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准备或暂时不打算生小孩的情侣来说,意外怀孕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而对于有了宝宝的妈妈们而言,避孕更是一场持久战。
2017年初,瑞典出现了一款基于女性体温预测安全期进行避孕的应用Natural Cycles,女性只需每天早上下床前测量体温数据,它就可以帮助计算用户受孕期。该APP成立当年便拿到了欧洲经济区 CE 合格认证,近日更是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批准在美上市。
正常女性的基础体温与月经周期一样有周期性,而且与排卵有关。这款App内置强大的计算系统,正是通过监控女性基础体温变化周期,结合算法判断受孕概率,告诉用户是否应该避孕。不过“数字避孕”并不算新鲜事儿,市面上也早有利用统计女性月经周期辅助避孕的产品。
那么,科技当道的时代,在预测怀孕几率这件事上,它的助攻力有多大?“数字避孕”到底靠不靠谱?
数字避孕,
“黑科技”还是“鸡肋”?
避孕自古就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儿,人类也在不断探索更有效且安全的避孕方式。记得《延禧攻略》中璎珞为了避孕喝下不少避子汤,乾隆皇帝还因此大发雷霆。回到现代,避子汤类似于口服避孕药,其他流行的避孕措施还包括预测安全期、使用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结扎等。
所有避孕法目的只有一个:避免意外怀孕,安全地为爱鼓掌。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上,很多人青睐预测安全期法,因为这种方式既不会导致永久不孕,对女性的伤害也相对较小。
女性一个月经周期内通常只排一次卵,卵子有一定的存活时间,安全期就是避开这段时间,避免精子与卵子结合并受精。一般来说,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因此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受孕几率较大。卵巢排卵多在月经14天的前后2天内,所以安全期大约为月经后10天内,和月经后第20天之后到下次月经来潮,距离行经期越近,避孕的可能性就越大。女性可以通过记录自身身体变化发现排卵规律,进而找到安全期。
数字避孕,核心是通过数字记录并分析数据,进而预测女性安全期、危险期等。近年来,国内外市面上出现了多款女性健康类APP,如大姨妈、美柚等,其基础原理大多利用预测安全期的“日历法”辅助女性记录排卵期,即用户记录自身生理周期数据,再根据排卵规则测算出排卵期与安全期。由于女性生理周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发生波动,仅仅依靠天数计算精确度较低。
“体温法”预测安全期的方式相对更加稳妥,Natural Cycles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正常情况下,女性在排卵前的基础体温较低,排卵后升高0.27-0.8℃,并一直持续到下次月经来潮前才开始下降,通过记录每天的体温变化可以得到自身排卵的规律。
这一新方式为女性避孕、备孕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数字化记录也让这件本来有些繁琐耗神的事变得轻松一些。
数字避孕光芒初现,
没准也被“投机者”盯上了
Natural Cycles公司称,他们的应用程序无需处方即可使用,已拥有超过90万名用户。这款应用的出现降低了使用者的记忆负担,用户每天醒来后录入下体温,就可以较为准确地管理自身排卵期与安全期,由此吸引众多女性青睐,这一趋势还在增长。
“数字避孕”产品对于避孕、备孕、记录生理期都有一定价值,但绝不是万无一失。一家瑞典医院的报告称,4个月内有668名妇女堕胎,其中有37名妇女使用了这款APP。最近,它又因宣传内容涉嫌夸大功效被Facebook撤下了广告。
首先,即使是结合体温和月经日期推算的安全期,也不完全靠谱。有时候女性排卵会提前,或者延后;有些人的体温升降没有那么明显,又当身体不舒服时,体温也无法测量得准确,此时安全期的判断就会变得无效。
其次,用户享受便利的同时,被应用们收集起来的隐私数据,实则有着极高风险。比如今年3月,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涉事数据分析机构被曝与特朗普的通俄门调查又有关系。
我们曾分析过医疗数字化中的数据隐私问题,避孕APP的根本逻辑与其并无差异。若想利用预测安全法有效避孕,用户必须要记录较长一段数据才能形成模型,这已相当于一个小型数据库。大部分用户只看到了这些产品的工具或平台属性,却很少在意自己每天记录的这些数据最终流向哪里。
实际上,医疗大数据信息安全中的数据安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其中的敏感数据会吸引潜在“攻击者”;二是复杂多样的数据存放在一起,常规的安全扫描手段无法满足安全需求,存储或安全防范措施面临挑战。
要知道,避孕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其特殊性在于它以女性身体数据为研究内容,这意味着所有分析及结果都需要以女性个人隐私信息为基础。这可是一块巨大的宝藏。所以,即使是匿名化的汇总数据,制药公司、保险业和营销机构也感兴趣,黑客们甚至能利用泄露的信息在黑市上直接“变现”。一些妇科医院、不孕不育医院等灰色广告产业也觊觎着这块润土。
再来看数字避孕类产品本身,除了自身流量变现、女性电商平台变现之外很少有其他想象空间,处境略显尴尬。比如Natural Cycles目前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应用程序的订阅服务。根据其创始人Berglund的说法,该公司已经与FDA等监管机构以及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学术研究合作伙伴分享了一些匿名和汇总的数据。
未来,当这些企业迟迟无法盈利时,是否还能抗住诱人的广告诱惑呢?一旦在盈利压力下失守,造成的结果难以想象。在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用户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甚至国家安全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涉及女性如此私密事情的应用,我们真的可以选择完全相信他们吗?
数字避孕或许也能充满安全感
虽然数字避孕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但通过科技监测女性生理周期辅助备孕和避孕,从技术上有一定可取之处,不能因为风险而一竿打死。相反,我们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改善,让女性朋友享受既便利又安全的产品。
第一,根本上应加大对相关APP用户隐私的关注。有报告显示,仅2018上半年,安卓手机中能获取隐私权限的手机App占比已经达到99.9%,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安卓手机APP,都在不同程度地获取用户的隐私权限。提升对相关App用户隐私的关注迫在眉睫。有效、合法、合理地收集、利用、保护大数据是基本要求,这需要政府、企业、个人三方共同协同:既要保证大规模信息的正常流动、存储和处理,又要避免个人隐私被滥用或被泄露。
第二,矫正夸大宣传话术。Natural Cycles的广告曾声明:“这是一款高度准确,经过认证的避孕应用,可适应每位女性独特的月经周期。注册以了解您的身体并自然地预防怀孕”,并且在文本下面的视频中也说明:“Natural Cycles正式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测试的替代生育控制方法。”单从广告词来看,我们确实会认为它的避孕准确率极高。在宣传方面,政府及广告投放机构都需要把好这道关。
第三,公立医院、妇联等非盈利机构牵头,让数字避孕成为一种基础设施。科技赋能医疗的案例卓有成效,避孕本身也与医疗息息相关,若能由非盈利性机构牵头来做这件事,抛开盈利的顾虑,数字避孕或将更纯粹。
FDA妇女健康助理主任科纳利森(Terri Cornelison)博士曾表示:“消费者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健康技术来了解他们日常的健康状况,只要谨慎和正确地使用这一新的应用程,就可为女性提供一种有效避孕方法。但女性们也应知道,没有任何形式的避孕方法是完美的,所以即使在正确使用该应用的情况下,意外怀孕仍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单纯依赖政策的保护、技术的革新是不够的,每个人都是数据的提供者、使用者和受益者,主动提升隐私安全保护意识方可更加有效的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