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企业数字化转型、软件研发降本增效是日趋流行的话题,而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指向,则是「研发效能」。不过在企业规模和软件复杂度不断攀升的势态下,该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更好地产出业务价值呢?这是研发效能目前要解答的关键问题。
如果具体到研发效能提升与改进的实践中,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其实还有一连串,譬如:
我们还停留在传统项目组合管理阶段,效能提升该从哪里入手?
团队正处在效能管理转型中,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呢?
大家关注的度量指标不太一致,很容易引发团队矛盾,还能继续推行吗?
事实上,这些也是 ONES 一直以来重点关注的问题,由此,「ONES 研发管理大师课」应运而生。进行到现在,我们已经互相陪伴走过了六期,聆听了张乐、冯斌、董晓红三位老师的洞见。他们聚焦于研发效能改进与提升,从效能度量、精益、敏捷、大型团队协作等多个维度入手,分享了相关的前沿理论、最佳实践和落地方法论,希望能帮助你梳理出研发效能知识的主脉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最合适自己的实践方法。
从7月14日启动到现在,课程已经持续三个月了,不仅时间跨度较长,整体的知识密度也较大,所以在进入下期收官的圆桌讨论之前,就让我们「费曼一下」,通过文字回顾一下过去六期的精华内容吧。
第一期大师课由 DevOps 与研发效能资深技术专家张乐老师主讲,分享的主题为《研发效能的黄金三角及需求与敏捷协作领域的实践》。他主要围绕研发效能的效率和有效性,对三个问题进行了思考与回答:
一是研发效能的落地问题,并借此提出了效能度量的高阶模型,试图回答关于交付效率本质的问题;
二是以终为始,对于「软件研发里最重要且最难的需求问题」,提出了需求与敏捷协作领域的六大实践方式;
三是探讨研发效能落地实施的路径问题,指出良好的组织结构包括业务团队、工具团队、效能专家和组织级管理团队等四种。
值得一提的是,张乐老师在调研了国内外多家公司后,从他们的最佳实践中提炼出了研发效能的「黄金三角」模型,即从效能平台、效能实践和效能度量三个维度关注研发效能,用研发场景作为主线去贯穿产品的功能和逻辑,从而更高效、更可靠、可持续地交付更优的业务价值,为业务赋能,助力企业实现效能提升。
最后,张乐老师还分享了一句话:「不躺平,不内卷,行稳致远」。在他看来,真正让效能提升,让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好的技术深入到日常研发工作中,帮助我们变得更高效,凭借的就是「行稳致远」这四个字。我们共勉。
董晓红老师作为 ONES 研发效能改进的咨询顾问,对于改进实践中的问题更为关注,因此她在第二期课程里分享的主题就是《精益敏捷组合管理提升研发效能》。从研发场景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精益和敏捷管理思路,让有价值的需求顺畅、高质量地流动起来,从而提升企业的研发效能。
晓红老师擅长追本溯源。她从精益的起源、敏捷的历史和基本框架开始讲起,让我们了解了精益和敏捷是如何在 IT 软件应用中演进的,以及在其中该起到何种作用。帮助我们去伪存真,避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走入误区,从而认识真正的精益和敏捷。
在此基础之上,她还结合具体步骤,为我们讲解了精益实施的五大原则、精益看板的核心内容和五大实践。同时又将 Scrum 和 Kanban 进行对比,便于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对这两种方法灵活运用、相互借鉴。
最后,晓红着意强调,能效、流程、方法工具是从「事」的角度出发,组织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研发效能的提升,无论是看板实践还是敏捷 Scrum 实践,更多解决的是如何让有价值的需求顺畅、高质量地流动。所以我们要想提升效能,不能仅靠部分的管理实践,还需要一些工程实践,比如持续集成、持续部署、持续监控、自动化测试等,形成一个闭环作业。
在第三期课程中,ONES 联合创始人兼 CTO 冯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大型软件团队高效协作的方法和实践》的精彩分享。他聚焦于「大型软件团队协作」这一老生常谈的痛处,讲解了团队协作中的常见难题,也建设性地提出了避坑策略。
冯斌老师拥有多年的软件研发团队管理经验,深切体会到研发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效率、提升效率的同时,还能更好更快地产出业务价值。
基于此,他将大型团队协作中的痛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提出了「价值增长飞轮」的概念。他认为要保证团队的高效及价值输出,需要三个重要的管理方法,分别是目标管理、组织管理、端到端数字化项目管理。这三个「飞轮叶片」是相互依赖、相互推进的关系,当三个叶片同时推动,大型团队的业务价值才能快速提升,实现业务增长。
第四、五期课程继续由张乐老师来分享,前者的主题是《研发效能度量的行业趋势及五项精进》。
要知道,研发效能数字化需要从有效的效能度量开始,没有度量,就无法改进和管理。因此张乐老师在这期课程中重点解读了效能度量的五项精进,分别是建设度量的基础设施、设计度量指标体系、提炼洞察分析模型、落地洞察产品,以及数据驱动的实验思维。并将这五项精进作为效能度量的实施框架,目的是更有效地帮助企业改进效能。
拿第五项精进来举例,张乐老师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总结了效能度量的四个关键点,分别是:
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
系统思考,以整体方式考虑约束;
明确范围、时间、度量指标、成功标准;
基于数据的证据,持续实验。
说句题外话,这期的 Q&A 环节同样值得关注。很多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实际,也给人以启发,比如「如何做到公平度量」、「效能度量是否应该和 KPI 挂钩」、「团队达到何种规模才建议去做效能度量」。对此,张乐老师都给予了针对性的回答,也结合自身实践给出了可供参考的建议。总的来说,效能提升不来自于度量本身,而来自于针对性的改进。
第五期分享的主题为《通过价值流分析方法有效洞察和解决研发瓶颈》。这期课程是在第四期「效能度量的五项精进」所搭建的框架上,详细拆解了「洞察分析模型」这部分内容,并重点讲解了基于流框架的价值流分析模型。
价值流分析有五大流动指标,分别是流动效率、流动时间、流动速率、流动负载和流动分布。综合利用好这五项指标,就可以讲述一个关于软件交付价值流的完整故事,也可以回答软件交付效率该如何提高这个本质问题。与此同时张乐老师也提醒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去考虑问题,而是要根据产品当前所处的阶段,灵活选择恰当的、能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流动分布。
有了价值流分析的五大指标后,该如何将效能度量指标与业务结果关联在一起,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这个问题,张乐老师给出的建议是,一定要想办法在研发指标与业务指标之间建立映射,不断实验和探索相关性,建立 IT 交付和业务结果之间的那一层缺失的连接。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识别效能的瓶颈所在,从而驱动优化改进。
第六期的分享仍然是董晓红老师。在本次课程中,她通过对某世界 500 强企业提升效能实际案例的解析,为我们全面展示了确定研发管理升级的整体方案与思路,并演示了该如何基于 ONES 产品管理项目,切实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效能问题。
有了方案后,确保方案落地同样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不过也常常被大家所忽略。晓红老师结合团队实践与落地的经验,抽象出了保障方案落地的配套七步法,方便其他团队复用。
其中最受大家好评的是第二条和第五条原则,即:
上下兼顾:在设计流程规范时,不仅要兼顾管理层的诉求,更要真正为执行层考虑,看看这些工具能否真正帮助执行层工作得更高效,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标准化兼顾创新:标准应该是底线,尽量在方向上引导,同时放宽执行细节,鼓励团队做自己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