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宝2502932575 | 来源:互联网 | 2023-06-06 17:17
写语文作文无从下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三年级是很多孩子作文刚刚起步的阶段,感觉作文难无从下笔是很多孩子存在的一个问题。作文不是口语化的表达,除了语言组织能力还讲究结构框架,就像盖
写语文作文无从下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三年级是很多孩子作文刚刚起步的阶段,感觉作文难无从下笔是很多孩子存在的一个问题。作文不是口语化的表达,除了语言组织能力还讲究结构框架,就像盖楼一样,得有一定的根基。孩子不会写作文得先找到问题的根源,再“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
为什么孩子对作文无从下手?第一、从客观原因分析
·1.刚接触作文,从2年级到3年级写作内容难度增大。
在我们这边目前小学语文统一使用部编版教材,接触作文是3年级起步,2年级的孩子主要写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跟作文比难度就大了吗?当然是的。看图说话有图片内容参考,只需要将图片中描述的人和事写清楚即可。一般内容也就2、3句话,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表达出来就行了。而进入了3年级,只给一个题目或者话题,让学生自行写作,内容上难度增大导致很多孩子无从下笔。
·2.表达形式和结构、字数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3年级的写作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字数了,题目都有明显要求:300字以上。对于家长来说,300字就几句话的事,但是对于刚接触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所以也出现了很多孩子作文为了凑字数,写出形如:我上午8点起床,自己刷牙、洗脸,然后吃早饭......这样的流水账式的文章。
字数是对学生最大的挑战吗?显然并不是,因为通过学生流水账式的作文方式,300字很轻松。但是为什么还是面对作文无从下笔?这里的原因就是作文的结构以及表达方式都与孩子以前接触的看图说话不同。作文都有一定的结构、修辞的使用、观察方法、描写方法等技巧,看图说话偏口语化表达,书面语言和口语表达就有很大区别,不适应才会无从下笔。
第二、主观原因分析
虽然作文对于3年级的学生难,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写,也有很多能完成的很好的。这里抛开3年级作文形式的客观因素,更多的是主观原因导致作文无从下笔。
1.孩子过度依赖父母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案例,朋友家的小孩从2年级起遇到看图说就停笔不写了,父母为了早点完成作业,就逐字给他报着写,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孩子上3年级,就出现了拿到作文就不写,连考试也一样作文空着。
作文本身对刚接触的孩子来说都有难度,孩子的依赖心理很容易养成,特别是在学习上。当孩子拿着作文不动笔的时候,家长首先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
2.生字、词汇量不达标
刚上三年级的孩子,生字和词汇量都在慢慢的积累过程中,对于学习过的生字存在提笔忘字、学过的词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不懂如何正确使用词语。文章本身就是一定的框架加上短句构成,字词不过关拿到作文肯定没有办法。
3.平时阅读少,积累的素材不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放在写作上也是一样的,学生本身每天往返学校与家之间,两点一线可用的素材不多,加上孩子本身的总结能力也不够,能够拿来用在写作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刚上三年级的孩子,没有阅读的自觉性和阅读习惯,在写作上又是新手,对于语言的组织能力相对较差,自然写作时就无从下笔。
4.面对困难存在心理障碍以前我遇到这样一个孩子,孩子上5年级,数学和英语学得都很好,唯独语文很差。而导致语文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作文每次都不写,无论什么题目,都是不动笔。但是,耐心引导他时,他也能将所学的词语、优美的句子运用起来去写作。
这个孩子就属于典型的存在应对困难的心理障碍,被自己的心理打败了。不是不会写,而且在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说自己不会写,或者是过分的追求完美,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面对孩子作文难,无从下笔,应该如何解决?第一、首先培养阅读习惯、通过阅读积累足够的素材
通过阅读,孩子可以看到别人如何将人和事、自然风景用文字呈现在眼前,耳濡目染对孩子的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阅读拓宽孩子的知识领域,对于写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素材有更清楚的认知,写作起来也会更加容易。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时也要根据孩子兴趣和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选择书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考虑读童话、寓言故事、科学短文等书籍,一方面孩子容易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能极大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时候,也得注意方法以提高孩子阅读的效率和效果。最好是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避免读完什么收获也没有。在阅读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专注度,其次做好读书笔记也是很有必要的,遇到写的好的句子、段落整理下来。
此外,可以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在书中找到比较好的段落让孩子根据段落进行仿写,训练的多了,再碰到写作时就会有思路了。
第二、别把作文当成一个特别严肃的事
很多孩子提到作文就不动笔,主要是给自己比较大的心理障碍。平时在教育孩子写作文时,可以有意的引导,给孩子心理暗示这不是一个难事。比如平时可以做这样的训练:告诉孩子用笔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或者用笔把你遇到的是记录下来。由少到多,从开始记录一句两句,到后来能把经历的事情都写下来时,孩子也就能够独立的完成写作了。
再给孩子做这样的训练时不要急于求成。从一句完整的话开始写起,当孩子可以把一句话描写的十分生动,表达清楚的时候,可以开始进行小段落的训练,循序渐进慢慢效果就出来了。
其次,平时对孩子的训练多鼓励少批评,多进行积极正面的教育,不要去打压孩子的积极性。刚开始学习写作本身就不容易,父母的鼓励可以帮孩子树立自信心,也能增强孩子应对困难时的勇气。
第三、教孩子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当孩子通过阅读有了素材,通过训练能够将自己想表达的用文字写出来时,孩子已经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但是,不是孩子能把字数写够就能写出好文章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刚接触作文,对于作文的要求也不会太高。
1.题好文一半,写作前起个好的标题。
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刚写作的新手来讲,你的题目不一定要很出彩但是一定要跟你要写的人或者事情有关联,而且必须是强相关。取标题时,可以围绕所写的人、事,或者所描绘的景来选择标题。
2.确定文章的结构。
确定标题后,针对自己要写的内容先列一个提纲。根据提纲选择文章结构,是总分总、总分或是其他的方式。文章的结构就像盖房子时的框架,确定了结构往里面填内容就可以了。
3.行文中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给文章增彩。
刚开始接触写作对于表达的技巧接触不算多,写作时学会使用修辞手法来给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选择恰当的修辞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文章可读性,对于人物和事物的描述也会更加准确令人印象深刻。
总结:
对于刚接触写作的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克服心理障碍,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相信自己;其次,通过阅读获取大量的写作素材和学习别人优秀的文章案例;最后就是掌握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有可读性。阅读与写作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相信很快可以解决写作的问题。
@迪博爱学习 感谢阅读,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