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运维 > 正文

详解C++11原子类型与原子操作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11原子类型与原子操作的相关资料,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学习c++,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

1.认识原子操作

原子操作就是在多线程程序中“最小的且不可并行化的”操作,意味着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资源时,有且仅有一个线程能对资源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原子操作可以通过互斥的访问方式来保证,例如Linux下的互斥锁(mutex),Windows下的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等。下面看一个Linux环境使用POSIX标准的pthread库实现多线程下的原子操作: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64_t total=0;
pthread_mutex_t m=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线程函数,用于累加
void* threadFunc(void* args)
{
  int64_t endNum=*(int64_t*)args;
  for(int64_t i=1;i<=endNum;++i)
  {
    pthread_mutex_lock(&m);
    total+=i;
    pthread_mutex_unlock(&m);
  }
}

int main()
{
  int64_t endNum=100;
  pthread_t thread1ID=0,thread2ID=0;
  
  //创建线程1
  pthread_create(&thread1ID,NULL,threadFunc,&endNum);
  //创建线程2
  pthread_create(&thread2ID,NULL,threadFunc,&endNum);
  
  //阻塞等待线程1结束并回收资源
  pthread_join(thread1ID,NULL);
  //阻塞等待线程2结束并回收资源
  pthread_join(thread2ID,NULL);

  cout<<"total="<

上面的代码,两个线程同时对total进行操作,为了保证total+=i 的原子性,采用互斥锁来保证同一时刻只有同一线程执行total+=i操作,所以得出正确结果total=10100。如果没有做互斥处理,那么total同一时刻可能会被两个线程同时操作,即会出现两个线程同时读取了寄存器中的total值,分别操作之后又写入寄存器,这样就会有一个线程的增加操作无效,会得出一个小于10100随机的错误值。

2.C++11实现原子操作

在C++11之前,使用第三方API可以实现并行编程,比如pthread多线程库,但是在使用时需要创建互斥锁,以及进行加锁、解锁等操作来保证多线程对临界资源的原子操作,这无疑增加了开发的工作量。不过从C++11开始,C++从语言层面开始支持并行编程,内容包括了管理线程、保护共享数据、线程间的同步操作、低级原子操作等各种类。新标准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以前的多线程依赖于具体的平台,而现在有了统一的接口。

C++11通过引入原子类型帮助开发者轻松实现原子操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atomic_int64_t total = 0;  //atomic_int64_t相当于int64_t,但是本身就拥有原子性

//线程函数,用于累加
void threadFunc(int64_t endNum)
{
	for (int64_t i = 1; i <= endNum; ++i)
	{
		total += i;
	}
}

int main()
{
	int64_t endNum = 100;
	thread t1(threadFunc, endNum);
	thread t2(threadFunc, endNum);

	t1.join();
	t2.join();

	cout <<"total=" <

程序正常编译并运行输出正确结果total=10100。使用C++11提供的原子类型与多线程标准接口,简洁地实现了多线程对临界资源的原子操作。原子类型C++11中通过atomic类模板来定义,比如atomic_int64_t是通过typedef atomic atomic_int64_t实现的,使用时需包含头文件。除了提供atomic_int64_t,还提供了其它的原子类型。常见的原子类型有

原子类型名称

对应内置类型

atomic_bool

bool

atomic_char

atomic_char

atomic_char

signed char

atomic_uchar

unsigned char

atomic_short

short

atomic_ushort

unsigned short

atomic_int

int

atomic_uint

unsigned int

atomic_long

long

atomic_ulong

unsigned long

atomic_llong

long long

atomic_ullong

unsigned long long

atomic_ullong

unsigned long long

atomic_char16_t

char16_t

atomic_char32_t

char32_t

atomic_wchar_t

wchar_t

原子操作是平台相关的,原子类型能够实现原子操作是因为C++11对原子类型的操作进行了抽象,定义了统一的接口,并要求编译器产生平台相关的原子操作的具体实现。C++11标准将原子操作定义为atomic模板类的成员函数,包括读(load)、写(store)、交换(exchange)等。对于内置类型而言,主要是通过重载一些全局操作符来完成的。比如对上文total+=i的原子加操作,是通过对operator+=重载来实现的。使用g++编译的话,在x86_64的机器上,operator+=()函数会产生一条特殊的以lock为前缀的x86_64指令,用于控制总线及实现x86_64平台上的原子性加法。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原子类型是atomic_flag,因为atomic_flag与其他原子类型不同,它是无锁(lock_free)的,即线程对其访问不需要加锁,而其他的原子类型不一定是无锁的。因为atomic并不能保证类型T是无锁的,另外不同平台的处理器处理方式不同,也不能保证必定无锁,所以其他的类型都会有is_lock_free()成员函数来判断是否是无锁的。atomic_flag只支持test_and_set()以及clear()两个成员函数,test_and_set()函数检查 std::atomic_flag 标志,如果 std::atomic_flag 之前没有被设置过,则设置 std::atomic_flag 的标志;如果之前 std::atomic_flag 已被设置,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clear()函数清除 std::atomic_flag 标志使得下一次调用 std::atomic_flag::test_and_set()返回 false。可以用atomic_flag的成员函数test_and_set()和clear()来实现一个自旋锁(spin lock):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d::atomic_flag lock = ATOMIC_FLAG_INIT;

void func1()
{
	while (lock.test_and_set(std::memory_order_acquire)) // 在主线程中设置为true,需要等待t2线程clear
 {
  std::cout <<"func1 wait" <

以上代码中,定义了一个atomic_flag对象lock,使用初始值ATOMIC_FLAG_INIT进行初始化,即处于false的状态。线程t1调用test_and_set()一直返回true(因为在主线程中被设置过),所以一直在等待,而等待一段时间后当线程t2运行并调用了clear(),test_and_set()返回了false退出循环等待并进行相应操作。这样一来,就实现了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的效果。当然,可以封装成锁操作的方式,比如:

void Lock(atomic_flag& lock){ while ( lock.test_and_set()); }
void UnLock(atomic_flag& lock){ lock.clear(); }

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Lock()和UnLock()的方式来互斥地访问临界区。

以上就是详解C++11原子类型与原子操作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C++11原子类型与原子操作的资料请关注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 Linux 系统启动故障排除指南:MBR 和 GRUB 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常见的 MBR 扇区和 GRUB 引导程序故障及其解决方案,涵盖从备份、模拟故障到恢复的具体步骤。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在Linux系统中配置并启动ActiveMQ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中安装和配置ActiveMQ,包括端口开放及防火墙设置。通过本文,您可以掌握完整的ActiveMQ部署流程,确保其在网络环境中正常运行。 ... [详细]
  • Vue 2 中解决页面刷新和按钮跳转导致导航栏样式失效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配置路由的 meta 字段,确保 Vue 2 项目中的导航栏在页面刷新或内部按钮跳转时,始终保持正确的 active 样式。具体实现方法包括设置路由的 meta 属性,并在 HTML 模板中动态绑定类名。 ... [详细]
  • 优化联通光猫DNS服务器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为联通光猫配置DNS服务器地址,以提高网络解析效率和访问体验。通过智能线路解析功能,域名解析可以根据访问者的IP来源和类型进行差异化处理,从而实现更优的网络性能。 ... [详细]
  • 本文详细分析了JSP(JavaServer Pages)技术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其适用场景及潜在挑战。JSP作为一种服务器端技术,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 ... [详细]
  • 深入理解 Oracle 存储函数:计算员工年收入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Oracle 存储函数查询特定员工的年收入。我们将详细解释存储函数的创建过程,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PyCharm下载与安装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从官方渠道下载并安装PyCharm集成开发环境(IDE),涵盖Windows、macOS和Linux系统,同时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及配置建议。 ... [详细]
  • 在 Windows 10 中,F1 至 F12 键默认设置为快捷功能键。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方法来禁用这些快捷键,并恢复其标准功能键的作用。请注意,部分笔记本电脑的快捷键可能无法完全关闭。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2018年的关键成就,包括职业变动、购车、考取驾照等重要事件,并分享了读书、工作、家庭和朋友方面的感悟。同时,展望2019年,制定了健康、软实力提升和技术学习的具体目标。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配置文件的读写操作,涵盖常见的配置文件格式(如INI、JSON、TOML和YAML),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CSS 布局:液态三栏混合宽度布局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SS 实现液态的三栏布局,其中各栏具有不同的宽度设置。通过调整容器和内容区域的属性,可以实现灵活且响应式的网页设计。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根据元素的类型(如复选框)和标签名(如段落)来获取DOM对象。这有助于更高效地操作网页中的特定元素。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 Xcode 中使用快捷键和菜单命令对多行代码进行缩进,包括右缩进和左缩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Windows批处理脚本定期检查并重启Java应用程序,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脚本每30分钟检查一次,并在需要时重启Java程序。同时,它会将任务结果发送到Redis。 ... [详细]
author-avatar
心语忆录_28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