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数据库 > 正文

我国智慧城市标准进步一完善31项标准已立项

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主办的“2016年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据经济网报道,“十三五”期间国

由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主办的“2016年智慧城市标准与评价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据经济网报道,“十三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与中央网信办、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共同推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中央网信办也将联合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的落实工作,重点做好新型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相关重点标准的制定工作。

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国家发改委高新司、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及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代表,从多个方面对智慧城市标准建设情况进行了介绍。沈阳、银川、扬州、本溪、宜昌、盐城、北京、青岛等地代表,也从实践角度对智慧城市评价工作提出了建议和需求。他们认为,标准的制定必须接地气,可执行、可操作,总体组应该重点关注IDC服务能力评价标准、数据接入和交换标准、数据服务能力评价标准、智慧城市安全标准的制定,研发智慧城市标准验证平台,为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依据。

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在大会上介绍,两年多来,总体组在智慧城市标准和评价体系方面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方面是初步建立了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推动标准应用及试点示范。2015年10月,国标委、中央网信办、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及应用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的总体布局和重点领域。另外,从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7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框架,重点推动参考模型、评价指标、数据融合等31项国家标准的立项。

第二方面是初步建立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力支撑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有序推进。按照智慧城市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总体组充分征求各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共4个能力类、5个成效类的一级分类和36个二级分类的指标体系。另外,会同住建、公安、交通、测绘等部门,完善各个领域的分项评价指标,进一步明确了分项评价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及编写格式。

第三方面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深化与欧盟国家、国际城市间的标准合作,推动三大国际标准组织联合制定智慧城市基础通用类标准。

与此同时,戴红在大会上还提出,在“十三五”开局之初,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上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核心和急需的标准,同步推进现有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和应用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二是按照城市规模、城市特征、发展阶段以及未来需求,进一步分析城市管理者、居民、企业、评价机构的利益诉求,制定科学、有效、全面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案。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思路,分阶段开展整体指标及成熟领域分项指标的试评价,引导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三是保持并扩大我国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影响力,推动我国现有智慧城市标准提案获得发布,积极推动中欧、中法、中德、中英等国际标准化的交流沟通与合作。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主任臧磊表示,标准对智慧城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截止到目前,他们已经吸收了106个成员单位,涵盖各个相关标准委员会、院所和企业。目前总体组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国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就标准覆盖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而言,一类标准是基础性的,包括智慧城市的术语、总体技术参考模型等,主要构建了智慧城市的评价模型及技术指标体系系列标准。其中,整个系列评价标准的组织标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分项领域的总体框架已经立项。各个领域的基础评价指标、信息基础设施等,经过多次讨论已经有了初步成果,后续领域的标准也将逐步立项。

臧磊称为了解决智慧城市多元异构数据的融合问题,数据融合标准已经获得立项,智慧城市跨系统交互、智慧城市信息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标准也已形成。

同时,这些标准还需要具体的试点示范,他们希望能够把这些标准应用到城市中去,对其进行验证,帮助城市建立评价机制,开展相关工作。在对接上,一方面会结合863重大专项课题,把标准应用到各个城市的课题中去;另一方面,会通过中国智慧城市产业信息联盟,吸引更多的产业机构和企业加入到标准制定中来,并将标准应用到产业中。下一步,总体组将与更多的城市进行标准对接与验证,继续推进国标的制定,完善相关研究成果。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棠丽表示,近年来,发改委、住建部、科技部、国标委、工信部等都开展了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工作,已经出现了一些样板城市和创新点,今年也将有一批城市进入验收阶段。对此,她们将必须要参照国家层面统一的评价技术和具体评价方案来进行验收,并且帮助其他部门科学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后续建设工作。

结合国家的总体要求,总体组将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市分阶段开展评价工作,根据评价情况进一步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推至全国。2016年,她们希望可以形成基本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公安、交通、住建、测绘等部门开展分项领域、分项评价指标的研制工作,这些部门的步伐走得比较快,各个分项评价指标将会在近期完成;在初步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后,她们将选择4-8个城市进行试评价,以验证指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制定智慧城市的整体指标、分项指标,选出约40个城市,作为第一批样板示范,并出具权威的评价报告,形成稳定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2017—2018年将在全国范围推广整体指标、分项指标,完成百个智慧城市评价试点,全面支撑国家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的相关工作,并形成年度评价报告。2019-2020年,统筹开展综合评价标准的全面应用与实施。

在城市选取上,臧磊表示,第一是根据城市的行政区划及分布特点选取,第二是各部委可以从自己的试点城市中选取推荐,第三是城市可以通过当地主管部门自主申报,经专家组评选确定后上报国标委,与其他城市共同参评。

目前,共有9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率先完成第一稿,随着分项指标制定工作的完成,整体指标将逐渐形成,对于相互交叉融合的指标,我们会进一步融合成大的综合性指标,并给出具体的评价流程。

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副组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万碧玉表示,住建部自2012年开始共开展了277个试点,工信部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公布了两批信息消费试点,科技部和国标委2013年在20个城市开展了智慧城市示范工作,发改委2014年发布了80个信息惠民试点,国家测绘局于2012年在数字城市地理信息空间基础上提出了9个智慧城市时空信息平台试点。综合来看,这些试点主要偏向于二三线城市,地级市以上城市超过60%,四川、湖北、安徽、江苏、吉林、北京等地的建设情况较好。住建部三批试点总共有3600多个项目,大部分倾向于社会投资PPP模式。

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制定方面,总体组在国标委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参与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作,例如,担任ISOTC268SC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计量分技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专家在SC1全会上的新国际标准提案《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数据交换与共享指南》获得通过;主导推动IEC/SEG1(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的国际标准化工作,并承担了该组织的联合召集人、5个工作组组长的重要工作,2015年推动该组织成功升级为智慧城市系统评估委员会;承担ISO/IECJTC1/WG11(智慧城市工作组)召集人、秘书职务;组织国内专家参与ISO/TMB/AGSmC智慧城市咨询组活动;基于国内现有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成果,牵头组织专家向JTC1提交两项新国际标准立项建议《智慧城市ICT技术参考框架》和《智慧城市ICT评价指标》,得到了JTC1主席和各国家成员体的高度认可。与欧盟、英国、法国等国家在智慧城市参考模型标准、数据概念模型等方面积极开展沟通合作,探索共同推动相关国际标准立项等工作。

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秘书处代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唐斯斯表示201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科技部、住建部、工信部等25个部门联合成立了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的高技术司,中央网信办列席每次会议。一年多来,她们主要做了几件事情。第一个是,在2015年,召开多次联络员会议,多个部委在发布通知前都在会上进行过协商,让很多内容不再重合发布,达成了共识。第二个是,推动开展了中央地方的重大问题研究。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出现群带化,比如“一带一路”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怎样发挥智慧城市对国家战略以及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是下一步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唐斯斯提出,目前,他们正在准备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白皮书的撰写,这是第一次几十个部委联合开展工作,在优秀案例遴选上,今年主要以行业和领域为主,综合性案例比较少,该白皮书预计上半年对外发布。智慧城市部际协调工作组第一次部长级会议也将于2月底召开,未来3年的智慧城市工作重点将在会上确定,部委分工也正在起草当中。

评价标准对于智慧城市建设非常重要,其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往往都是由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造成的。对此,唐斯斯提出几方面的建议。第一,制定评价标准时,要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在操作层面,帮助不同地区找到适合自己的标准,客观反映其建设成果。第二,评价体系应该体现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例如新型智慧城市,要考虑其与原来的智慧城市有什么不同,这也能反映出国家层面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引领性目标。第三,考虑好试评价的数据从哪里来,是地方申报,还是通过其他渠道采集?是否可以考虑由总体组牵头,多个部门联合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数据库或可释放平台,对不同区域的建设情况进行展示。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推荐阅读
  • 本文详细分析了JSP(JavaServer Pages)技术的主要优点和缺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其适用场景及潜在挑战。JSP作为一种服务器端技术,广泛应用于Web开发中。 ... [详细]
  • 优化ListView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ListView的性能,包括视图复用、ViewHolder模式、分批加载数据、图片优化及内存管理等。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国内BI工具迎战国际巨头Tableau,稳步崛起
    尽管商业智能(BI)工具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尚不及国际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推广,国内主流BI工具正逐渐崭露头角。面对国际品牌如Tableau的强大竞争,国内BI工具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libpq库与PostgreSQL后端建立连接。通过探讨PQconnectdb()函数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建立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连接的关键步骤。 ... [详细]
  • Valve 发布 Steam Deck 的新版 Windows 驱动程序
    Valve 最新发布了针对 Steam Deck 掌机的 Windows 驱动程序,旨在提升其在 Windows 环境下的兼容性、安全性和性能表现。 ... [详细]
  • Windows服务与数据库交互问题解析
    本文探讨了在Windows 10(64位)环境下开发的Windows服务,旨在定期向本地MS SQL Server (v.11)插入记录。尽管服务已成功安装并运行,但记录并未正确插入。我们将详细分析可能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详细]
  • SQL中UPDATE SET FROM语句的使用方法及应用场景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UPDATE SET FROM语句的使用方法,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该语句高效地更新多表关联数据。适合数据库管理员和开发人员参考。 ... [详细]
  • Navicat Premium 15 安装指南及数据库连接配置
    本文详细介绍 Navicat Premium 15 的安装步骤及其对多种数据库(如 MySQL 和 Oracle)的支持,帮助用户顺利完成软件的安装与激活。 ... [详细]
  • 深入理解 Oracle 存储函数:计算员工年收入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Oracle 存储函数查询特定员工的年收入。我们将详细解释存储函数的创建过程,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2018年的关键成就,包括职业变动、购车、考取驾照等重要事件,并分享了读书、工作、家庭和朋友方面的感悟。同时,展望2019年,制定了健康、软实力提升和技术学习的具体目标。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配置文件的读写操作,涵盖常见的配置文件格式(如INI、JSON、TOML和YAML),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CSS 布局:液态三栏混合宽度布局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SS 实现液态的三栏布局,其中各栏具有不同的宽度设置。通过调整容器和内容区域的属性,可以实现灵活且响应式的网页设计。 ... [详细]
  • IT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方法、工具、技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最重要的器就是方法,工具和技术。而这三要素中重要的又是方法论,方法是基础&# ... [详细]
  • Linux 系统启动故障排除指南:MBR 和 GRUB 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常见的 MBR 扇区和 GRUB 引导程序故障及其解决方案,涵盖从备份、模拟故障到恢复的具体步骤。 ... [详细]
author-avatar
mobiledu2502912781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