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机用户2502890621 | 来源:互联网 | 2023-10-09 19:43
元代交通运输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发达航标的设置。其中又主要分陆路和水路两部分。陆路有发达的驿道,全国各地设有驿站1500多处。在驿站服役的叫站户,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
元代交通运输比以前任何朝代都发达航标的设置。其中又主要分陆路和水路两部分。陆路有发达的驿道,全国各地设有驿站1500多处。在驿站服役的叫站户,与驿站相辅而行的有急递铺,每10里、15里或20里设一急递铺,主要递送朝廷、郡县的文书。驿道国内可达乌思藏、大理、天山南北、大漠草原,国外远及波斯、叙利亚、俄罗斯及欧洲其它地区。水路主要指河运和海运。河运方面元代凿通了南起镇江、北达大都的大运河。其中从镇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段,从淮安经扬州入长江的扬州运河段,大体是隋代运河旧道。以北的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段为元代重新凿通。
这样,使连接京杭的水路交通大命脉——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航标的设置。海运近海航线几经开辟,于至元三十年(1293年)基本形成,由刘家港入海,至崇明三沙放洋东行,入黑水洋,至成山转西,经刘家岛,于莱州大洋入界河口,到直沽。远海航行可通日本、朝鲜、东南亚、印度、波斯湾以至非洲各地。其航海技术也有很大进步。航海家们善于利用季候风规律出海、返航, 凭针路定向行船,观天象以卜明晦。 他们长期积累的观测潮汛、风信、天象的丰富经验,还被编成歌诀。
因为有此条件,他们才能航行得更远航标的设置。明初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也是在此基础上的远洋航行。
元代水陆交通的发达,使中外交往范围空前扩大航标的设置。当时,东西方使臣、商旅的往来非常方便。元朝人形容说: 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同时代的欧洲商人也说,从里海沿岸城市到中国各地,沿途十分安全。这对发展中外各国之间,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科技文化交流是十分有利的。农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以及统一货币——钞在全国的流通,又促进了元代商业的兴盛。
元朝的疆域最大,超过了历代王朝航标的设置。它定都大都(今北京)后,需要从江南运送大批粮食,所以这一时期的内河航运,主要仍是漕运。元朝先后开凿了“会通一济州河”和通惠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这样,漕粮船从杭州出发,经江南运河进入扬州运河,再北入黄河、泗水,通过“会通—济州河”,再由卫河入通惠河,直达大都。
元朝以前虽有海运漕粮,但次数较少航标的设置。大规模海运漕粮,则开始于元朝。
为了克服河运的困难和补充河运的不足,元朝统治者对另一条漕运干线——海运,给予了更大的重视航标的设置。他们派朱清和张瑄等人监造海船60艘,招募漕丁漕夫,开辟海道运输。最盛时年运量达360万石。当时海运漕粮由南向北沿海岸航行,航道上有许多浅滩、暗礁,往往发生船沉人亡的惨剧。海道府根据船户的建议,在长江口设置了航标船,船上树立标旗,指引粮船进出。后来又在一些港口设置标旗,并高筑土堆,在土堆上白天高悬布幡,夜间悬灯点火,以指挥粮船行驶。这些航标的设置,是我国航运史上的又一个创造。它对保障航行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