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Android > 正文

详解Android中OkHttp3的例子和在子线程更新UI线程的方法

okHttp用于android的http请求。据说很厉害,我们来一起尝尝鲜。但是使用okHttp也会有一些小坑,后面会讲到如何掉进坑里并爬出

okHttp用于android的http请求。据说很厉害,我们来一起尝尝鲜。但是使用okHttp也会有一些小坑,后面会讲到如何掉进坑里并爬出来。

首先需要了解一点,这里说的UI线程和主线程是一回事儿。就是唯一可以更新UI的线程。这个只是点会在给okHttp填坑的时候用到。而且,这个内容本身在日常的开发中也经常用到,值得好好学一学。

okHttp发起同步请求

第一个列子是一个同步请求的例子。

private void performSyncHttpRequest() {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http://www.baidu.com")
    .build();
  Call call = client.newCall(request);
  Response respOnse= call.execute();
}

但是这样的直接在android的主线程里调用一个网络请求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直接抛出UI Thread 请求网络的异常。所以我们这里为了可以掩饰要做一点小小的改动。把请求写成同步请求的方式,但是放在一个worker线程里异步的做这个操作。

  private Handler requestHandler = new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Message msg) {
      switch (msg.what) {
        case REQUEST_SUCCESS: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SUCCESSFUL", Toast.LENGTH_SHORT).show();
          break;
        case REQUEST_FAIL: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request failed", Toast.LENGTH_SHORT).show();
          break;
        default:
          super.handleMessage(msg);
      }
    }
  };

  private void performSyncHttpRequest() {
    Runnable requestTask =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ssage msg = requestHandler.obtainMessage();
        try {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http://www.baidu.com")
              .build();
          Call call = client.newCall(request);
          // 1
          Response respOnse= call.execute();

          if (!response.isSuccessful()) {
            msg.what = REQUEST_FAIL;
          } else {
            msg.what = REQUEST_SUCCESS;
          }
        } catch (IOException ex) {
          msg.what = REQUEST_FAIL;
        } finally {
          // send the message
          // 2
          msg.sendToTarget();
        }
      }
    };

    Thread requestThread = new Thread(requestTask);
    requestThread.start();
  } 

所以同步的请求都是这么做的Response respOnse= call.execute();。

1.发起同步请求之前先新初始化一个OkHttpClient。然后是具体的请求,用请求builder来创建这个Request。我们这里为了简单url就是*http://www.baidu.com*了。接下来用前面初始化好的client发起一个call:Call call = client.newCall(request);。最后执行这个call:Response respOnse= call.execute();并获得请求的response。

2.这一部分的可以暂时不要关注。因为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能以运行起来的方式展示okHttp如何发起同步请求。

okHttp发起异步请求

既然android本身不支持发起同步请求,当然也没人要发起同步请求。这么做是能导致严重的用户体验问题。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个瀑布流,然后瀑布流里全部显示的都是图片。现在用户要不断地往下翻看瀑布流的图片。如果这些图片都用同步请求的话,什么时候可以翻一页不说,系统的ANR早就跳出来了。

所以我们就探究一下如何发起一个异步的请求。

  private void performAsyncHttpRequest() {
    OkHttpClient client = new OkHttpClient();

    Request request = new Request.Builder()
        .url("http://www.baidu.com")
        .build();
    Call call = client.newCall(request);
    // 1
    call.enqueue(new Callback() {
      // 2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ailure(Call call, IOException e)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e.getMessage(), Toast.LENGTH_SHORT).show();
        
        if (Looper.getMainLooper().ge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Log.d(TAG, "Main Thread");
        } else {
          Log.d(TAG, "Not Main Thread");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ponse(Call call, final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 3
        if (Looper.getMainLooper().ge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Log.d(TAG, "Main Thread");
        } else {
          Log.d(TAG, "Not Main Thread");
        }
      }
    });
  }  

1.同步请求用execute方法,异步就用call.enqueue(new Callback()方法。

2.这个Callback接口提供了两个方法,一个是onFailure,一个是onResponse。这两个方法分别在请求失败和成功的时候调用。

3.本来一切都似乎应该很简单。网络请求成功或者失败直接在界面更新了。但是木有想到这样会抛异常。然后看了看发现原来onFailure和onResponse两个方法不是在主线程执行。打印出来的log是:okhttp.demo.com.okhttpdemo D/###okHttp: Not Main Thread。

所以要在主线程中更新view只好想别的办法了。在worker线程里更新主线程会抛异常。一般来说有这么几个方法在子线程里更新view。

在子线程更新UI线程

一、Activity的runOnUiThread方法

在Activity中有这么一个方法runOnUiThread。这个方法需要一个Runnable实例作为参数。

  MainActivity.this.runOnUi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d(TAG, "code: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String.valueOf(response.cod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二、View的post方法

View的post方法也是一样,扔一个Runnable的实例进去。然后就在主线程执行了。Toast肯定是没有这个方法的。

MainActivity.this.mView.post(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Log.d("UI thread", "I am the UI thread");
  }
});

三、其他

1.用Handler,这个前面的okHttp同步请求的例子可以用。

2.AsyncTask, 有两个方法可以在主线程中执行:onProgressUpdate和onPostExecute。这里我们并不是要更新进度,所以考虑的是后一个方法。

private class BackgroundTask extends AsyncTask {
  protected void onPostExecute(Bitmap result) {
    Log.d("UI thread", "I am the UI thread");
  }
}

综合以上,更新UI线程的方法里最后说到的Handler方法和AsyncTask都太重。尤其是AsyncTask。还要继承实现一堆的方法之后才可以能达到目的,同时还和我们要用的okHttp的使用方法很多不兼容的地方。

所以我们只考虑前面的两种。但是两种方法其实是不一样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方法的名字不一样。我们来看看android的源代码,这两个方法是如何实现的。

  public final void runOnUiThread(Runnable action) {
    if (Thread.currentThread() != mUiThread) {
      mHandler.post(action);
    } else {
      action.run();
    }
  }
  // mHandler.post(action); 之post方法的实现
  public final boolean post(Runnable r)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getPostMessage(r), 0);
  }

方法runOnUiThread最后会调用Handler的sendMessageDelayed。但是这里只delay了0。也就是方法传到这里的时候会立即执行runOnUiThread的参数Runnable实例会立即执行。

下面看看View的post方法:

  public boolean post(Runnable action) {
    final AttachInfo attachInfo = mAttachInfo;
    if (attachInfo != null) {
      return attachInfo.mHandler.post(action);
    }
    // Assume that post will succeed later
    ViewRootImpl.getRunQueue().post(action);
    return true;
  }

一般会执行的是ViewRootImpl.getRunQueue().post(action);。也就是Runnable的实例只是添加到了事件队列中,按照顺序执行。并不一定会立即执行。

我们探讨了那么多,最后就使用runOnUiThread来更新界面,也就是方法一了。

call.enqueue(new Callb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Failure(Call call, IOException e) {
    final String errorMMessage = e.getMessage();

    if (Looper.getMainLooper().ge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Log.d(TAG, "Main Thread");
    } else {
      Log.d(TAG, "Not Main Thread");
    }

    MainActivity.this.runOnUi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errorMMessag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Response(Call call, final 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 {
    if (Looper.getMainLooper().ge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
      Log.d(TAG, "Main Thread");
    } else {
      Log.d(TAG, "Not Main Thread");
    }

    MainActivity.this.runOnUi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d(TAG, "code: ");
        Toast.makeText(MainActivity.this, String.valueOf(response.code()), Toast.LENGTH_SHORT).show();
      }
    });
  }
});

无论请求成功还是失败,都弹出一个Toast。用MainActivity.this.runOnUiThread在UI线程中弹出这个Toast。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 Netflix利用Druid实现高效实时数据分析
    本文探讨了全球领先的在线娱乐公司Netflix如何通过采用Apache Druid,实现了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实时分析,从而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业务决策的准确性。文章详细介绍了Netflix在系统架构、数据摄取、管理和查询方面的实践,并展示了Druid在大规模数据处理中的卓越性能。 ... [详细]
  • FinOps 与 Serverless 的结合:破解云成本难题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 FinOps 实践优化 Serverless 应用的成本管理,提出了首个 Serverless 函数总成本估计模型,并分享了多种有效的成本优化策略。 ... [详细]
  • 根据最新发布的《互联网人才趋势报告》,尽管大量IT从业者已转向Python开发,但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迅猛发展,仍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编写一个简单的爬虫程序,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提供了使用Java实现Bellman-Ford算法解决POJ 3259问题的代码示例,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该算法检测负权环来判断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 [详细]
  • 基于KVM的SRIOV直通配置及性能测试
    SRIOV介绍、VF直通配置,以及包转发率性能测试小慢哥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目录?1.SRIOV介绍?2.环境说明?3.开启SRIOV?4.生成VF?5.VF ... [详细]
  • 深入探讨CPU虚拟化与KVM内存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现代服务器架构中的CPU虚拟化技术,包括SMP、NUMA和MPP三种多处理器结构,并深入探讨了KVM的内存虚拟化机制。通过对比不同架构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架构以优化性能。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在不同配置下支持的最大并发连接数,重点分析了内置服务器(如 Tomcat、Jetty 和 Undertow)的默认设置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 [详细]
  • 微软Exchange服务器遭遇2022年版“千年虫”漏洞
    微软Exchange服务器在新年伊始遭遇了一个类似于‘千年虫’的日期处理漏洞,导致邮件传输受阻。该问题主要影响配置了FIP-FS恶意软件引擎的Exchange 2016和2019版本。 ... [详细]
  • 探讨如何真正掌握Java EE,包括所需技能、工具和实践经验。资深软件教学总监李刚分享了对毕业生简历中常见问题的看法,并提供了详尽的标准。 ... [详细]
  • 作者:守望者1028链接: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55353来源:牛客网面试高频题:校招过程中参考过牛客诸位大佬的面经,但是具体哪一块是参考谁的我 ... [详细]
  • 深入解析TCP/IP五层协议
    本文详细介绍了TCP/IP五层协议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每层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将被逐一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互联网通信的原理。此外,还特别讨论了UDP和TCP协议的特点以及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过程。 ... [详细]
  • 本文详细探讨了HTML表单中GET和POST请求的区别,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方式、安全性及适用场景。同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在Servlet中处理这两种请求。 ... [详细]
  • 深入解析Redis内存对象模型
    本文详细介绍了Redis内存对象模型的关键知识点,包括内存统计、内存分配、数据存储细节及优化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和专业分析,帮助读者全面理解Redis内存管理机制。 ... [详细]
  • 探讨如何通过高效的数据库查询和排序策略,优化基于GPS位置信息的附近用户搜索功能,以应对大规模用户数据场景。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哪些数据库支持队列式的写入操作(即一个键对应一个队列,数据可以连续入队),并且具备良好的持久化特性。这类需求通常出现在需要高效处理和存储大量有序数据的场景中。 ... [详细]
author-avatar
1021365712_3a478e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