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Android > 正文

详解Android开发数据持久化之文件存储(附源码)

其实我们在社交网络上面所发出的任何信息, 都希望能够保留下来. 那么如何实现呢? 数据持久化 数据持久化, 就是将内存中的瞬时数

其实我们在社交网络上面所发出的任何信息, 都希望能够保留下来. 那么如何实现呢?

数据持久化

数据持久化, 就是将内存中的瞬时数据保存在存储设备中, 保证即便关机之后, 数据仍然存在.

保存在内存中的数据是瞬时数据, 保存在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就是处于持久状态的.

持久化技术则是提供了一种机制可以让数据在瞬时状态和持久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Android系统中主要提供了3种方式用于简单地实现数据持久化功能, 即文件存储, SharePreference存储, 以及数据库存储. 当然你也可以将数据保存在手机的SD卡中.

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是android中最基本的一种数据存储方式, 它不对存储的内容进行任何的格式化处理, 所有的数据都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到文件当中, 因为他比较适合存储一些简单的文本数据或二进制数据. 如果你希望使用文件存储的方式来保存一些较为复杂的的文本数据, 就需要定义一套自己的格式规范, 这样可以方便之后将数据从文件中重新取出来.

将数据存储在文件中

Context类中提供了一个openFileOutput()方法, 可以用于将数据存储在指定的文件中. 这个方法接收两个参数,

第一个参数是文件名, 在文件创建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个名称, 注意这里指定的文件名不可以包含路径的. 因为所有的文件都是默认存储到/data/data//files/目录下.

第二个参数是文件的操作模式, 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选, MODE_PRIVATE和MODE_APPEND. 其中MODE_PRIVATE是默认的操作模式, 表示当指定同样文件名的时候, 所写入的内容将会覆盖原文件中的内容. 而MODE_APPEND则表示如果该文件已存在, 就往文件里面追加内容, 不存在就创建新文件.

openFileOutput()方法返回的是一个FileOutputStream对象, 得到了这个对象之后就可以使用java流的方式将数据写入到文件中了.

 public void save(){
    String data = "Data to save";
    FileOutputStream out = null;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ull;
    try {
      out = openFileOutput("data", Context.MODE_PRIVATE);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ut));
      writer.write(data);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writer!= null){
          writer.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说明: 通过openFileOutput()方法能够得到一个FileOutputStream对象, 然后再借助它构建出一个OutputStreamWriter对象, 接着再使用OutputStreamWriter构建出一个BufferedWriter对象, 这样就可以通过BufferedWriter来讲文本内容写入到文件中了.

下面我们来一个完整的例子来理解一下,当我们在退出程序之前, 将我们在文本框中输入的内容储存在文件中.

新建项目FilePersistenceDemo项目, 且修改activity_main.xml中的代码.


  

说明: 界面只有一个EditText文本框.

MainActivity.java文件: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EditText editText;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获取editText实例
    editText = (EditText)findViewById(R.id.edit);
  }

  // 重写onDestroy(), 可以保证活动销毁之前一定会调用这个方法.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String inputText = editText.getText().toString();
    save(inputText);
  }

  public void save (String inputText){
    FileOutputStream out = null;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ull;

    try {
      out = openFileOutput("data", Context.MODE_PRIVATE);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ut));
      writer.write(inputTex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writer!= null) {
           writer.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那么我们运行程序, 我们输入的内容就会保存在文件中. 如果您的手机已经Root了, 可以直接在 应用程序的包名/files目录就可以发现.

从文件中读取数据

核心代码:

public String load (){
    FileInputStream in = null;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StringBuilder cOntent= new StringBuilder();
    try {
      //获取FileInputStream对象
      in = openFileInput("data");
      //借助FileInputStream对象, 构建出一个BufferedReader对象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String line = "";
      //通过BufferedReader对象进行一行行的读取, 把文件中的所有内容全部读取出来
      // 并存放在StringBuilder对象中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null){
        content.append(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reader!=null){
        try {
          reader.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最后将读取到的内容返回
    return content.toString();
  }

修改我们MainActivity中的代码:

public class MainActivity extends AppCompatActivity {
  private EditText editText;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获取editText实例
    editText = (EditText)findViewById(R.id.edit);
    String inputText = load();
//TextUtils.isEmpty()可以一次性判断两种非空判断 传入null或者空, 都返回true
    if(!TextUtils.isEmpty((inputText))){
      editText.setText(inputText);
      //setSelection()表示将光标移动在文本框的末尾位置, 以便继续输入
      editText.setSelection(inputText.length());
      //弹出Toast, 给出一个提示, 表示读取数据成功
      Toast.makeText(this, "读取数据成功!",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重写onDestroy(), 可以保证活动销毁之前一定会调用这个方法.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super.onDestroy();
    String inputText = editText.getText().toString();
    save(inputText);
  }

  public void save (String inputText){
    FileOutputStream out = null;
    BufferedWriter writer = null;

    try {
      out = openFileOutput("data", Context.MODE_PRIVATE);
      writer = new BufferedWriter(new OutputStreamWriter(out));
      writer.write(inputTex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try {
         if(writer!= null) {
           writer.clos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public String load (){
    FileInputStream in = null;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ull;
    StringBuilder cOntent= new StringBuilder();
    try {
      //获取FileInputStream对象
      in = openFileInput("data");
      //借助FileInputStream对象, 构建出一个BufferedReader对象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in));
      String line = "";
      //通过BufferedReader对象进行一行行的读取, 把文件中的所有内容全部读取出来
      // 并存放在StringBuilder对象中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null){
        content.append(line);
      }
    }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reader!=null){
        try {
          reader.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最后将读取到的内容返回
    return content.toString();
  }
}


效果演示

源码地址:FilePersistenceDemo_jb51.rar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Android 开发中高效地管理和使用资源,包括本地资源和系统资源的访问方法。通过实例和代码片段,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 ... [详细]
  • 在进行QT交叉编译时,可能会遇到与目标架构不匹配的宏定义问题。例如,当为ARM或MIPS架构编译时,需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宏(如QT_ARCH_ARM或QT_ARCH_MIPS),而不是默认的QT_ARCH_I386。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配置编译环境以避免此类错误。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PHP 接收并处理微信支付的回调结果,确保支付通知能够被正确接收和响应。 ... [详细]
  • 我有一个SpringRestController,它处理API调用的版本1。继承在SpringRestControllerpackagerest.v1;RestCon ... [详细]
  • 简化报表生成:EasyReport工具的全面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EasyReport,一个易于使用的开源Web报表工具。该工具支持Hadoop、HBase及多种关系型数据库,能够将SQL查询结果转换为HTML表格,并提供Excel导出、图表显示和表头冻结等功能。 ... [详细]
  • 理解UML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探讨为什么大多数开发人员难以成为架构师,介绍从现实世界到业务模型的抽象过程,并详细解释UML在软件设计中的关键作用。 ... [详细]
  • ABBYY FineReader:高效PDF转换、精准OCR识别与文档对比工具
    在处理PDF转换和OCR识别时,您是否遇到过格式混乱、识别率低或图表无法正常识别的问题?ABBYY FineReader以其强大的功能和高精度的识别技术,完美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您轻松找到最终版文档。 ... [详细]
  • 深入解析SpringMVC核心组件:DispatcherServlet的工作原理
    本文详细探讨了SpringMVC的核心组件——DispatcherServlet的运作机制,旨在帮助有一定Java和Spring基础的开发人员理解HTTP请求是如何被映射到Controller并执行的。文章将解答以下问题:1. HTTP请求如何映射到Controller;2. Controller是如何被执行的。 ... [详细]
  • 深入解析Spring启动过程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框架的启动流程,帮助开发者理解其内部机制。通过具体示例和代码片段,解释了Bean定义、工厂类、读取器以及条件评估等关键概念,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掌握Spring的初始化过程。 ... [详细]
  • HTML基础入门指南
    本文将深入浅出地介绍HTML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定义、开发工具、制定机构、特性、基本标签及更多实用内容。 ... [详细]
  • 深入解析AUTOSAR方法论: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
    本文详细探讨了AUTOSAR方法论在汽车电子软件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涵盖了从系统配置到生成可执行代码的各个关键步骤。通过介绍各阶段的任务和工具支持,帮助读者全面理解AUTOSAR的设计流程。 ... [详细]
  • ssm框架整合及工程分层1.先创建一个新的project1.1配置pom.xml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Classic ASP中实现与PHP的hash_hmac('SHA256', $message, pack('H*', $secret))函数等效的哈希生成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实现方式及其产生的差异,提供了一种使用Microsoft .NET Framework的解决方案。 ... [详细]
  • Spring Boot 中静态资源映射详解
    本文深入探讨了 Spring Boot 如何简化 Web 应用中的静态资源管理,包括默认的静态资源映射规则、WebJars 的使用以及静态首页的处理方法。通过本文,您将了解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引用静态资源。 ... [详细]
  • SpringMVC RestTemplate的几种请求调用(转)
    SpringMVCRestTemplate的几种请求调用(转),Go语言社区,Golang程序员人脉社 ... [详细]
author-avatar
伊华Zhu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