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前端 > 正文

SpringBoot+Vue前后端分离开发之前端网络请求封装与配置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SpringBoot+Vue前后端分离开发之前端网络请求封装与配置方法,本文给大家介绍的非常详细,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前端网络访问,主流方案就是 Ajax,Vue 也不例外,在 Vue2.0 之前,网络访问较多的采用 vue-resources,Vue2.0 之后,官方不再建议使用 vue-resources ,这个项目本身也停止维护,目前建议使用的方案是 axios。今天松哥就带大家来看看 axios 的使用。

axios 引入

axios 使用步骤很简单,首先在前端项目中,引入 axios:

npm install axios -S

装好之后,按理说可以直接使用了,但是,一般在生产环境中,我们都需要对网络请求进行封装。

因为网络请求可能会出错,这些错误有的是代码错误导致的,也有的是业务错误,不管是哪一种错误,都需要开发者去处理,而我们不可能在每一次发送请求时都去枚举各种错误情况。

因此我们需要对前端请求进行封装,封装完成后,将前端错误统一处理,这样,开发者只需要在每一次发送请求的地方处理请求成功的情况即可。

请求封装

在 axios 中,我们可以使用 axios 自带的拦截器来实现对错误的统一处理。

在 axios 中,有请求拦截器,也有响应拦截器。

请求拦截器中可以统一添加公共的请求参数,例如单点登录中前端统一添加 token 参数。

响应拦截器则可以实现对错误的统一处理。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则是错误的展示需要使用一种通用的方式,而不可以和页面绑定(例如,登录失败,在用户名/密码输入框后面展示错误信息,不支持这种错误显示方式),这里推荐使用 ElementUI 中的 Massage 来展示错误信息,这是一个页面无关的组件。

封装后的 axios 如下:

import axios from 'axios'
import {Message} from 'element-ui'
axios.interceptors.request.use(cOnfig=> {
 return config;
}, err => {
 Message.error({message: '请求超时!'});
})
axios.interceptors.response.use(data => {
 if (data.status && data.status == 200 && data.data.status == 500) {
 Message.error({message: data.data.msg});
 return;
 }
 if (data.data.msg) {
 Message.success({message: data.data.msg});
 }
 return data.data;
}, err => {
 if (err.response.status == 504 || err.response.status == 404) {
 Message.error({message: '服务器被吃了⊙﹏⊙∥'});
 } else if (err.response.status == 403) {
 Message.error({message: '权限不足,请联系管理员!'});
 } else if (err.response.status == 401) {
 Message.error({message: err.response.data.msg});
 } else {
 if (err.response.data.msg) {
  Message.error({message: err.response.data.msg});
 }else{
  Message.error({message: '未知错误!'});
 }
 }
})

代码解释:

1.首先导入 axios 和 Massage 组件
2.接下来定义一个请求拦截器
3.最后定义一个响应拦截器,这个拦截器有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 data 表示服务端处理成功的响应,第二个 err 表示服务端处理失败的响应。对照着 jQuery 中的 Ajax ,第一个相当于 success 回调,第二个相当于 error 回调。
4.响应的 data 表示服务端返回的数据,数据格式是 {data:{status:200,msg"",obj:{}},status:200} 其中,data 中的对象就是服务端返回的具体的 JSON ,外面的 status 表示 HTTP 响应码,里边的 status 是自定义的 RespBean 中返回的数据
5.首先判断 HTTP 响应码为 200 ,并且服务端返回的 status 为 500 ,表示业务逻辑错误,此时直接通过 Message 将错误信息展示出来,然后 return 即可。
6.如果服务端返回的字段中包含 msg ,则将 msg 显示出来,这个 msg 一般是成功的提示。
7.最后返回 data.data ,即将服务端返回的数据 return ,这个数据最终会来到请求调用的地方。
8.当 HTTP 响应码大于等于 400 时,进入 err 中。

方法封装

请求封装完成后,还需要对方法进行封装,方便调用:

let base = '';
export const postRequest = (url, params) => {
 return axios({
 method: 'post',
 url: `${base}${url}`,
 data: params,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
export const putRequest = (url, params) => {
 return axios({
 method: 'put',
 url: `${base}${url}`,
 data: params,
 headers: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
export const deleteRequest = (url) => {
 return axios({
 method: 'delete',
 url: `${base}${url}`
 });
}
export const getRequest = (url) => {
 return axios({
 method: 'get',
 url: `${base}${url}`
 });
}

由于在前后端分离项目中,大多数情况下,后端接口都采用 RESTful 风格来设计,所以前端主要封装 GET\POST\PUT\DELETE 方法,然后所有的请求参数都是用 JSON。

这里一开始定义了一个 base 变量,这是请求的前缀,方便后期维护(如果需要统一修改请求前缀)。

制作 Vue 插件

封装好的方法已经可以直接使用了,但是比较麻烦,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在相关的 vue 文件中引入方法,像下面这样:
import {postRequest} from "../utils/api";

但是这种操作方式太麻烦,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将方法进一步封装成 Vue 的插件,这样在每一个 vue 文件中,不需要引入方法就能够直接调用方法了。

参考 Vue 官方文档 https://cn.vuejs.org/v2/guide/plugins.html,如下:

官方给出了 5 种插件制作方式,我们这里采用第 4 种方案。

 具体操作就是在 main.js 中引入所有的封装好的方法,然后挂载到 Vue.prototype 上即可,如下:

import {postRequest} from "./utils/api";
import {putRequest} from "./utils/api";
import {deleteRequest} from "./utils/api";
import {getRequest} from "./utils/api";
Vue.prototype.getRequest = getRequest;
Vue.prototype.deleteRequest = deleteRequest;
Vue.prototype.putRequest = putRequest;
Vue.prototype.postRequest = postRequest;

封装完成后,以后在 vue 文件中,直接通过 this 就可以获取到网络请求方法的引用了,如下:

this.postRequest("/doLogin", this.user).then(msg=>{
 if (msg) {
 //登录成功,页面跳转
 }
})

注意 ,then 中的 msg 就是响应拦截器中返回的 msg ,这个 msg 如果没有值,表示请求失败(失败已经在拦截器中进行处理了),如果有值,表示请求成功!

配置请求转发

在前后端分离中,前端和后端在不同的端口或者地址上运行,如果前端直接向后端发送请求,这个请求是跨域的。

但是在项目部署时,前端打包编译后拷贝到 Java 项目中,和 Java 项目一起运行,此时不存在跨域问题。

所以这里我们的解决思路不是解决跨域问题,而是通过配置 NodeJS 的请求转发,来实现网络请求顺利发送。

请求转发在 vue 项目的 config/index.js 文件中配置:

添加了请求转发配置之后,一定要重启前端项目才会生效。

此时启动前端项目,就可以顺利发送网络请求了。

总结

本文主要和大伙分享了在前后端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对前端网络请求进行封装,并且如何配置请求转发,这是前后端分离中的基础课,小伙伴们有问题欢迎留言讨论。松哥将自己封装的网络请求库已经放在 GitHub 上,欢迎大家参考 https://github.com/lenve/javaboy-code-samples。


推荐阅读
  • Allegro总结:1.防焊层(SolderMask):又称绿油层,PCB非布线层,用于制成丝网印板,将不需要焊接的地方涂上防焊剂.在防焊层上预留的焊盘大小要比实际的焊盘大一些,其差值一般 ... [详细]
  • React 小白初入门
    推荐学习:React官方文档:https:react.docschina.orgReact菜鸟教程:https:www.runoob.c ... [详细]
  • 使用在线工具jsonschema2pojo根据json生成java对象
    本文介绍了使用在线工具jsonschema2pojo根据json生成java对象的方法。通过该工具,用户只需将json字符串复制到输入框中,即可自动将其转换成java对象。该工具还能解析列表式的json数据,并将嵌套在内层的对象也解析出来。本文以请求github的api为例,展示了使用该工具的步骤和效果。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前端人员必须知道的三个问题,即前端都做哪些事、前端都需要哪些技术,以及前端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包括HTML、CSS、JavaScript和jQuery的基础知识。进阶阶段涵盖了面向对象编程、响应式设计、Ajax、HTML5等新兴技术。高级阶段包括架构基础、模块化开发、预编译和前沿规范等内容。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后端服务,如Node.js。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和AJAX来实现动态更新两个div的方法。通过调用PHP文件并返回JSON字符串,可以将不同的文本分别插入到两个div中,从而实现页面的动态更新。 ... [详细]
  • Android实战——jsoup实现网络爬虫,糗事百科项目的起步
    本文介绍了Android实战中使用jsoup实现网络爬虫的方法,以糗事百科项目为例。对于初学者来说,数据源的缺乏是做项目的最大烦恼之一。本文讲述了如何使用网络爬虫获取数据,并以糗事百科作为练手项目。同时,提到了使用jsoup需要结合前端基础知识,以及如果学过JS的话可以更轻松地使用该框架。 ... [详细]
  • Node.js学习笔记(一)package.json及cnpm
    本文介绍了Node.js中包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包来统一管理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模块。同时还介绍了NPM(Node Package Manager)的基本介绍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NPM下载第三方模块。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Java后台Jsonp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场景。首先解释了Jsonp是一个非官方的协议,它允许在服务器端通过Script tags返回至客户端,并通过javascript callback的形式实现跨域访问。然后介绍了JSON系统开发方法,它是一种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以活动为中心,将一连串的活动顺序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进程。接着给出了一个客户端示例代码,使用了jQuery的ajax方法请求一个Jsonp数据。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JavaScript进化到TypeScript的历史和背景,解释了TypeScript相对于JavaScript的优势和特点。作者分享了自己对TypeScript的观察和认识,并提到了在项目开发中使用TypeScript的好处。最后,作者表示对TypeScript进行尝试和探索的态度。 ... [详细]
  • Vue基础一、什么是Vue1.1概念Vue(读音vjuː,类似于view)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与其它大型框架不 ... [详细]
  • 工作经验谈之-让百度地图API调用数据库内容 及详解
    这段时间,所在项目中要用到的一个模块,就是让数据库中的内容在百度地图上展现出来,如经纬度。主要实现以下几点功能:1.读取数据库中的经纬度值在百度上标注出来。2.点击标注弹出对应信息。3 ... [详细]
  • 必须先赞下国人npm库作品:node-images(https:github.comzhangyuanweinode-images),封装了跨平台的C++逻辑,形成nodejsAP ... [详细]
  • 这篇文章给大家讲解如何利用dhtmlxGantt在服务器端集成数据。脚本数据保存如果您已初始化dataProcessor,则用户或以编程方式所做的任何更改都将自动 ... [详细]
  • EPICS Archiver Appliance存储waveform记录的尝试及资源需求分析
    本文介绍了EPICS Archiver Appliance存储waveform记录的尝试过程,并分析了其所需的资源容量。通过解决错误提示和调整内存大小,成功存储了波形数据。然后,讨论了储存环逐束团信号的意义,以及通过记录多圈的束团信号进行参数分析的可能性。波形数据的存储需求巨大,每天需要近250G,一年需要90T。然而,储存环逐束团信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揭示出每个束团的纵向振荡频率和模式。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jQuery实现图片预加载和等比例缩放的方法,同时提供了演示和相关代码。该方法可以重置图片的宽度和高度,并使图片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居中显示。 ... [详细]
author-avatar
星寴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