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说起来,在工商业找工作、求发展,不是读大学、选课系;一开始,不能全凭兴趣,任性而为。尤其在今天这个人浮于事的大环境中,要想找一份完全适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这种困难的成因,除了上述客观的大环境外,求职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也是一项主要的因素。
一个刚刚离开学校的年轻人,初入社会工作,多半都是由父母安排的,根本谈不上自己的兴趣。
在这么多的限制下,年轻人一进入工商业工作,要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有很多年轻人都是抱着为生活而工作的心情,投入了工商界;在学校的理想、抱负,等于是一下子被放进冰窖里,他们心中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实际上,他们的苦闷还不止于此。在读书时代,老师期望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是将来的社会栋梁之才,可是走出校门之后,只不过是在一家公司里当个最不起眼的小职员,或是在工厂里当个小技工而已,要想当上总经理或厂长,那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
有人把这种失望的情绪称为“时代青年的苦闷”之一,这完全是站在青年人立场所抒发同情心声。如果站在非常可观的立场来看,这种同情不仅是多余的,年轻人的苦闷也根本是多余的。
何以呢?其理由有三:
一、读书时代,师长对年轻人的期勉、鼓励,其目的是在培养青年人的雄心壮志,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你不能把那些话当做职业保证书,认为一毕业就有很理想的工作在等着你。
再明确一点说,老师传授你的知识,以及对你的期勉,只是你未来做事的工具,和奋发图进的精神食粮,至于你是否能使这些工具发挥功用,是否能把师长的话当做惕励自己的磨石,完全要看你自己的意志而定。如果一开始就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失望,那就是你自甘堕落了,怪的来谁?
二、工商界的共同特征,都是以营利为目的,不赚钱的生意是永远站不住脚的。基于这一特性,企业界虽有人事制度,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你真有本领,即使你是个最起码的员工,也会很快得到重视,被老板破格擢升。
在老板还没有了解你是块什么材料,你不能奢望老板一开始就重用你。一定要按照制度从基层一步一步的干起。人家老板拿出那么多钱投资在生意上,用人当然要谨慎,如果对不认识,毫无了解的人,就贸然委以重任,他岂不是在跟自己的资本开玩笑吗?
三、尽管目前工商界的用人,多半采取考选制度,讲求学历,但你真正投入工商界后,并不是凭学历可以混出前程的,而是看你对工商业的开展有多大本事。
换言之,如果你有好的学历,要进入工商界可能比较容易,但你千万不要天真以为,老板会看在你学历的份上,给你一个好的工作。假如你抱着这样的想法,一定会失望。
你应该了解,不管你有多好的学历,你一进入工商界,就等于是个小学徒,一切都要从头学起。即使你学了满腹的理论,也要在工作中慢慢去求证。如果你自认为比别人懂得多,把别人看成是土包子,哪些软钉子、硬钉子、准会把你碰的焦头烂额。这种情绪上的苦闷不是你自己找的吗?
基于以上的分析,如果你有志到工商界来谋发展,你不妨把自己的学历放在一边,也不必太重视自己的兴趣,下定决心,脚踏实地的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当你对业务了解透彻了,对老板的生意有了实质的贡献,这时你不必自己炫耀学历,你的学历自然会发生“绿叶”之效。一个工作能力强、学历又好的人,老板决没有不重用的道理。
到工商界工作,不必过分重视兴趣,还有另外一层原因。工商界的各行各业虽然很多,但其经营管理的法则,却是大同小异的。如果你对推销业务有了经验,不管到了哪一行,只要对产品的基本知识、市场情况再加以了解,你一定还是个优秀的业务人员。
在今天这个人力过剩的时代,如果你在工商界没有好的人事关系,也没有专精的技能和学识,要像凭学历找到个好工作是很困难的。但你不必怨天尤人,垂头丧气,只要你重视你所能找到的工作,不管职位如何低,待遇如何少,你照样可以创造自己的前途。
不信的话,你可以数一数目前我们工商界的老板们,以学徒、做生意起家的可能超过半数以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工商界中创事业,不讲求资格、经历,也不太重视循序渐进,而成功往往是突发性的。你今天是个才能卓越的业务员,说不定很快就能当上副理、经理;你今天只是个经销商,可能三、五年之后,你也许就成了大老板。
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用来形容在工商界的创业,更是非常贴切,一个工人与总经理的地位,看起来不仅是相差悬殊,而且是高不可攀的;然而,十年、八年之后,工人也可以当上总经理。
因此,年轻人到了工商界来创业,眼睛不妨向高处望,但手却要从低处做起,即使洗盘子、洗碗的工作,也不会妨碍你将来的前途。如果你只想望着好工作,不愿屈就不好的工作,好的工作就难有你的份了。
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明白,你是以完全陌生人的身份进入工商界,你的才能没有贴在脸上,不可能一眼就让人看出你了不起,必须借工作表现出来,而在最底层的工作中,更容易表现你的才能。
这就像鹤立鸡群一样,鹤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如果你站在鹤群里,你充其量也只是一直普通的鹤而已,要让人看出你与众不同,必须要有很突出的表现。
所以,在找工作困难的情况下,一开始不必计较工作的高低,只要有工作机会,你就不妨去试一试,也许你认为最看不上眼的,正式你将来创业的基石。
在有关所罗门的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次,所罗门王把一个小女孩领到稻田里面说:“你不是想要一件贵重的礼物吗?我可以赏给你,但你要替我做一件事情,把这片稻田最大的稻穗选出来拿给我。”
小女孩欣然答应。
“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所罗门王说:“你在经过稻田时,要一直向前走,不要停下来,也不能退回来,更不能左右转弯。你要记住,我给你的礼物,是与你选择的稻穗大小成正比的。”
小女孩一面答应着,一面高高兴兴的走进稻田里。她看到很多饱满的大稻穗,但她没有把它采下来,因为她心里想,前面一定有比这个更好更大的。即至快走到稻田尽头了,稻穗越来越小,她又不能返回去,于是在悔恨、羞愧的心情下,只好空着手从稻田里走出来,连最小的礼物也没有得到。
这是寓意很深的故事,有很多年轻人也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刚离开学校的校门时,理想比天还大,可是进入工商界之后,并没有收到自认为应受的重视,还是要从最基层干起。心里难免觉得太委屈了,一气之下不干了,认为一定还有更好的工作,等混了几年之后,好工作仍然没有找到,而跟自己一起离开校门的人,已由基层升了上去,这时候你再从基层干起,你感觉更不好意思了。正像前面故事中的小女孩,大的稻穗没有得到,小的也不好意思了,得到的只是后悔与羞愧而已。这种事,实在值得年轻人深自警惕。
工作不管大小,职位不论高低,只要你肯去做,必定会有收获。何况,你到工商界来创业,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自己的财富,在这一大原则下,任何的工作兴趣都可以培养起来,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发展的机会。实在不必像研究学问一样,过分看重自己的原始兴趣。
现在,我们举两个世纪的例子来加以印证,你将了解兴趣是不可恃的。
第一个例子:在合板业有一位知名度颇高的程大老板。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国公司工作。这家公司是经营原木加工的,而程老板在学校读的是数学系,他觉得整天跟木头在一起,实在是学非所用,所以心里感到委屈,几次都想另找工作。
然而,外国公司的待遇好,再加亲友们劝他,当时新兴的合板事业极具发展前途,不妨耐着性子作一段时间看看。
四十多年以前的一个大学毕业生,真可说是天之骄子,神气地不得了,要找工作容易的很。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一个大学生委屈自己的兴趣,真是谈何容易!
但程老板听从了亲友的劝告,决定本着磨练自己的心情,在这个外国人公司呆了下来。以后,对于这一行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的学习精神,不久便引起外国老板的注意,由注意而赏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升他做厂长了。
当然,现在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很难获得这样的好机会,因为具有同等学历的人太多了,但就培养工作兴趣来说,这却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程老板当时过分重视自己的兴趣另谋发展,纵然也可能混得不错,但可以断言,他的事业不会高于今天的成就—拥有一个年营业额五亿元左右的大企业。
另外一个例子的主角是宋瑞耀,目前他在制药工业界中,相当有点名气,但他学的并不是药品制造,而是农业。
宋瑞耀是中部一家农业职业学校毕业,他希望的工作是到农会等农业机构做事,然而,由于他家境贫困,并没有得力的亲友能帮助他达到愿望。
农职毕业后,在家里待了几个月,他希望的工作仍然毫无头绪,此事宋瑞耀的情绪非常不好,终日唉声叹气的。他的父亲是乡下老实人,见儿子没有心情帮忙农事,便托远在台中的一位亲戚帮忙,替儿子在外面找个工作。
那位亲戚不久便有了回信,说是替宋瑞耀找到了一个工作,是西药房的见习生。他父亲不知道见习生是做什么的,心想只要有工作就好,总比闲在家里强。所以高高兴兴的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儿子。
宋瑞耀一听是到药房当实习生,心里直觉得认为这个工作不适合他,“我是农校毕业的,怎能到西药房去做这种事?您知不知道,爸爸,见习生就是学徒。”
“学徒有什么不好?”他父亲说,“反正你不喜欢在家里种田,到外面去学点本领是应该的。”
“我已经十八岁了,怎么能再跟人家当小徒弟?而且,我再从头去学西药的话,我在农校的书,不是白读了。”
“你不去当学徒,难道一开始就想当老板?”他父亲有点生气,“我看读了几天书把你惯坏了,苦的工作不相干,好的工作找不到,你这样闲下去怎么得了?”
“我不是不能吃苦,而是没有找到合适我兴趣的工作”
“如果一辈子找不到你喜欢的工作,你难道就这样闲一辈子?”
宋瑞耀被问的哑口无言了,他明知父亲是在强词夺理,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对找工作已失去信心。
“这次你要马上做个决定”他父亲跟他摊牌了,“你能闲得住,我还养不起呢,要不你就下田干活,要不你就到台中去学生意,这两条路任你选。”
宋瑞耀知道父亲的脾气很倔,事情已没有回转的余地,他考虑再三,选择了后一条路。当时他心里有个想法,到台中去先看看再说,如果干不下去,再设法找其他的工作,自己住在台中,找工作也容易些。
就这样,宋瑞耀怀着委屈的心情倒了台中,到一家西药房当了小学徒。
一进西药房,学的并不是药品方面的知识,而是抹地板、洗橱窗、扫地等粗活。他心里当然感到很委屈,对工作却丝毫不马虎。老板交代的事,他都做得稳稳妥妥,像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孩子。
宋瑞耀这样做的目的,有他自己的打算,自己离开家只身在外,在没有找到其他工作之前,决不能让老板不要他了,否则,既不能回家,又无工作的话,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到那时候就更不好混了。
因此,他一再警告自己,应该自己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得好好的,只能自己不干,不能让老板让你卷铺盖。
兵法上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年轻人到工商界做事,也往往发生这样的现象。当他在工作时觉得“离此一步,再无退路”时,即使他再不喜欢的工作,也会勉强自己把工作做好。
宋瑞耀一开始,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在西药房中呆了下来。再加他人长得并不使人讨厌,工作又很能吃苦卖力,老板对他慢慢产生了好印象。同时又知道他是农校毕业,对那些粗重、低下的工作毫无怨言,认为这个年轻人的耐力不错,所以没有多久,宋瑞耀便升为真正的见习生,不必再做那些扫地抹桌子的事情了。
当了正式见习生之后,宋瑞耀的主要工作有二:一是到外面去送药,一是到各医院去推销药品。这两种工作都需要对药品知识有了解才行,于是他一面自己看书,一面听老板讲解,不知不觉地对西药竟发生了兴趣。他觉得药品这一行也广博地很。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使他对药品这一行发生了兴趣,那就是这一行的利润很高,工作又轻松。他当时想,如果能把这一行了解透彻了,终身从事这种工作不是也很好嘛?
对工作发生兴趣,自己有了理想,宋瑞耀工作的更起劲了,学习的心也就更加热切了。他一天到晚骑着脚踏车在外面跑,对医界人士有了更多接触机会,几年下来,他推销的业绩不仅直线上升,而且俨然成了这方面的小专家。不用说,这时候他另谋高就的打算已经完全没有了。
后来,西药房的老板为了培植他,把他送进一家外商的西药代理店去工作,让他跟现代的西药制造商学习一点真本领。
“老头家”当时告诉宋瑞耀,“你跟我学的那一套,只能当个西药小贩,干到老,也顶多跟我一样开个小药店。你在这里如果也像过去一样努力学习的话,发展就不可限量了”。
后来,宋瑞耀果然没有辜负“老头家”的期望,他的表现不仅受到外商老板的重视升到业务主任,而且由大伙计,进而自设工厂,与外商技术合作成了制药的大老板,拥有一座将近五千平的现在化工厂。这份成就,完全是在工作中培养工作兴趣得来的。
如果宋瑞耀一开始不委屈自己当西药房的学徒,不勉强自己去学习西药方面的知识,非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可,即使如愿以偿,让他能进入农会等单位,他的事业恐怕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局面。
我们举了这两个例子,并不是一笔抹杀个人兴趣的重要性,其目的只是在强调一点:在人浮于事的今天这个环境中,可能有很多人找不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工作,与其为此而怨天尤人,消极悲观,不如在能找到的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兴趣,在你勉强自己一段时间之后,也许你会在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工作中,竟产生了兴趣。
现在我们再举一个外国的例子:查理士•威尔逊是在纽约州阿姆斯特丹区贫民窟里长大的孩子,父亲是移民来美国的劳工,后来他们举家迁往罗德岛,由于他父亲找到较好的工作,收入增加,生活才较为好起来。
查理士是个很有点天分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成绩很不错,但由于家庭环境不好,他读完高中就辍学了。
可能是幼年的贫苦生活给查理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他一到社会上做事,就想招一个好的工作,来改善家庭生活。可是,在美国一个高中毕业生,要找一个好工作实在太难了,所以他虽干了不少的工作,没有一个是他满意的。也正因为他对找的工作都不满意,所以才对这些工作都抱着打临时工的心理,在什么地方都干不长。
他替人家开过货车,但他计算一下,开一辈子的车,又能赚多少钱?他也在修车店里当过学徒,但学了没有多久就辞工不干了,他认为修车店不可能有多大发展,修一辈子也不可能开一家汽车制造厂。此外,送货员、推销员、搬运工等工作,他都尝试过,有时候为了生活,甚至于清洁工他都干过。
高中毕业后,一晃五年过去了,有的同学当上了工厂的小领班,有的开了一个小店,自己当了老板。虽然在查理的心目中,其他同学那点成绩他还没有看在眼里,但以现实的生活来看,人家都比他强多了。
看看人家都有了固定住所,查理士心里难免兴起伤感,因为他不但居无定所,有时候一天三餐也没有着落,不得不跑回家去,白吃他父亲几餐。
年龄愈大,对打杂工一类的地下工作愈不感兴趣,现在即使有人要他去当学徒学个手艺,他自己也不好意思去了。他已经二十五、六岁,长得人高马大,再去当学徒实在不像话。可是在外面混了这几年之后,他了解到,在工商界求发展,有个手艺会占很大的便宜。如果他当初不离开修车店,对车子的修护保养,一定相当内行了,要找个工作当然容易得很。决不至于像现在一样,有时候还要靠卖力气吃饭。
有一天,查理士在外面又没有钱吃饭,想跑回家混一顿,不巧,正赶上他父亲情绪不好,把他狠狠地骂了一顿。
“你以为我要养活你到七老八十吗?”他父亲很不客气地说,“这几年你不但一点没有帮家里的忙,反而常回来打秋风,你一点也不感到难为情吗?”
“目前我找不到工作,有什么办法?”
“你找到的工作还不够多吗?课时你没有一样能干的久。”
“这是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查理士分辨说。
“适合的工作?”他父亲冷笑着说,“你想一下子当经理,可是没有人请你,是不?你别痴心妄想了,你在一个地方带不了三天,人家还不知道你是块什么料,凭什么会把好的工作交给你做?”
查理士垂头不语,他虽然心里觉得很委屈,但找不出适当的理由来辩解。
“就拿我来说吧,”他父亲的语气较为缓和了一点,“我干了几十年的工人,吃了不少的苦头,现在才熬上一个技工,家庭生活才稍微改善了一点。你以为工作是容易的吗?不吃点苦就想平步青云,世上哪有这种事,即使有,,也要在工作中才会有机会。像你这样整天浮萍一样,今天飘到这里,明天飘到那里,连根都没有,妄想长成棵大树,可能吗?”
“可是,总不能不管找到什么工作,就下定决心做一辈子,总得要挑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工作”
“你自己认为你适合做什么?”
“我自己也说不上来,”查理士红着脸说,“反正是要有点发展前途的才行”
“什么工作有发展前途?只要你肯死心塌地地去做,什么工作都有前途,如果你老是想着会有更好的工作,讨要已有的工作,任何工作都不会有好的前途”
“您的意思是要我想木头人一样的工作,心里不要有理想、抱负?”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要你明白,必须把现有的工作做好了,才会有更好的工作等着你。最起码你也要在工作中等机会,不是把工作丢掉,闲着空等,这样你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他现在也体会到,父亲的话是很稳妥的做法,只是当初自己年轻气盛,没有看得起一个普通工人的工作,一不如意,就辞工不干了,所以什么工作也干不久。
“我不管你现在心里想什么,但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要有个工作,而且不能再换来换去,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可是,我现在什么工作也找不到。”
“我可以帮你找找看,”他父亲说,“你不是替别人开过货车吗?我想找个这一类的工作,还不是太难的事情。”
查理士虽然心里很不愿意再做货车司机,但他不能拒绝父亲的好意,否则他一定会大发雷霆。
三天以后,他父亲在一家小的运输公司替他找到一个开车的工作。
“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的忙,”他父亲很严肃地告诉他,“如果你这次再干不下去,你自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我绝不会再管你的事,但有一点你要特别记住,等你再没有工作,没有钱吃饭时,你别想再回到家里吃我的,连喝杯咖啡也办不到。”
这是他父亲对他提出的最后通牒,查理士怀着气氛的心情去上工了,但他不得不警告自己,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前,一定要设法保住这个工作,不能再做流浪汉。
这家运输行的老板是个快六十岁的人,对生意并不怎么太热心,对员工工作的要求也不严格,这正对了查理士的胃口,所以跟老板很谈得来,工作的兴趣也提高了。并没有因为老板管理松懈,而疏忽他的工作,反而比以前做任何工作都认真。
老板看到这个年轻人很有自动自发的精神,对他愈来愈信任,把公司的理账工作也交给他做。
白天要开车出去送货,没有时间整理账目,查理士都是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整理,把老板留下来的账单一一登录下来,然后再结算一下,明天拿给老板看。
这段时间,查理士的工作时间很长,也很辛苦,但他都咬牙忍受了下来。甚至于有时候为赶时间,他还自动帮工人搬货装车。
这种工作热忱,老板看在眼里哪里有不喜欢的,再加老板跟他谈的很投机,所以更把他当做心腹,有什么话都跟他说。久而久之,查理士对运输业这一行知道了不少的内幕。
这时那位上了年纪的老板,体力越来越差,决定提前退休,把生意交给查理士管理。
这真是意外的幸运,查理士由开车司机变成这个运输行的经理,使他对这一行不仅发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且也有了很大的抱负,要把这个小店发扬光大。
查理士这时候完全相信了父亲的话,工作兴趣的确是可以培养的。而且他也体会到,过去自己也替人家开过货车,那时之所以对这个工作不感兴趣,是因为自己理想太高,老是觉得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在前面等着他。这次,他在现实生活和父亲的逼迫下,一开始就对这个工作很认真,虽然带有勉强的成分,但却不敢再像过去一样,存着“不如意就辞职不干”的念头,把这份别人看不起眼的工作,像是真正当做一个事业在做。
这一心理上的转变,就是他这次对工作发生兴趣、赢得老板信赖的主要原因。因为像这种小型运输公司,业务既不会太好,发展也极为有限,再加老板自己早存有退休的念头,不把生意当一回事,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在这个公司长期干下去。在这种情形下,就越发显得查理士工作勤奋了。
当了经理之后,查理士认为自己发展的机会到了,全心全力的开始计划拓展业务,而且决定把这一行当做自己的终生事业。然而,命运对他的考验还没有结束。一九三九年,美国正式参加二战,查理士被征召入伍,不得不放弃他得来不易的职位,到前线参加作战。查理士临走时,层特别叮嘱老板:“你无论如何要把这个生意维持住,等我回来,我对这个生意的发展有很大的信心。”
“我知道,”老板有点伤感地说,“只是我的精神越来越不济了,是否能拖到你回来,连我自己也没有把握。”
老板的话,竟不幸被言中了。等一年后,查理士退役回来,老板已经去世,运输公司的生意也结束了。
这对查理士是个很大的打击,他本想邀几个亲友重新开一家运输公司,但正值战时,大家人心惶惶,谁也没有兴趣投资做生意,他白忙活了几个月,一点头绪也没有。
在生活的逼迫下,查理士只要再去替人家工作,他还想到运输公司去谋职,但一时之间竟找不到这类的工作。
有一天,他在报纸的人事广告栏里,看到一则燧石轮胎征求仓库管理员的启事。他想,自己希望的工作既然一时找不到,之后先找个别的工作干着再说,否则,生活都要成问题了。
于是,他决定去应征仓库管理员,结果被录取了。他一进这个大公司,就抱定当初进哪家小运输公司的精神,非常认真工作。虽然他仍旧向往着运输这一行的生意,对这个工作没有多大兴趣,但他不时提醒自己,一定要培养起这方面的兴趣,且不论将来的前途如何,至少不能让自己感到现在的工作是在活受罪,应该在愉快的工作中等待机会。
然而,燧石轮胎公司是美国著名的大公司之一,员工有几万人,在这样一个人员众多的大公司里,一个员工要能得到公司的重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好在,查理士已有过去流浪失业的经验,他并不为自己这个微不足道的工作而灰心、失望,每天仍然工作的很积极。一有空,就研究、计划,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完美。
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工作,如果你肯用脑筋去想,你就会发现该做的事很多。仓库管理员虽然是行政性的工作,不需要什么技能,但要管理的井井有条,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查理士认为,要在这个工作中去表现自己,首先要让上级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些什么,否则,就像永远被打入了冷宫一样,很难有被重用的机会。
第一、 每天对物料的变动情形都列表呈报,并对接近储存量最低点的产品,用红线表示出来,以提醒上级注意。
第二、 对低于规定储存量的产品,单独列表呈报,以表示这种产品已存货不足。
第三、 存货量太多的产品,也单独列表呈报,供上级作为检讨资料,这种产品何以存货过剩。
第四、 对几个月或长时间没有进出的冷门货,他也定期列表呈报一次,以引起上级的注意,这种产品何以会长久没有进出记录。
本来是个静态的工作,经查理士这样一设计,好像他每天都在忙于工作了,而且他的名字也可以让上级每天都看到。
在一个企业单位中,就怕你不做,就怕你抱着做多了自己会吃亏的心态,否则,你只要肯用脑筋,不以为做了会让老板占便宜,你就一定有出头的机会。
此外,在企业单位中工作,还有一项特征,任何的新工作交给你,你最好不要萧规曹随,墨守成规。因为企业是一个不断与人竞争的个体,需要有创新,才会有进步;如果你担任了一个新的工作,一切仍按照前任的做法,做好了只是维持原样而已,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会给人一种印象,认为你这个人没有多大才能,只不过跟人学样而已。
查理士磨练了这几年,已了解到这种工作诀窍,虽然仓库管理员没有什么好表现的,但他仍想尽办法表现自己,给上级留下一个工作认真的印象。
例如,他知道轮胎公司的物料,多半是易燃之物,对防火设施特别重视,他为了强调自己,格外注意这一点,对防火设施都定期做检查报告,并建议什么地方应该增加防火设施,以表示他对这件事的关心。
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果然不久就赢得了上级的赏识,不是的对他面予嘉奖。这样一来,查理士的工作兴趣也大为提高了,他相信,只要自己在上级心目中留下能干的印象,将来必定有好的工作机会。
他的想法一点也没有错,当随时公司准备战后大事扩建时,公司当局决定大量储训技术人才,凡是公司里的优秀员工,均列为甄选对象。以查理士以往的工作表现,当然很顺利的被选中了,开始接受烤补轮胎的训练。
这种技术训练,也就使为公司培养干部人才,所以公司当局决定对这批接受训练的生力军,做多方面的教育,除技术以外,并送他们到工专去进修。
通达是故的查理士,当然体会到公司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全把他们当做技术人员来培养,而是由更高的期望。他知道自己的路子走对了,所以对运输业的理想完全放弃,死心塌地的要在这个大公司中熬个前程。
助于查理士在这个公司的前途事业,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他酒后开车,发生了意外事故,被公司开除了,沦为纽约游民收容所的贫民;一是他已成为一家轮胎厂的经理,对本身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前途充满了希望。
由于手头没有资料,不敢确定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何者是对的,但对于用这个故事来作为本节的例证,并无任何影响。如果他真是酒后驾车处事,他的不行命运也是他自己造成的,与工作兴趣之培养,可说是毫无牵连。因为我们的目的,使用他来说明工作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在找不到理想工作时,在那些不中你意的工作中,照样可以找到发展你事业的机会,只要你能在勉强的情况下,慢慢发掘工作的兴趣,你就一定有收获。
在工商界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制造飞机、汽车等精密的产品,才能成为大企业,制造扫把、刷子也一样可以发大财。换言之,任何一行的生意中都有你的前途事业,大可不必斤斤计较“我喜欢那一行”。
由以上举的几个中外例子来看,我们对开始找工作的人,以及已有了工作、而感到不称心如意的人,以归纳成几项守则,供大家参考。
第一、只要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就是好工作:到工商界来求发展的人,不外有两个目的,一是能在某个企业中步步高升,当上一个高级主管,以老板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一是在企业中学点经验本领,准备自己创业,自己当老板。
不管你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你都希望你工作的单位有发展,如果是一个投机取巧、整天打烂仗的企业,不仅在里面混不出前途,你学到的东西也极为有限。
所以说,工作与兴趣虽然可以培养,但却不是盲目的去做,你一定要看清你要参加的企业是个什么类型。
尤其那些没有自己创业雄心的人,这一点要特别重视。否则,你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老板的生意垮台了,你的劳动就等于白费了。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是初踏入工商界的新手,做的是最底层的工作,怎能看出这个企业有没有前途?更何况,在工作如此难找的情况下,等于是饥不择食,哪里还能考虑到老板的事业有没有发展?
如果你有这种想法,就表示你根本胸无大志,只是想工作一天另一天工钱,永远做一个出卖时间、劳力的工人而已。整天在计较少做一点工、多拿一点钱的事。当然没有心思去想别的甚至于认为老板的事业与你无关,这个公司跨了,到别的公司照样做工拿钱。
这种人,诚如孔夫子说的:“哀莫大于心死”。他既然毫无上进之心,对他说什么也是白搭,那就更不必关心老板的事业好坏了。
我们假定你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是想到工商界来混点名堂出来的,我想你一定可以看出你从事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因为你有眼睛可以观察;有脑筋可以思考。
如果你认为这个企业可以长久干下去,你就可以在工作中培养起兴趣,全心全力的去工作。否则,你不妨骑驴找马,另谋发展。
不过,在这里要特别提醒各位一点,一个企业的是否有发展,有很多决定性的因素,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得清澈的,你只能做比较性的观察与评估,也许一个很小的公司,几年之后有了大发展;也许看起来相当庞大的公司,逐年式微下去。所以你在考量之后做决定时,多少带有点冒险性质,这种决定,将来是好是坏,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命运了。
事实上,从事任何工作都是带有点冒险性质的,老板投资做生意是冒险,你投身进去工作,当然免不了也是冒险。所以在工商界中工工作,并没有绝对的安全之策,你只能做到事前的选择,事后的尽心工作,成败无愧于心就行了。
常听人这样说:“我早知道这个公司没什么前途,所以我一直没有好好的干,现在果然垮了。”言外之意,颇有幸灾乐祸的味道。
我以为这种人最要不得,已经失去当员工的基本德行。这家垮了的公司,也许有其他重大的失败因素,但你在工作上没有尽责,难道不要负一部分责任吗?
第二、任何工作都是磨练的机会:俗语说“世事通达皆学问”,这句话对在工商界的员工,更具有深长的意义。
从事工商业活动,是一个接触面极为广泛的工作,但每个行业又有每个行业的生意门径,所以生意人的才能,有其广泛的一面,也有其精专的一面。
广泛的一面,是指生意上的应对、市场的了解、世情的通达,以及环境的熟悉等;专精的一面,是指对本行的深切认识、技术方面的精通,以及交易上的一些诀窍。你要把一生的心血灌注与某一行业,你才能成为这一行的行家;你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才能达到通晓世情的境界。
看起来,这两种修养似乎是矛盾的,一个人要求精,似乎就无法求博。其实这是对研究学术的人下的定义,对做生意的人来说,这两种修养同时并进,不仅不会有所抵触,而且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生意人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整个社会,不是在研究室作报告,也不是全凭书本上的知识。
基于这一特性,只要你想在工商界中求发展,凡是工商界的任何工作都是对你有益的。而且接触的工作范围愈广,对你将来的成就就愈有利。
就拿推销员、外务员来说,在我们工商界中,被列为最基层的工作,甚至于有些企业,把推销员列为临时性的工作人员;产品多时,或为新产品打销路时,就多雇几个人到外面去推销,等这一阶段的业务结束时,这些推销员也就各奔前程了。
推销员既然没有被重视,所以新进入工商界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愿意从事这种工作,甚至于认为当推销员是可耻的。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形成,完全是那些经营观念落伍的老板们一手造成的。因为他们不重视推销员,所以雇佣的人员良莠不齐,使社会大众引起极为不好的反应,认为推销员都像无赖、乞丐般的讨厌,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更使有志气、有抱负的年轻人不愿干这种工作了。
事实上,推销员是企业的先锋部队,他们的能力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征候;他们给消费者的印象,也就使公司名誉好坏的测定器。这样一个责任重大的工作,不是精强力壮、才能卓越的青年人,如何能够担当得起?
外国推销员,在企业界中是最受重视的一群,不仅可以作为终身的职业,而且发展前途也是无限量的。就以美国企业来说。公司上上下下的主要干部,尤其是管理人才,没当过推销员的几乎微乎其微。即是各公司总经理级的任务,也有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是推销员出身的。
所以到工商界谋求发展的年轻人,不妨先从推销员做起。这是一个真正接近消费者的工作,也是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工商业实际情况的工作。
尽管目前有些企业不重视他们,尽管消费者对他们有很多误解,这只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过渡现象,你不能据此而轻视这个工作。因为这个工作可以给予你多方面的磨练,培养你多方面的才能。就销售市场而言,你可以了解消费者的真正意向和爱好;对本身经验来说,一旦你有机会担任公司的管理工作,你对推广市场必定有一些新的做法。
加入你只是个技工或是公司内部的业务人员,对本身工作以外的事一点不了解,对市场上的情况也很陌生,别说你难的有机会升到管理人员的职位,纵然有机会把你升上去,你对公司也难有大的贡献。因为业务的决策、人员的管理,是要靠很多外在因素决定的,不是凭想象式的闭门造车。
总之一句话,初进入工商界时,如果找不到好的工作,而你又有很大的野心和抱负,你不妨从最起码、最容易招的工作做起。这样可以一面工作、一面了解工商界的情形,对于你将来的抉择,一定有很大帮助。
第三、工作进退之间,多为自己留后路:这一点是青年人不容易办得到的,但却是必须勉强自己去做的事,你做的愈多,对你将来的工作愈有益。
假如你一到工商界来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将来还想另外再找工作,你千万不能疏忽你现有的工作。换言之,即使你将来找到更好的工作,辞职不干了,你也要使原来公司的老板、主管和同事怀念你,不要让人家讨厌你。
有很多年轻人,遇到这样的情形,在心理上、态度上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他们认为,反正这个工作我也不想长久干下去,在这里一天算一天。
心里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对人便失去迁就、谦和的耐心,动不动喜欢跟人家吹胡子、瞪眼睛,于是,下列情形就跟着发生了:1、看着同事不顺眼,因为他自认不是属于这个生活圈子里的;2、对主管的管理多方挑剔,甚至于不服气,因为他老是在想着:一个小课长有什么好神气的?等老子找到别的工作,根本不伺候你了!
一个员工抱着这样的工作心理,当然不可能使上级欣赏,因此你工作的很痛苦,别人也为你惹了不少的闲气。这样的工作,做比不做更坏。
何以呢?如果你不做这个工作,至少可以少几个人对你留下坏印象,对你将来的工作也许会减少阻力。如果在美国,你的损失就更大了,因为他们实行人事追踪考核,如果你在整个单位表现不好,新单位对你这个人也会大打折扣。
好在我们的企业界,现在还不重视这一套,但并不是说对你就没有影响,至少你在工商界多了几个讨厌你的人。如果再想远一点,你的主管、你的老板,也许跟你新工作单位主管人员是好朋友,或是将来彼此有了生意上的来往,到那时候大家见了面,该是多么尴尬。
虽然有人说,工商界没有永远的仇人。但这只是说,做生意的人比较圆滑,见面打个招呼,好像就心无芥蒂了,甚至于彼此握手寒暄,也像老朋友一样,其实是“瞎子吃汤圆”,各人心里都有数。因为要想扭转一个人对某一个人过去不好的印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此,你一进入工商界,不管找到工作你是否喜欢,你一定要在工作单位中留给别人一个好印象,不论你干的时间多么短。
要想给人留下个好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工作中表现的很积极,很有兴趣,即使在心里上对目前的工作感到很委屈,在外表上也不能显露出来。
第四、抱着学习的精神去适应工作:当你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之后,你对工商界中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陌生的,对任何工作都缺乏实际的经验,因此,任何工作对你都是未开垦的土地,只要你能全心全力的去耕耘,就必定有收获。
当然,这种收获不一定是你终身事业所寄,也不一定对你的前途有很显著的帮助,但至少会为你增加了某一行的工作经验,使你的思考能力又增强了一点。
一个人之所以能思想成熟,判断能力增加,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历练培养而成的。你的工作经验越丰富,你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就越强。因此,任何工作对你都是一种学习的机会,你不能因为你不喜欢这个工作,就对它漠不关心,不去深入了解它,说不定你将来的工作正好跟这个工作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过去学手艺、学生意,都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至少要三年才能出师,而且一开始是由打杂的工作开始做起,好像跟学手艺、做生意毫无关联,但深入的去想,这个制度也是很有道理。
打杂是下人的工作,没有人喜欢做,但老板规定你非从洗尿壶、扫地、抹桌子做起不可,这种勉强的本意,就是对你的一种磨练。先磨掉你与生俱来的傲气和锐气,培养你的耐心、忍气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做生意人应有的本质。
现在工业发达,风气大开,年轻人进入工商界之后,当然不必再受这种“土”罪,课时,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为所欲为,不必重视做生意人的本分,实际上,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的很。所不同的是,过去的老板是强迫你做事,而现在则是由你自己去摸索体会了。如果你不想学了,你就难得有晋升的机会。
现在的工商业界,还有一点与过去大不相同的地方。过去,只要学一样手艺或一行生意,就可当做是一辈子的饭碗,其他什么都不必管。现在则不行了,如果你想在某一行业有出类拔萃的表现,不仅要对本行有深入的了解,对其他相关行业也要熟悉内情才行。
譬如,你一到工商界,只找到一个盖房子打零工的工作,整天挑石头、但沙石。这样辛苦的工作,当然不是你甘心情愿做的,课时为生计所迫,你一时找不到其他工作,不得不先将就一阵子。后来你转入建材业当了伙计,这时候就会看出你打零工的那段经历是否有用了。
加入你在打零工时,只用力气,没有用脑筋,除了赚到一点工钱外,对你所做的工作毫无心得,那么你转入建材业之后,就得一切从头学起。反之,如果你在打工时,常跟有经验的人谈沙石和其他建材方面的问题,相信你对这放慢一定会学到不少的知识,一但你转入建材业之后,你就成了小行家了,必然会受到老板的重视。
如果你不是转入建材业,而是转入贸易业,你学到的东西也不会白费,说不定贸易行的老板有一天会做建材的进出口生意,你就又有机会一展所长了。
由此可知,凡是与工商业有关的工作,只要你有机会了解它,你就不能放弃这个机会,因为说不定哪一天你会用到它。
再退一步说,既然你一时找不到好的工作,非先屈就这个不好的工作不可,同样要把时间浪费掉了,何不用点心,对你做的工作去深入了解一下。所谓“艺不压身”,多了解一点东西,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第五、时间、环境会转变一个人的兴趣:这句话也许仅仅用于工商界人士,因为他们的大志趣是赚钱、创业,认为哪一行有利,就自然会该向哪一行。你既然是到工商界来求前途的,你的兴趣也不可能永远是固定的。
譬如你是学设计的,你当然希望到设计部门或者广告公司找个工作,但你找不到这样的工作,不得不到一家食品公司去当店员,混了一段时间之后,你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由于你表现不错,被一家包装公司挖去当设计部门主管,食品包装设计也是你业务的一部分。这时候,你对食品包装就会发生兴趣。等深入了解之后,你发觉食品这一行的利润相当优厚,说不定你会动脑筋开食品公司了。
因此,你既然决心要到工商界来求发展,大可不必过分重视你在学校里的理想和兴趣,因为将来的演变,连你自己也预料不到。这也是我们要强调培养工作兴趣的主要原因。
当然啦,如果你一进入工商界,就找到了你理想的工作,而且有了很好的发展,你是属于幸运的一群,自然没有理由去体会“培养工作兴趣的苦楚”。
如果你是不幸的一群,需要靠自己的耐心去摸索出一条路来,你除了培养工作兴趣之外,就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
如果你坚持自己的兴趣,绝不向现实低头,也绝不肯屈就,我们不敢说你将来没有出路,也许会有更大的成就,但你必须付出更大的代价。
严格地说,这种性格的人,不太适合在工商界求发展。
每周更新一章!(国庆节不方便上网,本次更新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