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iic协议

IIC简介IIC,Inter-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需要2根线连接拓扑,是半双工,适用于”字节型”设备。I2C总线物理拓扑结构IIC通信原理: 通过对S

IIC简介

  •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总线,需要2根线连接拓扑,是半双工,适用于”字节型”设备。

I2C总线物理拓扑结构

《iic协议》

IIC通信原理:

 通过对SCL和SDA线高低电平时序的控制,来产生I2C总线协议所需要的信号进行数据的传递。在总线空闲状态时,这两根线一般被上面所接的上拉电阻拉高,保持着高电平。

IIC总线特征

     IIC总线上的每一个设II备都可以作为主设备或者从设备,而且每一个设备都会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主从设备之间通过这个地址来确定与哪个器件进行通信。通常把CPU带I2C总线接口的模块作为主设备,把挂接在总线上的其他设备都作为从设备。
     IIC总线上可挂接的设备数量受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限制,如果所挂接的是相同型号的器件,还受器件地址位的限制。
C总线数据传输速率在标准模式下可达100kbit/s,快速模式下可达400kbit/s,高速模式下可达3.4Mbit/s。一般通过I2C总线接口可编程时钟来实现传输速率的调整,同时也跟所接的上拉电阻的阻值有关。
  IIC总线上的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以字节(8位)为单位进行双向的数据传输.

IIC总线协议

a.起始和结束信号

   IIC协议规定,总线上数据的传输必须以一个起始信号作为开始条件,以一个结束信号作为传输的停止条件。起始和结束信号总是由主设备产生。
   起始和结束信号产生条件:总线在空闲状态时,SCL和SDA都保持着高电平,当SCL为高电平而SDA由高到低的跳变,表示产生一个起始条件;当SCL为高而SDA由低到高的跳变,表示产生一个停止条件。

   
                 《iic协议》

b.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以字节为单位。主设备在SCL线上产生每个时钟脉冲的过程中将在SDA线上传输一个数据位,当一个字节按数据位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传输完后,紧接着从设备将拉低SDA线,回传给主设备一个应答位,此时才认为一个字节真正的被传输完成。

              《iic协议》

c.地址指定
   IIC总线上的每一个设备都对应一个唯一的地址,主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建立在地址基础上的。主设备在传输有效数据之前要先指定从设备的地址,地址指定的过程和数据传输的过程一样。大多数从设备的地址是7位的,协议规定再给地址添加一个最低位用来表示数据传输的方向,0表示主设备向从设备写数据,1表示主设备向从设备读数据。

                   《iic协议》

 

 

IIC的协议层才是掌握IIC的关键。现在简单概括如下:

a.数据的有效性

在时钟的高电平周期内,SDA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数据线仅可以在时钟SCL为低电平时改变。

b.起始和结束条件

起始条件:当SCL为高电平的时候,SDA线上由高到低的跳变被定义为起始条件,结束条件:当SCL为高电平的时候,SDA线上由低到高的跳变被定义为停止条件,要注意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连接到I2C总线上的器件,若具有I2C总线的硬件接口,则很容易检测到起始和终止信号。

c.应答

每当主机向从机发送完一个字节的数据,主机总是需要等待从机给出一个应答信号,以确认从机是否成功接收到了数据,从机应答主机所需要的时钟仍是主机提供的,应答出现在每一次主机完成8个数据位传输后紧跟着的时钟周期,低电平0表示应答,1表示非应答

 

IIC总线操作

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操作情况:

a.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

   数据传输格式如下:(数据包括从机寄存器地址和需要写入寄存器的数据data)

    《iic协议》

        (1)主机发起开始信号;
   (2)主机发送I2C地址(7位)和写操作0(1位),等待确认;
   (3)从机发送确认;
   (4)主机发送寄存器地址(8位),等待确认;
   (5)从机发送确认;
   (6)主机发送数据(8位),即要向寄存器中写入的数据,等待确认;从机发送确认;
   (7)主机发起停止。
b.主设备从从设备中读数据
   (1)主机发送I2C地址(7位)和写操作0(1位),等待确认;
   (2)从机发送确认;主机发送寄存器地址(8位),等待确认;
   (3)主机发送开始;主机发送I2C地址(7位)和读操作(1位),等待确认;
   (4)从机发送确认;从机发送数据(8位)。
   (5)主机发送确认。
 

c.主设备连续往从设备读写

   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然后重启起始条件,紧接着从从设备中读取数据;或者是主设备从从设备中读数据,然后重启起始条件,紧接着主设备往从设备中写数据。这种操作在单个主设备系统中,重复的开启起始条件机制要比用STOP终止传输后又再次开启总线更有效率

     《iic协议》

常用代码

任一地址读取数据格式

void init()              //初始化

{

       SCL=1;

       delay();

       SDA=1;

       delay();

}

void start()         //启动信号

{

       SDA=1;

       delay();

       SCL=1;

       delay();

       SDA=0;

       delay();

}

void stop()            //停止信号

{

       SDA=0;

       delay();

       SCL=1;

       delay();

       SDA=1;

       delay();

}

 

void respons()             //回应信号

{

       uchar i=0;SCL=1;delay();

while((SDA==1)&&(i<255))

i++;

       SCL=0;

delay();

}

void writebyte(uchar date)//       写一个字节

{

       uchar i,temp;

       temp=date;

       for(i=0;i<8;i++)

       {

              temp=temp<<1;

              SCL=0;

              delay();

              SDA=CY;

              delay();

              SCL=1;

              delay();  

       }

       SCL=0;

       delay();

       SDA=1;

       delay();

}

 

任一地址写入数据格式

uchar readbyte()

//读一个字节

{

       uchar i,j,k;

       SCL=0;

       delay();

       SDA=1;

       for(i=0;i<8;i++)

       {

              SCL=1;

              delay();

              if(SDA==1)

                j=1;

              else

                j=0;

              k=(k<<1)|j;

              SCL=0;

              delay();

       }

       delay();

       return k;

}

Void write_add(uchar address,

uchar info)

//指定地址写一个字节数据

{

       start();

       writebyte(0xa0);

       respons();

       writebyte(address);

       respons();

       writebyte(info);

       respons();

       stop();

}

uchar read_add(uchar address)

//指定地址读一个字节数据

{

       uchar dd;

       start();

       writebyte(0xa0);

       respons();

       writebyte(address);

       respons();

       start();

       writebyte(0xa1);

       respons();

       dd=readbyte();

       stop();

       return dd;

}

 

南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实验室workshop项目实践平台


推荐阅读
  • 机器学习中的相似度度量与模型优化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中常见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包括余弦相似度、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型复杂度和正则化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此外,文章还涵盖了模型评估的各种方法和指标,以及不同分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 [详细]
  • 优化ListView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ListView的性能,包括视图复用、ViewHolder模式、分批加载数据、图片优化及内存管理等。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详细]
  • 2023年京东Android面试真题解析与经验分享
    本文由一位拥有6年Android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撰写,详细解析了京东面试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涵盖引用传递、Handler机制、ListView优化、多线程控制及ANR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 [详细]
  • 本教程涵盖OpenGL基础操作及直线光栅化技术,包括点的绘制、简单图形绘制、直线绘制以及DDA和中点画线算法。通过逐步实践,帮助读者掌握OpenGL的基本使用方法。 ... [详细]
  • MySQL索引详解与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MySQL中的索引机制,包括索引的基本概念、优势与劣势、分类及其实现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索引的使用场景和优化技巧。通过具体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索引以提升数据库性能。 ... [详细]
  • 深入理解Redis的数据结构与对象系统
    本文详细探讨了Redis中的数据结构和对象系统的实现,包括字符串、列表、集合、哈希表和有序集合等五种核心对象类型,以及它们所使用的底层数据结构。通过分析源码和相关文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Redis的设计原理。 ... [详细]
  • 本文详细探讨了Java中的24种设计模式及其应用,并介绍了七大面向对象设计原则。通过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模式的分类,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式,提升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 [详细]
  • 题目描述:给定n个半开区间[a, b),要求使用两个互不重叠的记录器,求最多可以记录多少个区间。解决方案采用贪心算法,通过排序和遍历实现最优解。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和常见面试问题,包括集合类、数据结构、线程处理、Java虚拟机(JVM)、HTTP协议以及Git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每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 [详细]
  • 在金融和会计领域,准确无误地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至关重要。这些文件不仅是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还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C语言实现小写金额转换为大写金额的方法,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网卡绑定(bonding)的七种工作模式。网卡绑定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网卡组合成一个逻辑网卡,实现网络冗余、带宽聚合和负载均衡,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的特点、适用场景及配置方法。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给定整数N的情况下,找到两个不同的整数a和b,使得它们的和最大,并且满足特定的数学条件。 ... [详细]
  • Splay Tree 区间操作优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Splay Tree进行区间操作的实现方法,包括插入、删除、修改、翻转和求和等操作。通过这些操作,可以高效地处理动态序列问题,并且代码实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编程能力的提升。 ... [详细]
  • Codeforces Round #566 (Div. 2) A~F个人题解
    Dashboard-CodeforcesRound#566(Div.2)-CodeforcesA.FillingShapes题意:给你一个的表格,你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获取文件和图片的创建、修改及拍摄日期。通过多种方法,如 PIL 库的 _getexif() 函数和 os 模块的 getmtime() 和 stat() 方法,详细讲解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 [详细]
author-avatar
潇洒嘉新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