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Android > 正文

详细整理iOS中UITableView的性能优化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很好的开源项目,是关于如何优化UITableView的,加上正好最近也在优化项目中的类似朋友圈功能这块,思考了很多关于UITableView的优化技巧,所以决定详细的整理下对优化UITableView的理解,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参考借鉴。

一、介绍

iOS开发中,UITableView可能是平时我们打交道最多的UI控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Android也是如此,Android中的ListView和UITableView是相同功能的一个控件,但是iOS的UITableView更为强大一点,原因就不说了,如果你学过Android就知道iOS中的UITableView使用起来是非常简单的,这也是峰哥喜欢iOS胜过Android的原因之一。今天研究的内容就是UITableView的优化。

开始之前,你能说出几种UITableView的可优化项?cell复用(Android中经常称为ListView的重用,其实重用复用都是一个意思,由于峰哥之前做过Android的原因,有时候我经常说“重用”,后面万一说“重用”大家知道是“复用”的意思就行了)!除了cell重用呢? 

二、UITableView的性能优化

1、cell复用

复用很简单,这或许是所有iOS开发者最为熟知的一个优化内容,如下代码:

-(UITableViewCell *)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cellForRow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
 static NSString *Identifier = @"cell";
 UITableViewCell *cell = [tableView 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r:ID];
 if (!cell) {
 cell = [[UITableViewCell alloc] initWithStyle:UITableViewCellStyleSubtitle reuseIdentifier:ID];
 }
 
 return cell;
}

但是,这样重用就完美了吗?

我们经常在注意cellForRowAtIndexPath:中为每一个cell绑定数据,实际上在调用cellForRowAtIndexPath:的时候cell还没有被显示出来,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应该把数据绑定的操作放在cell显示出来后再执行,可以在tableView:willDisplayCell:forRowAtIndexPath:(以后简称willDisplayCell)方法中绑定数据。

注意willDisplayCell在cell 在tableview展示之前就会调用,此时cell实例已经生成,所以不能更改cell的结构,只能是改动cell上的UI的一些属性(例如label的内容等)。

2、cell高度的计算

这边我们分为两种cell,一种是定高的cell,另外一种是动态高度的cell。

(1)定高的cell,应该采用如下方式:

self.tableView.rowHeight = 88;

这个方法指定了所有cell高度都是88的tableview,rowHeight默认的值是44,所以一个空的TableView会显示成这个样子。对于定高cell,直接采用上面方式给定高度,不需要实现tableView:heightForRowAtIndexPath:以节省不必要的计算和开销。

(2)动态高度的cell

我们需要实现它的代理,来给出高度:

- (CGFloat)tableView:(UITableView *)tableView heightForRowAtIndexPath:(NSIndexPath *)indexPath {
 // return xxx
}

这个代理方法实现后,上面的rowHeight的设置将会变成无效。在这个方法中,我们需要提高cell高度的计算效率,来节省时间。

自从iOS8之后有了self-sizing cell的概念,cell可以自己算出高度,使用self-sizing cell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使用Autolayout进行UI布局约束(要求cell.contentView的四条边都与内部元素有约束关系)。

(2)指定TableView的estimatedRowHeight属性的默认值。

(3)指定TableView的rowHeight属性为UITableViewAutomaticDimension。

- (void)viewDidload {
 self.myTableView.estimatedRowHeight = 44.0;
 self.myTableView.rowHeight = UITableViewAutomaticDimension;
}

除了提高cell高度的计算效率之外,对于已经计算出的高度,我们需要进行缓存,对于已经计算过的高度,没有必要进行计算第二次。

3、渲染

为了保证TableView的流畅,当快速滑动的时候,cell必须被快速的渲染出来。所以cell渲染的速度必须快。如何提高cell的渲染速度呢?

(1)当有图像时,预渲染图像,在bitmap context先将其画一遍,导出成UIImage对象,然后再绘制到屏幕,这会大大提高渲染速度。具体内容可以自行查找“利用预渲染加速显示iOS图像”相关资料。

(2)渲染最好时的操作之一就是混合(blending)了,所以我们不要使用透明背景,将cell的opaque值设为Yes,背景色不要使用clearColor,尽量不要使用阴影渐变等

(3)由于混合操作是使用GPU来执行,我们可以用CPU来渲染,这样混合操作就不再执行。可以在UIView的drawRect方法中自定义绘制。

4、减少视图的数目

我们在cell上添加系统控件的时候,实际上系统都会调用底层的接口进行绘制,大量添加控件时,会消耗很大的资源并且也会影响渲染的性能。当使用默认的UITableViewCell并且在它的ContentView上面添加控件时会相当消耗性能。所以目前最佳的方法还是继承UITableViewCell,并重写drawRect方法。

5、减少多余的绘制操作

在实现drawRect方法的时候,它的参数rect就是我们需要绘制的区域,在rect范围之外的区域我们不需要进行绘制,否则会消耗相当大的资源。

6、不要给cell动态添加subView

在初始化cell的时候就将所有需要展示的添加完毕,然后根据需要来设置hide属性显示和隐藏。

7、异步化UI,不要阻塞主线程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加载时整个页面卡住不动,怎么点都没用,仿佛死机了一般。原因是主线程被阻塞了。所以对于网路数据的请求或者图片的加载,我们可以开启多线程,将耗时操作放到子线程中进行,异步化操作。这个或许每个iOS开发者都知道的知识,不必多讲。

8、滑动时按需加载对应的内容

如果目标行与当前行相差超过指定行数,只在目标滚动范围的前后指定3行加载。

- (void)scrollViewWillEndDragging:(UIScrollView *)scrollView withVelocity:(CGPoint)velocity targetContentOffset:(inout CGPoint *)targetContentOffset{
 NSIndexPath *ip = [self indexPathForRowAtPoint:CGPointMake(0, targetContentOffset->y)];
 NSIndexPath *cip = [[self indexPathsForVisibleRows] firstObject];
 NSInteger skipCount = 8;
 if (labs(cip.row-ip.row)>skipCount) {
  NSArray *temp = [self indexPathsForRowsInRect:CGRectMake(0, targetContentOffset->y, self.width, self.height)];
  NSMutableArray *arr = [NSMutableArray arrayWithArray:temp];
  if (velocity.y<0) {
   NSIndexPath *indexPath = [temp lastObject];
   if (indexPath.row+33) {
    [arr addObject:[NSIndexPath indexPathForRow:indexPath.row-3 inSection:0]];
    [arr addObject:[NSIndexPath indexPathForRow:indexPath.row-2 inSection:0]];
    [arr addObject:[NSIndexPath indexPathForRow:indexPath.row-1 inSection:0]];
   }
  }
  [needLoadArr addObjectsFromArray:arr];
 }
}

记得在tableView:cellForRowAtIndexPath:方法中加入判断:

if (needLoadArr.count>0&&[needLoadArr indexOfObject:indexPath]==NSNotFound) {
 [cell clear];
 return;
}

滑动很快时,只加载目标范围内的cell,这样按需加载(配合SDWebImage),极大提高流畅度。

总结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能带来一定的帮助,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留言交流,谢谢大家对的支持。


推荐阅读
  • 深入理解 Oracle 存储函数:计算员工年收入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Oracle 存储函数查询特定员工的年收入。我们将详细解释存储函数的创建过程,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2018年的关键成就,包括职业变动、购车、考取驾照等重要事件,并分享了读书、工作、家庭和朋友方面的感悟。同时,展望2019年,制定了健康、软实力提升和技术学习的具体目标。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CSS 布局:液态三栏混合宽度布局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SS 实现液态的三栏布局,其中各栏具有不同的宽度设置。通过调整容器和内容区域的属性,可以实现灵活且响应式的网页设计。 ... [详细]
  • Linux 系统启动故障排除指南:MBR 和 GRUB 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常见的 MBR 扇区和 GRUB 引导程序故障及其解决方案,涵盖从备份、模拟故障到恢复的具体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根据元素的类型(如复选框)和标签名(如段落)来获取DOM对象。这有助于更高效地操作网页中的特定元素。 ... [详细]
  •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剪映应用中的镜像功能,帮助用户轻松实现视频的镜像效果。通过简单的步骤,您可以快速掌握这一实用技巧。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 Xcode 中使用快捷键和菜单命令对多行代码进行缩进,包括右缩进和左缩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 [详细]
  • 在Linux系统中配置并启动ActiveMQ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中安装和配置ActiveMQ,包括端口开放及防火墙设置。通过本文,您可以掌握完整的ActiveMQ部署流程,确保其在网络环境中正常运行。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Windows批处理脚本定期检查并重启Java应用程序,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脚本每30分钟检查一次,并在需要时重启Java程序。同时,它会将任务结果发送到Redis。 ... [详细]
  • 深入解析Android自定义View面试题
    本文探讨了Android Launcher开发中自定义View的重要性,并通过一道经典的面试题,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自定义View的实现细节。文章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提供了实际操作建议。 ... [详细]
  • 国内BI工具迎战国际巨头Tableau,稳步崛起
    尽管商业智能(BI)工具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尚不及国际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推广,国内主流BI工具正逐渐崭露头角。面对国际品牌如Tableau的强大竞争,国内BI工具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 [详细]
  • 优化ListView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ListView的性能,包括视图复用、ViewHolder模式、分批加载数据、图片优化及内存管理等。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rm-eabi-gdb调试Android平台上的C/C++程序。通过具体步骤和实用技巧,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进行调试工作。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自动化部署 Linux 服务的 Bash 脚本。该脚本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文件复制和目录创建,还处理了系统服务的配置和启动,确保在多种 Linux 发行版上都能顺利运行。 ... [详细]
author-avatar
gavinwu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