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桶数量少、容量又小,时常冒满;小区里只有一处可回收物投放点,要扔一趟垃圾来回得走15分钟……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市民通过12345热线电话等方式反映自家小区分类垃圾桶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厨余垃圾桶数量少、容量又小,盛满后垃圾外溢散发异味,或是某一类垃圾桶只有小区里某栋楼下有,要扔一次垃圾得在小区里走一圈等问题垃圾桶的设置。
目前,本市各个小区着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但在桶站设置上,一些小区还需要结合居住特点和居民实际需求,更加“贴心”一些垃圾桶的设置。
问题1:厨余垃圾桶少还易冒满
“这问题要不解决,太打消垃圾分类积极性了!”说起前几天扔垃圾的经历,刘女士有点儿生气垃圾桶的设置。原来,前几天刮大风,刘女士“裸投”厨余垃圾时刚把塑料袋的口打开往下一扣,一阵风吹来,塑料袋的口一偏,没能完全控干净的菜汤、油脂差点儿吹了刘女士一身,“口罩和上衣都溅上了,本来打算出门的,结果又回去洗了个脸,换了身衣服。”
除了没有防雨棚遮挡,厨余垃圾桶的数量和摆放位置也存在不少问题垃圾桶的设置。不少市民通过12345热线电话等方式反映自家小区里的厨余垃圾桶数量少、容量又小,“绿桶只有一个,灰桶倒有两三个,有时候绿桶满了,大家就都把厨余垃圾袋堆在垃圾桶旁边的地上,不是说垃圾分类之后厨余垃圾的分出量会增加吗,那还只摆一个桶肯定不够用啊。”而正因为厨余垃圾桶清运不及时、垃圾冒满有异味等问题,让垃圾桶摆在哪儿也成了大家的烦心事儿,“天气越来越热了,垃圾桶味儿大还容易招苍蝇,搁谁家窗户下头谁也不乐意啊。”一位小区居民说。
问题2:可回收物投放点只有一处
早上7时10分,家住海淀区西三环北路附近的王女士看着门厅地上已经被易拉罐、矿泉水瓶、快递包装塞得满满当当的纸箱子,犹豫再三,还是只拎起厨余垃圾袋和其他垃圾袋下了楼垃圾桶的设置。走到单元门外最近的一处垃圾桶旁,王女士忍不住又向站在垃圾桶旁的分类指导员问了一遍:“什么时候能把蓝桶给配上?家里的可回收物都快搁不下了。”“蓝桶有啊,就在小区大门口那儿。”听了对方这话,王女士叹了口气,转身便走。
“我也知道大门口有蓝桶,问题是这么大小区就在大门口放一个蓝桶,能起多大作用?”说起小区里的垃圾桶配置,王女士直言“太少”垃圾桶的设置。王女士告诉记者,自从5月1日起,她就开始在家里垃圾分类了,可拎着分好类的垃圾一下楼,却发现距离自家楼门最近的几个垃圾桶都只有绿桶和灰桶,而没有蓝色的可回收物桶,只有小区的入口处才设有可回收物桶。“那多不方便,早上要想扔个垃圾还得先走到大门口再走回来开车,总不可能开着车停在小区门口下去扔垃圾吧。”王女士说,她家住的楼在小区最西侧,到大门口一个来回少说也得15分钟,以前都是早上上班顺手就把垃圾扔了,可现在只好把可回收物都攒着,留到周末一起扔或是哪天下班回家再下楼单扔一趟,“麻烦不说,这小区里七八栋楼,就一个蓝桶根本不够用啊!”
遇到同样问题的还有家住朝阳区某小区的赵先生垃圾桶的设置。赵先生说,他所住的小区面积也不小,可也只设了一处可回收物垃圾桶,询问物业,对方告诉他:“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桶小区里有一处就够了。”“但其实现在每家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还挺多的,只有一处设桶真的不够,这个规定太不科学了。”赵先生说。
马上就访
根据居民实际需求配置 分类垃圾桶应以方便市民投放为原则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调研员吴润江告诉记者,居住小区分类垃圾桶站的设置方式不是机械化的一成不变,要在符合“条例”规定的基础上以方便市民投放为原则垃圾桶的设置。
比如厨余垃圾桶的设置,虽然目前大多数小区的固定桶站都是由1个厨余垃圾桶和两个其他垃圾桶组成,但并不代表厨余垃圾桶就只能设一个,“小区的厨余垃圾量大,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绿桶的数量垃圾桶的设置。”吴润江说。而说到可回收物垃圾桶,虽然新版《条例》明确提出要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但并不意味着整个小区就只能有一处可回收物投放点。“至少有一处的意思是这一处是底线,在此基础上鼓励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根据小区居民的需求合理配置。”吴润江说,如果小区可回收物产生量比较大,那应该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适当增加蓝桶的数量和放置点位,有条件的小区也可以适当引入专业的再生资源回收机构,比如自助回收柜、第三方公司等作为弥补。
另外,针对厨余垃圾桶外壁总是汤汤水水不干净、有异味等问题,一位从事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多年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理想情况下,厨余垃圾清运不能等到装满一桶,应该是满半桶就清运一次,另外垃圾分类指导员或是社区的保洁员应该负责对垃圾桶外壁进行清理,比如时常擦拭,喷一些消毒水去异味等,“但目前全市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数量还是很紧张,很多小区都做不到这点垃圾桶的设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天淇
编辑:徐慧瑶
流程编辑: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