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成员网上看到这篇关于《花与爱丽丝》精美影评,转过来与大家分享。
《那件关于爱情的小事》
回想起来,年轻女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音乐、电影、明星,甚至是喜欢的男孩子都是如此,谁比谁更特别一些呢?
而后我们就这样,彼此分享、隐瞒、保护…直至时间呼啸而过。
我想,如果选择了一种年轻的方式,也就选择了一种爱情的方式。两个人,或者,三个人……《花与爱丽丝》延续了岩井一贯唯美清雅的风格,叙述了两个亲密无间的女孩和一个木然的男孩之间的故事,爱情只存在于他们各自编织的虚无记忆中。然而年少总是这样清澈透明经不起谎言,因为就连编织谎言的人都深陷其中,不由自主地爱上这般虚无却天马行空的生活。迷恋故事中的自己,故事中的爱人,以及故事中的未知未来。
导演在谈到这个影片的时候曾经说道:“回想学生时代就不断会有新的灵感出现。实际上我觉得自己更擅长轻快的剧作,不大喜欢认真严肃的东西,所以总想做接近喜剧的作品。结果这次的作品变得结构混乱,主人公花和爱丽丝也还是没能成为想象中的好孩子,是给人野丫头般特殊感受的电影。”因为是野丫头,所以谎言满天飞,所以在街头放肆地追逐打闹;因为是野丫头,所以放下矜持追求喜欢的男孩子,所以受伤也不过大哭一场。这场在成人世界俗透的爱情架构,因为两个童心未泯的野丫头而变得斑斓和玄妙。
岩井的电影总是贯穿着马不停蹄的忧伤,细节到每一个举手投足,每一寸毫不知情的风景,都生动地从你的每处感官呼啸而过。故事在城铁上发生,奔腾不息的又岂止是窗外绚烂的风景。两个女孩的生活无聊又单纯,一起走过很长很长的路,风雨无阻,嬉笑打闹。总是热衷留恋沿途景致的细微变化,而后一惊一乍喋喋不休。她们总能最敏感地知晓窗外季节的偷偷降临,最兴奋地发表很久以后才会到来的节日宣言。多少有些吵闹,多少有些疯……她们一起观察,同路出现的男孩们,她们谈论、猜测、爱慕。只是,在一同谈论A君的时候,你又怎能知道,在同伴的眼中早已被B君的一举一动所吸引呢?年轻女孩喜欢的男孩总是差不多样子的吧,这些被很多女孩一起暗恋的男孩们似乎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曾经这样被关注,被谈论,甚至被拿来嘲讽取笑。
喜欢一个人总是美好的事,倘若又能在他的脑袋里凭空书写记忆,书写自己的存在,那会是多么有趣和诙谐的事情呢?岩井又一次拿年少时的爱情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让人随着他的愉悦节奏渐渐领略笑容背后的那一点点温存,一点点伤感,那一点点成长所无从逃开的疼痛和忧愁。
选择花还是爱丽丝?导演将这个连观者都很难做出决定的选择抛给了影片中木讷的宫本,他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局面中,被两个女孩喜欢的同时也被她们各自微妙的心理变化颠沛于股掌。很鲜明在这场女孩的诙谐游戏中,宫本的存在多少有些落魄、有些莫名、有些仓惶。他的地位很卑微,两个女孩摸索着用他替代心中的情感需要,却最终仍然因为彼此间的默契与真情放弃了他;他的作用又不可忽视,两个女孩从他身上感知到了彼此的重要。在这种改变里,她们的蜕变如同抽芽的枝条一样清晰。
日本文化中多多少少有些少女崇拜的影子,这在他们青春系列电影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诠释。盛放与凋谢,懵懂与哀怨勾画了成群结队的花与爱丽丝们。而对于少女带有强烈虚构色彩的想象,成为了影片中最唯美动人也最伤感的元素。我常常想,岩井电影中的优雅恬淡究竟是建立在怎样的基础之上。那些被绚丽明媚色彩包裹着的真实隐痛难道真的能被那些看似美好的东西所瓦解?在《花与爱丽丝》中扮演爱丽丝的仓井优就是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扮演援交女孩津田的小演员。从高塔上飞跃而下的她与练舞房中宛若天鹅、轻盈旋转的她总让我感觉到某种极险之美,某种在绚烂巅峰处弥漫的凛冽深寒。不是所有的丑小鸭都能变成天鹅,即使宛若天鹅又怎样。隐痛依然是隐痛,成长的匆促并不能轻描淡写地抹去曾经世故的伤。音乐终有停止的那一刻,岩井故意使爱丽丝最后的舞蹈变得冗长,却无法留住爱丽丝只在那一刻才奔放流露的自信与坚强。
花与爱丽丝应该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吧,亲情的叛离似乎没有给她们的快乐带来一丝一毫的阴影。当然,那只是似乎。爱丽丝面对母亲一个又一个情人表现了出乎意料的冷静和成熟。母亲在男友面前不认她,她却仍然回家为母亲做美味的牛肉火锅。母亲失恋回家哭泣,她凭着对于母亲本能的爱与了解,一下子就猜出了母亲难过的原因。母亲要迎接新的男朋友到家里,她和母亲一同打扫清洁,而那天晚上她又要与花一起度过。相反的是,母亲却对于她的生活并不了解。许多次面试失败后的失落与最后成功的喜悦,都淡然地写在那张青春却早熟的脸上,爱丽丝似乎只愿意与花分享她的成长和欢乐,友情在她们的生活中成了最为重要的寄托……爱丽丝的父亲在电影中的出现是最为让人心疼的一段,父亲只记得小时候爱丽丝不爱吃的东西,特意不为她点,爱丽丝却告诉父亲,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啊……她原本也可以不说的,却不忘记微微刺疼一下父亲让他了解,自己的改变已经多大程度被忽略……那时,我一直在想,兴许,兴许爱丽丝并没有变,却是宁愿吃不愿意吃的东西,也要进行一下小小的抗争。
花季女孩与渐入中年的父亲是《花与爱丽丝》中刻画得比较生动的亮点。与父亲一同走路,爱丽丝总是隔开了不进不远的距离,心不在焉又若有所思。父亲送给爱丽丝所谓“最流行”的钢笔呈现了父亲体贴却不知如何体贴的粗糙努力,而父亲说“你穿校服一定很好看”时,爱丽丝平淡的一句“可能吧”让人免不了一阵无奈的感怀。由于和父亲会面太少的缘故,因而每一分钟都有可能成为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年的父亲有一点自负,有一点爱炫耀,爱丽丝的浅笑中包含着宽容与爱,隔着车窗最后喊出的中文“爸爸,我爱你”,避开了母语直接的尴尬,说出了心底最深的呼唤。而这种方式,也仿佛一种表达内心想法的演练,成为了爱丽丝对自己所爱的宫本说的最后两句话……
我爱你……再见……
亲情的隐痛已经不能够给女孩们的情绪带来多大的起伏,两个女孩最终牺牲爱情保护友情的抉择,却使她们两个人都泪流满面……那是发自内心的疼痛不是吗?友情是她们的生活中甚至超越了亲情和爱情……与父亲的告别只是在爱丽丝的脸上留下了一道轻微的忧郁,与宫本的分离顶多令她静静地流下了清淡的泪,但要与朋友决裂,是她们各自都说不出口的话。
爱丽丝最后的舞蹈令人难忘,那或许是她对于生命最为率直的表达。那么的轻盈,那么的自信,那么的乐观,那么的洒脱。嬉笑中的静谧,沉静中的隐痛……青春容许我们不够坚强,容许我们不够勇敢,容许我们有争执,容许我们有伤害。却是,每个人在回望的时候是否都能收藏好那些最美好、最真诚的东西,那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事实上,容忍全部成人世界的淡漠与疏离,妄图通过年少孩子的失落与隐忍践行所谓成长,本身就是岩井俊二娴熟拿捏并且屡试不爽的电影主题。现实生活中未必能够在最后浮现出如此清晰与美好的结局,迷茫的依然迷茫,谎言依然在说谎。向青春致敬本身就是对于现实世界的妥协与无奈,对于青春的完美作别也仿佛是遁入浊世的从容转身。这或许就是我对于这样精致漂亮的青春小品的伤感缘由。我钟爱的是我留不住的,我钦羡的是现实中鲜有发生的。电影能够打动内心,却没有能给予我直面现实的勇气。我回想着自己曾拉着她的手,谈论他她,我们曾经那么要好,无话不谈,天天年年在一起,连去洗手间也要一起。但最后,当我们长大,脱下校服,当我们最终越来越依赖于看不见的网络与天线,当我们相聚竟开始寒暄。清晰的一点点委屈、一点点惆怅就扑面而至。
而关于那些年间的爱情,爱情在那时兴许只是件小事吧……一件车站上微不足道的谈资,一个海边一起玩耍的理由,一场见证彼此成长的疯狂小事。有时候觉得,年少时有的是爱,而不是爱情。年少时候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爱人。马不停蹄的追逐、马不停蹄的错过、马不停蹄的拒绝、马不停蹄的忧伤。跳跃摇晃的镜头轻巧地配合了这样游弋的律动,奔腾不息地穿越那段被阳光灼湿双眼的日子。
而曾经所有的“终未如愿”,应当都会此起彼伏地蹒跚过哀痛的深穴,盎然地流淌至缥杳的彼岸。
我猜想这是条凛冽的冰河,但至少它有个方向。
那样的话,我们还可以感动在所有的往事里,徜徉在没有他她的明天。
——发表于2005年第12期《萌芽小磨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