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负载监控属于硬件级的基础监控,比设备基础监控粒度要粗一些,属于设备基础监控上一层的硬件监控,适合于数量较大、具有集群特性的硬件综合指标监控。当然,其监控数据来源仍为单机设备基础信息。
单机基础硬件指标大概包括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磁盘空间使用率、网卡出入包量、网卡出入流量、平均负载等。那么各种业务逻辑可能对这些指标都会有所侧重,例如WEB服务器比较侧重CPU、包量、流量,而DB比较侧重磁盘I/O、CPU使用率,CACHE则更关注内存使用率、CPU使用率等。对于数量庞大、类型不一的服务器,不可能关注到这么细致的数据信息,所以必须在几个维度进行汇总以便更好实现服务器管理。
那么设备负载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什么呢?大概总结有以下几点:
1、减少管理单元,提高维护效率;
2、方便查看业务总体负载状况;
3、尽快发现高负载设备以便及时增加设备缓解业务压力;
4、减少空闲设备量,提高设备复用率,降低设备成本;
5、发现负载均衡方面的问题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首先需要将服务器分门别类。如WEB、DB、CACHE、业务逻辑等。上面提到,这些设备应该具备集群特性,其大概形式如下:
集群示意图
在该集群负载均衡的状况下,单机的负载状况表现出来的特征,应该就是该集群的负载特征,通过管理集群即可映射到管理单机设备,假设有1000台设备,每个集群50台,那么只需要管理20个集群即可,管理单元明显减少。
在现实情况下,其实无法达到百分百负载均衡,所以还是需要一些算法计算集群的指标。最基本的算法就是MAX、MIN、AVG了。这三个基本可以处理90%以上情况。我曾经设计过比较复杂的公式支持,后来发现基本上用不上。当然算法越粗暴误差越大。如使用MAX计算CPU使用率,那么假如该集群下某台设备由于特殊原因CPU一直占用较高,那么表现在集群上的CPU使用率也会较高,而实际情况可能这个集群相对空闲。而使用AVG求平均数值,那么一些异常设备将会被淹没不能及时发现,所以这里需要根据业务特性做一些权衡和取舍。当然不建议使用更复杂的算法,因为配置维护成本比较高,而且数值计算结果不直观。
为了修正个别设备引起集群高负载的问题,引入了高负载设备数的指标。假如该集群负载较高且高负载设备数也高于某个比例(如50%)则认为该负载值准确描述集群压力状况。
接下来看看实际指标的计算方法。
首先是负载值的定义。考虑到单机指标太多,业务复杂,所以一律是用百分比来反映负载状况。如10%负载、80%负载、200%负载等。这样单位统一直观。而不需要去考虑具体单位和具体数值。以CPU使用率为例,假设当CPU使用率为80%的时候,负载为100%,那么将80定义为CPU使用率的基准值,当CPU使用率为40%的时候,计算出来的负载为50%,而当CPU使用率为100%时,计算出来的负载为125%。同样其他指标需要定义一些基准值做为负载100%的值。例如百M网卡定义80M为100%负载等。
这样单机所有基础指标均可以使用百分比表示,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磁盘空间使用率、网卡出入包量、网卡出入流量等均换算成负载比例,根据设备所属类型(WEB、DB、CACHE、逻辑等)设计权重结合计算公式得到单机负载值,如:
单机负载 = AVG(CPU使用率*权重/CPU使用率基准,出流量*权重/出流量基准…);
实际上单机负载的作用只在于计算高负载设备数。因为这样的计算方式累加到集群中的负载值误差会偏大。为了修正这一问题,引入集群指标负载的概念,即:集群的CPU使用率负载、集群流量负载等,由于同一集群的各项指标较相近,这样将同类型指标进行叠加,减少误差,其公式如下:
集群CPU使用率负载 = AVG(设备1CPU使用率/CPU使用率基准,设备2CPU使用率/CPU使用率基准,…);
从业务结构上看,会有如下关系图:
逻辑结构示意图
以上为现阶段使用的计算关系图,还有另外一种误差较大的关系图如下:
单机管理关系图
实际上负载监控的作用远远高于其起初设计目标。随着业务的增长,可以看到集群负载也随之增长,虽然有波动,但是通过计算后仍会随着业务增长表现出增长趋势,那么系统就可以根据近一段时间内的负载增长状况,结合业务实际增长状况,预测出未来该集群所要达到的负载值,当超过一个临界值的时候(如80%负载),可以有计划的实行扩容操作(增加设备),而不是等到业务突然呈现高负荷、稳定性降低的时候,才紧急进行设备扩充。
关于负载预测,我在之前有提到过,我是使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的,其中最小二乘法计算公式如下:
最小二乘法公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Y坐标值表示设备历史负载
$y=array(52.09, 52.4, 53.29, 54.22, 55.15, 55.83, 56.89, 56.98, 57.55, 57.8);
//X坐标值表示顺序天数
$x=array(1, 2, 3, 4, 5, 6, 7, 8, 9, 10);
//计算X和Y均值
$ax=array_sum($x)/count($x);
$ay=array_sum($y)/count($y);
//计算斜率公式中的分母(em)和分子(ez)
$em= 0;
$ez= 0;
for($i= 0;$i
//分母求和
$em+= (($x[$i] -$ax) * ($y[$i] -$ay));
//分子求和
$ez+= pow(($x[$i] -$ax), 2);
}
//斜率0.69
echo$em/$ez;
//第十一个点预测负载值58.34
echo$em/$ez* 10 +$ay- ($em/$ez)*$ax;
|
理想状况下,将负载维持到一个稳定的值,使得设备使用率达到最高,且业务稳定正常,是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通过不断的增减设备--增加设备以降低负载,减少设备以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设备成本。这是一个多方面的协调工作,不是一个负载监控系统能解决的,但是负载监控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持,可大大提高业务稳定性,减少突发故障,从而提高业务可用性。这里基本需要一些辅助功能的支持:
1、通过每日高、低负载设备数累计季度总高、低负载设备数来考核运维人员,以便及时处理高、低负载设备,将集群负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并消除明显的负载不均衡状况;
2、每日处理重点业务高负载设备,或者负载异常设备,提高业务稳定性。通常负载异常往往能反应软件故障,如CPU使用率一直100%而流量非常低,则可能是软件BUG导致,及时推动开发人员处理软件BUG或者优化软件以提高设备使用率和增加业务可用性;
3、定时、有计划的(如一个月一次)对高负载集群进行设备扩充,能大大降低临时扩充设备的维护成本,并减少临时资源池设备量以降低设备成本;
4、定时对低负载集群进行合并、下线,减少集群数从而减少管理单元,并增加设备利用率以降低设备成本;
5、系统建设初期还会涉及到覆盖率问题,及时分享业务的负载监控覆盖率,推动业务运维接入,以便能实现100%覆盖,以提高监控能力。
那么,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还会碰到哪些问题呢?可能基础数据准确性是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由于单机设备硬件基础指标在一天内波动可能会比较大,所以需要对一天所采集到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如消峰、去毛刺,将一些明显异常点去除,取一个较高点做为采集结果数据,以免得到一些高得恐怖的负载值。负载监控在实时性要求上并没有特别的高,对于长期优化目标来看,只需要按天粒度即可,当然由于其计算的合理性,逐渐提高其监控及时性,如按小时监控粒度,以便能更及时的了解到业务运行状况,这种情况一般用在业务放量、新业务上线、设备扩充后的负载实时监控上,以便作出更快的反应。
另外在集群的划分、归属、分类、合并、共享上,也就是基础配置、关系数据上需要比较细致的维护,目标是做到尽可能的标准化,各个集群既要功能单一独立,在横向上具有强的可扩充性(图1横向),又要能够提供公用以提高设备复用率,如多个集群的合并(图1纵向)。这个涉及到各个业务逻辑的设计,推动业务逻辑按照这种方向进行部署,这样在自动扩容上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当集群负载达到一定的数值,会自动调度设备缓冲池里的设备,根据已有的集群内设备的软件配置,自动初始化并接入业务运营,以达到设备自动调度扩充的能力。
负载监控作为一个长期性和及时性兼顾的监控系统,不仅在提高业务长期稳定性上发挥重要作用,更在预算、成本优化上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数据支持,而且在未来自动调度扩容的可行性上给出了明朗的答案,是一个衔接业务监控和基础硬件监控的重要基础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