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流是一种网站页面布局,视觉表现为参差不齐的多栏布局,随着页面滚动条向下滚动,这种布局还会不断加载数据块并附加至当前尾部。最早采用此布局的网站是Pinterest,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国内大多数清新站基本为这类风格。
瀑布流特点:
1、琳琅满目:整版以图片为主,大小不一的图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2、唯美:图片的风格以唯美的图片为主。
3、操作简单:在浏览网站的时候只需要轻轻滑动一下鼠标滚轮,一切的美妙的图片精彩便可呈现在你面前。
瀑布流布局实现方式:
1、传统多列浮动
优点:
布局简单,应该说没啥特别的难点;
不用明确知道数据块高度,当数据块中有图片时,就不需要指定图片高度。
缺点:
列数固定,扩展不易,当浏览器窗口大小变化时,只能固定的x列,如果要添加一列,很难调整数据块的排列;
滚动加载更多数据时,还要指定插入到第几列中,还是不方便。
示例:
a1
a2
a3
a4
a5
a6
效果:
2、CSS3 样式定义
优点:
直接 CSS 定义,最方便了;
扩展方便,直接往容器里添加内容即可。
缺点:
只有高级浏览器中才能使用;
还有一个缺点,他的数据块排列是从上到下排列到一定高度后,再把剩余元素依次添加到下一列,这个本质上就不一样了;
鉴于这两个主要缺点,注定了该方法只能局限于高端浏览器,而且,更适合于文字多栏排列。
示例
纯CSS3瀑布布局
效果:
3、绝对定位
最优的一种方案,方便添加数据内容,窗口变化,列数/数据块都会自动调整;
优点:
方便添加数据内容,窗口变化,列数/数据块都会自动调整;
缺点:
需要实现知道数据块高度,如果其中包含图片,需要知道图片高度;
JS 动态计算数据块位置,当窗口缩放频繁,可能会狂耗性能。
思路:
1) 数据块排列(对容器中已有元素进行排列),算法步骤简述下:
设置(块元素宽度一致)
· 初始化时,对容器中已有数据块元素进行第一次计算,需要用户给定: a,容器元素 — 以此获取窗口总宽度; b,列宽度(块元素宽度); c,最小列数;
·计算显示列数:窗口宽度除以一个块框宽度向下取整,并设置waterfall显示的居中
·存储每列的高度
· 获得列数后,需要保存每个列的当前高度,这样在添加每个数据块时,才知道起始高度是多少;
· 依次取容器中的所有数据块,先寻找当前高度最小的某列,之后根据列序号,确定数据块的left,top值,left 为所在列的序号乘以列宽,top 为所在列的当前高度,最后更新所在列的当前高度加上这个数据块元素的高度,至此,插入一个元素结束;
· 当所有元素插入完毕后,调整容器的高度为各列最大的高度值,结束依次调整。
2) 异步加载数据,包含两个步骤:
· 绑定滚动事件,并确定预加载线高度值,即滚动到哪个高度后,需要去加载数据,其实这个就是列的最小高度值,这样当前滚动值和最小高度值比较一下即可判断出来,是否要触发加载数据;
· 加载数据,函数传参,能提供加载数据函数和停止加载(加载多少时停止)函数,以更方便的控制。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