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们每次都聊撸 | 来源:互联网 | 2023-08-26 12:33
“省”为中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源于元代的“行省”~全称“行中书(尚书)省”元代中央设置。
古代皇宫禁地称“省”,即“省中”元代中央设置。魏晋时期,于中央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辅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省”始成为官署名称。
“行省”制度渊源于魏晋至金代的行台元代中央设置。行台为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中央尚书省,出征时于其驻地设立代表中央的临时机构称“行台”。
“行省”一词最早出现于金朝元代中央设置。
金熙宗天会十五年(1137)年冬,金国废黜自己所立的傀儡伪齐“皇帝”刘豫,取消伪齐政权,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设立行台尚书省,管理伪齐旧境元代中央设置。金廷派遣尚书省宰相到地方上去处理重大军政事务,行使尚书省职权,称为“行尚书省事”,简称“行省”。
但金代的“行省”并非定制,而是地方有征伐之役,方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元代中央设置。
“行省”真正作为地方最高之省级行政区名,始自元世祖忽必烈元代中央设置。
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五月,甫一即位的元世祖便遵用汉法,设立中书省(亦称“都省”),总领全国政务元代中央设置。
元中书省为中央行政机构,不直辖地方,除总理全国政务外,还直辖“腹里”之地,亦称中书省,以区别于各行中书省辖区元代中央设置。
作为行政区名的中书省,先治开平府(不久升为上都,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后移治中都(即元京师,后改为大都,今北京城西北隅)元代中央设置。其辖境相当今河北、山东、山西三省,内蒙古自治区从河套以东至通辽市,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长岭县以西,河南省黄河以北(原阳、延津、封丘县除外)及虞城县、江苏丰县、沛县及安徽省砀山县等,即所谓“腹里”之地。
元廷因幅员过于辽阔,为便于管理,其后,元世祖相继于各大地区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元代中央设置。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多以中书省长官领其事,用“行×省事”系衔。
后来,行省原先作为中央派出机构的色彩完全消失,逐渐固定为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秩正一品,掌统管区内军政要务元代中央设置。
行省有自己独立的官称,行省官员不再称为中书省宰相,而单称“××行省平章”或“××行省右丞”等元代中央设置。
行省设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等官;其中的丞相一职往往是空缺的元代中央设置。行省与中书省间的关系并非从属关系,行省官员往往直接由皇帝负责。
行省掌管辖境内的军民政事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代中央设置。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距离省治远的地方另设宣慰司统之,作为行省的派出机构。
元廷先后于全国范围内设置了十个行省:岭北、辽阳、河南、 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元代中央设置。
◆岭北行省
岭北行省全称“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改和林行省置,治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拉和林)元代中央设置。辖境东至大兴安岭,西至也儿的石河(今额尔齐斯河),南大致至今中蒙边境,北至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地;统领和宁路(原和林路)总管府,凡服属元朝的森林部落均归统辖。
◆辽阳行省
辽阳行省全称“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置,治东京路(翌年改为辽阳路,今辽宁辽阳市),辖境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蒙古部分地区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之地元代中央设置。
◆河南行省
河南行省又称河南江北行省,全称“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因辖地主要在黄河(相当今废黄河一线)以南、长江以北,故名元代中央设置。
元世祖对宋作战时,于至元五年(1268)置河南行省,治汴梁路(治今河南开封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湖北两省大部及安徽、江苏两省长江以北地区;后辖境缩小元代中央设置。
◆陕西行省
陕西行省全称“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析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安西路(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境、甘肃省东南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元代中央设置。
◆ 四川行省
四川行省全称“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成都路(治今四川成都市),辖境包括今四川省大部、重庆市全部及湖南、陕西两省部分地区元代中央设置。
◆甘肃行省
甘肃行省全称“甘肃等处行中书省”,1261年置西夏中兴行省,后几经变化,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河西行省,旋改名甘肃行省,治甘州路(治今甘肃张掖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河西走廊、青海省西宁地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两岸之地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元代中央设置。
◆云南行省
云南行省全称“云南诸路行中书省”,至元十一年(1274)置,治中庆路(治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全省及四川省西南部、贵州省西部及泰国北部、缅甸西北部地区元代中央设置。
◆江浙行省
江浙行省全称“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于至元(1276)攻占宋都临安(今杭州市)后不久置行省;二十二年(1285)年复改江淮行省置江浙行省,治杭州路(治今浙江杭州市),以辖区兼有宋江南东路及两浙之地而名之元代中央设置。江浙行省辖区约当今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省鄱阳湖以东,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
◆江西行省
江西行省全称“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治隆兴路(后改为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市)元代中央设置。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阳湖与鹰厦铁路以西,修水流域以南,宜丰、新余、莲花、安福等县以东,以及广东省阳江、阳春、新兴、四会、阳山、连州等市县以东地区。
◆湖广行省
湖广行省全称“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元世祖于至元十六年(1279)平宋后置湖广行省,以辖境兼有宋荆湖南路、北路及广南西路之地而得名元代中央设置。
湖广行省治鄂州(后升为武昌府,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辖境相当今湖北省武汉市及长江以北的汉川、秭归、兴山、巴东等市县,长江以南的咸宁市所属地区,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的大部分及广东省茂名、信宜等市以西地区元代中央设置。
除上述所统治各大地区的十大行省外,元廷还于高丽置征东行省,行省丞相由高丽国王兼任,原有的政权机构与制度均不改变,财赋亦不入都省,与元朝国内诸行省性质不同元代中央设置。
另外,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元代中央设置。
元代还设置过几种专主大征伐的行省,为临时性的建置,事毕即罢元代中央设置。
元代曾两度改称“行中书省”为“行尚书省”,故亦称行中书(尚书)省元代中央设置。
元代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极大元代中央设置。
明灭元后,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行省”,一般简称“省”元代中央设置。“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皆选自网络元代中央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