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从iPhone X开始取消Home按键,并以一套全面屏滑动手势来替代原先的Home键功能,而且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特斯拉从Model 3开始,统一了座舱里仪表和中控屏幕,用一块15英寸的中置大屏来显示所有车辆信息和交互功能,并将大部分快捷操作以滑动方式来实现。
都是来自硅谷的科技公司,在不同的端设备上选择了逻辑相似的交互方式,是巧合还是必然?
滑动交互与全面屏时代
无论异形屏设计遭受了怎么样的非议,iPhone X切切实实开启了手机的“全面屏”时代,在满足手机正面功能部件安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升屏占比成为各家手机厂商在这个时代最为追求的产品要素之一。
提升屏占比,首先就是降低边框宽度,无论是iPhone的Home 按键,还是安卓的三个导航键,都占用了大量的屏幕下方空间,因此在全面屏推进的过程中,这些按键第一时间被抹去。
iPhone的Home键有哪些交互功能?
指纹解锁、呼叫Siri、返回主页,进入APP后台管理界面。
解锁被屏幕顶部居中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所替代,呼叫Siri改用语音命令;返回主页和进入APP后台管理界面则交给了屏幕最下方的导航条。
导航条向上滑动配合人脸识别实现屏幕解锁,导航条上滑动返回主页,导航条上滑后悬停入后台管理页面,从屏幕右上角下滑进入控制中心,从屏幕左上角下滑开启通知栏。
核心就是两个字,滑动。
这种交互方式很快被其他屏幕设计更激进的手机品牌所学习,虽然在具体操作方式对应的功能点上略有不同,核心要素依然是从不同的位置滑动出不同功能点。
系统层面的交互方式比较固定,通常来说功能点不会超过个位数,滑动交互的起始操作位置精度要求又比较低,用户很快可以实现有效肌肉记忆。
简而言之,通过很低的用户教育成本、更少的正面空间占用,实现了更多交互功能。
15寸大屏幕的盲操设计
Model 3大屏幕的每一个区域都布局有滑动交互逻辑
出于节省成本的目的,特斯拉从Model 3开始取消仪表屏幕和对应的控制总成,将仪表信息和多媒体娱乐整合在中置15寸大屏幕上,并且引入滑动式交互。
Model 3的滑动式操作区域遍布整个屏幕,包括但不限于:
左侧驾驶信息栏下方向右滑动显示能耗水平
左侧驾驶信息栏下方向左滑动显示当前胎压
下方Dock栏箭头按住向上滑动开启最后一次开启的APP
所有APP界面通过下滑关闭
驾驶信息栏周边车辆信息显示通过拖拽改变视角
地图缩放同时双指缩放及滑动操作
可以看到,Model 3的交互式操作几乎涵盖了所有高频基础操作。
Model 3后置摄像头界面已经经历过一次迭代改进
一个比较典型的场景:许多Model 3车主将后置摄像头作为后视镜的重要辅助,后置摄像头的开启被归类在下方Dock栏APP列表中。在车载导航开启的情况下,驾驶者如果希望经常性的打开后置摄像头来提供变道辅助,那么就可以在几乎不看屏幕的情况下,或者轻瞄一眼屏幕上Dock栏箭头图标大致位置,来快速开启和关闭后置摄像头。
近几年汽车内饰和中控设计都在向“大屏化”和“少按键化”发展,缺少实体按键之后,用户的目光需要在中控屏幕上停留更久进行多部操作才能实现以前单个实体按键的功能,这对于驾驶安全完全是负面的影响。
在大部分情况下,滑动式交互的启始和操作都可以实现“盲操”,即脱离视线的操作,比起大屏点击操作,对驾驶安全影响更低。
Apple的屏占比不是业界最高的,但确实开创了一个时代
总结一下可以发现,苹果和特斯拉引入滑动式交互都是因为屏幕变得更大了,手机全面屏挤占了原先的实体按键,车机屏幕越做越大同样消灭了实体按键。在实体按键消逝的前提下,如何安全地保证交互体验,是数字产品生产商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无论是手机,还是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