丢失。
备份整个系统非常简单(请确保不要备份NFS挂载的一些目录和诸如/proc/之类的特殊文件系统),但是通常这样备份的内容都太多了。如果整个系统盘上的数据都丢失了,那么在恢复任何数据之前,很可能不得不重新安装基本的操作系统。将这些系统文件保存在备份磁带上不是毫无意义的。因此,为了减少备份系统的成本(包括硬件、网络、系统负载和备份时间),通常应该只备份重要的文件。
共享程序:可以在多个系统中使用的公共程序。/usr/local或/opt目录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这些目录包含没有随操作系统提供的其他操作系统。
用户数据:包含所有用户数据和私人文件的用户主目录。
应用程序数据: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应用程序的数据通常在多个系统之间共享。例如,Web服务器群集通常需要共享相同的内容。
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包括账户信息(用户、组和密码)、邮件别名、主机列表等。只有您才知道自己的数据保存在什么地方,在建立自己的备份系统之前,至少要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虽然我不可能列出需要备份的每一份数据,但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包括:
重要的系统数据:不要忘记重要的系统数据,如/etc/目录中的文件,有时是/var/目录中的文件。如果这些文件都是自动生成的,那么可能只需要在主系统上备份这些文件。
后来添加的软件:包括系统中安装的任何非原操作系统所提供的软件。您可能已经将这些软件安装到/opt/或/usr/local/目录中了,这样可以简化这些软件的备份过程。或者,您也可能将所有这些程序都安装到一个集中的文件服务器上,这样会使备份过程更加简单。如果系统中安装了一些软件包,要确保保存这些已经安装好的包,并在备份过程中包含这些软件包。
应用程序的配置文件和数据:要考虑每个系统上正在运行哪些服务。如果一个系统正在运行DNS服务,则确保备份时包括区文件。如果系统正在运行Web服务,就要备份Web内容,有时候甚至要备份访问日志(这些日志可能很重要,也可能不重要)。
开发资源:如果有CVS仓库、bug数据库、知识库以及其他保存重要数据的开发工具,则应确保在备份中包括这些文件。
管理工具:不要忘记在备份过程中包括所有的系统自动化脚本和工具。
数据库:如果在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中保存了一些数据,显然要在备份过程中包含这些数据,但是除此之外,还要确保对数据正确地进行备份。在很多情况中,为了正确地备份数据库的内容,可能需要关闭数据库或将数据进行转储。尽管有些数据库软件可以将数据导出并备份为适当的格式,但是有些备份软件可以在数据库运行时就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用户数据:最后,系统中的用户通常都会非常感激您在备份时包括了他们私人的文件。如果有一个大型的文件服务器,那么这台机器就很适合执行备份,根据需要从其他系统中复制数据。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备份过程对时间的要求是什么等级。如果使用磁带备份系统,而且只有一个磁带,那么不得不每天替换磁带上的数据。如果有人几天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误删了一个文件,那他们实在是太不幸了。当然,如果所有的数据都可以保存在一个磁带上,那么解决方法就很简单——只需要购买
多个磁带即可。但是如果有大量的数据,那么情况就复杂多了。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