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 PaaS在接近两年时间里,基于kubernetes主要经历四次网络方案的变迁:
1. kubernetes + flannel
2. 基于Docker libnetwork的网络定制
3. kubernetes + contiv + kube-haproxy
4. 应用容器IP固定
先简单说一下背景,PaaS平台的应用管理包括应用配置管理,应用的运行态管理。一个应用的运行态对应kubernetes的一个Replication Controller(后面使用RC简称)和一个Service,应用实例对应kubernetes中的Pod, 我们基于这样的管理方式,需要提供应用之间的相互调用,同时对部分应用要提供基于http/tcp的直接访问。
首先说一下kubernetes + flannel。
flannel主要提供了跨主机间的容器通信;
在kubernetes的Pod、Service模型里,kube-proxy又借助iptables实现了Pod和Service间通信。
基于这种网络访问功能,我们平台提供了以下功能:
基于gorouter提供的平台域名的访问 – watch k8s endpoints event管理router信息;
基于skydns并定制化kube2sky组件和kubelet,提供同一命名空间下应用(Pod)之间基于业务域名的访问 – kube2sky基于k8s Service annotation解析并注册域名信息、kubelet设置容器启动时的domain search及外部dns;
实现容器tty访问控制台 – 每台k8s node部署平台组件 tty agent(根据Pod所属node信息, 建立对应k8s结点的tty连接);
网络访问关系图如下:
在k8s + flannel的模型下,容器网络是封闭子网,可以提供平台内部应用之间基于4层和7层的调用,同时对外部提供应用基于域名(工作在七层)的直接访问,但无法满足用户在平台外部需要直接使用IP访问的需求。
在flannel网络稳定使用后,开始研究network plugin以使应用服务实例以public IP 方式供用户直接使用。
当时docker的版本为1.8, 本身还不支持网络插件.同时 kubernetes本身提供一套基于CNI的网络插件, 但本身有bug[CNI delete invoked twice with non-infra container id #20379]。
于是我们尝试从docker network plugin的角度入手,结合libnetwork从docker源码的角度进行定制。
整个架构分为三层:
- Client Layer – Docker CLI和kubernetes(Docker client);
- Docker Layer – Docker daemon 并在代码层面集成libnetwork(内置OVS driver);
- Controller Layer – ovsdb-server及network controller(自开发IPAM);
整体访问结构图:
整个方案包括以下三个流程:
1. 启动Docker Daemon:
初始化network controller -> 加载OVS Driver -> OVS Driver调用libovsdb创建docker0-ovs Bridge -> OVS Driver将主机上的一物理网卡attach到docker0-ovs上;
2. 启动容器:
OVS Driver 创建veth pair 用于连接network namespaces -> OVS Driver调用network controller获取容器IP和VLAN Tag -> OVS Driver将veth pair的一端添加到docker0-ovs上,并设置VLAN Tag -> OVS Driver设置容器内interface的IP,Mac Address以及路由 -> 设置各network interface为up;
3. 停止容器:
OVS Driver调用network controller释放容器IP -> 删除network link -> OVS Driver调用libovsdb删除port;
libnetwork工作完成了测试阶段但没有经历上线,随着Docker版本的推进,Docker1.9开始支持 contiv netplugin,我们开始研究contiv应用,在期间我们也完成了使用haproxy替换kube-proxy的开发[https://github.com/AdoHe/kube2haproxy],并最后采用docker1.10+contiv上线。
这里根据我们实际网络访问关系再描述下PaaS在contiv整体部署结构:
Kube-haproxy替代了kube-proxy,主要是提供服务ip的公共调用,同时避免了容器数量增加后带来的iptables规则的大量增长,方便调试。
contiv带来的方便是用户可以根据实例IP直接进行访问;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整体比较稳定,中间出现过一次问题: 机房停电导致了部分IP的分配状态不正确,而且contiv当时还没有提供查看已分配IP的接口。
Docker 1.10版本支持指定IP启动容器,并且由于部分应用对实例IP固定有需求,我们开始着手容器IP固定方案的设计与开发。
前面提到应用运行时,对应k8s内一个ReplicationController以及一个Service。 应用的重新部署目前采用的策略主要是重建策略。 重建的流程包括删除RC及RC下所有Pod,更新并创建新的RC(kubernetes会根据RC配置产生新的POD)。
在默认的k8s+contiv的网络环境下,容器(Pod)的IP网络连接是由contiv network plugin来完成的, contiv master只实现了简单的IP地址分配和回收,每次部署应用时,并不能保证Pod IP不变。所以我们引入了新的Pod层面的IPAM,以保证同一个应用多次发生部署时,Pod IP始终是不变的。
作为Pod层面的IPAM,我们把这一功能直接集成在了kubernetes。Pod作为k8s的最小调度单元,原有的k8s Pod Registry(主要负责处理所有与Pod以及Pod subresource相关的请求:Pod的增删改查,Pod的绑定及状态更新,exec/attach/log等操作) 并不支持在创建Pod时为Pod分配IP,Pod IP是通过获取Pod Infra Container的IP来获取的,而Pod Infra Container的IP即为contiv动态分配得来的。
Pod Registry 访问设计图:
在原有kubernetes代码基础上,我们修改了Pod结构(在PodSpec中加入PodIP)并重写了Pod Registry 同时引入了两个新的资源对象:
1. Pod IP Allocator: Pod IP Allocator是一个基于etcd的IP地址分配器,主要实现Pod IP的分配与回收。
Pod IP Allocator通过位图记录IP地址的分配情况,并且将该位图持久化到Etcd;
2. Pod IP Recycler: Pod IP Recycler是一个基于etcd的IP地址回收站,也是实现PodConsistent IP的核心。Pod IP Recycler基于RC全名(namespace + RC name)记录每一个应用曾经使用过的IP地址,并且在下一次部署的时候预先使用处于回收状态的IP。
Pod IP Recycler只会回收通过RC创建的Pod的IP,通过其他controller或者直接创建的Pod的IP并不会记录,所以通过这种方式创建的Pod的IP并不会保持不变; 同时Pod IP Recycle检测每个已回收IP对象的TTL,目前设置的保留时间为一天。
这里对kubelet也进行了改造,主要包括根据Pod Spec中指定IP进行相关的容器创建(docker run加入IP指定)以及Pod删除时释放IP操作。
创建和删除Pod的UML时序图如下:
Pod的创建在PaaS里主要有两种情形:
- 应用的第一次部署及扩容,这种情况主要是从IP pool中随机分配;
- 应用的重新部署:在重新部署时,已经释放的IP已根据RC全名存放于IP Recycle列表中,这里优先从回收列表中获取IP,从而达到IP固定的效果。
整体删除过程为:由PaaSNg或kube-controller-manager调用apiserver Pod Delete并设置DeletionTimestamp, kubelet监听到删除时间并获取GracefulDeletiontime,删除应用容器, 通知apiserver释放IP(释放IP时获取Pod所属RC,根据是否有对应RC 名称决定是否存放在IP Recycle列表),删除Pause Pod,通知apiserver 删除Pod对象。
另外为了防止IP固定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在kubernetes中加入了额外的REST api: 包括对已分配IP的查询,手动分配/释放IP..。
对目前方案的总结:
容器IP固定方案已上线,运行基本没问题,但稳定性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偶然性不能在预期时间内停止旧Pod,从而无法释放IP造成无法复用(初步原因是由于Docker偶尔的卡顿造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停止容器)。我们短期的work around是使用额外添加的REST apiss手动修复,后期IP固定方案会继续加强稳定性并根据需求进行优化。
本文:唯品会基于Kubernetes(k8s)网络方案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