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机用户2602914293 | 来源:互联网 | 2014-08-16 00:18
罗永浩约战王自如,无论8月27日的最终胜负如何,最大的赢家永远是旱涝保收的直播方优酷。很多人认为Zealer获得过小米的投资,就天然丧失了第三方手机评测的公正和客观,但是另一方面,优酷也是罗永浩一直选择的主场——从《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开始》,罗永浩与优酷的人情关系就已经十分亲密——但是却鲜有人质疑这场对话是否具有不对等性。
媒体的内容,可以粗略划分为两种:一为新闻报道,主要用于呈现事实,虽然可能会有一些总结性的陈辞在内,但是总体而言,是倾向于“客观”立场的;还有一种,是新闻评论(或社论),西方传媒称之为Editorial或是Leading article,通常以个人视角——所谓的“个人”,有时是总编辑,有时是邀请而来的嘉宾——来对新闻进行解释,这种评论是需要表态的,而且其价值就在于“主观”的意见输出,而媒体则会声明评论内容“是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媒体本身对其赞同”。
媒体的严谨与个性,就表现在这两种内容的运作上,前者确保了行业制度,后者掘出了发挥空间,整个媒体行业也才得以达成统一的价值观(求真、求快、求全),同时又没有沦为千篇一律的通稿机器。
媒体被赋予了强烈的道德属性,但是媒体本身又是一门生意,所以在面对企业时,媒体时常会陷入矛盾的境地:在经营上,媒体需要企业,而在运营上,媒体排斥企业,这种平衡之道的难度,其实不亚于“戴着脚镣跳舞”时的权衡取舍。站在企业这边,一旦投入,必然有图回报,这是商业文明利益往来的基石,亦不希望媒体能够豁免于外。
前段时间,我与一位企业公关和一位媒体主编吃饭,出于半开玩笑的目的,我说如果排开商业交易不谈,你们两家能不能做朋友?不料他俩异口同声的说“当然可以”、“为什么不能”,我接着往下问,你们对“朋友”的标准是什么,这才摸着温情背后的獠牙——
企业公关:朋友就是交情,能够相互体谅,不会落井下石,你既然认我是朋友,就应当凡事好商量,不能做一些让我下不了台的事儿,我这边能帮你的,也肯定不会含糊。我跟你关系这么好,你还当着别人的面指着我的鼻子骂我,这是演哪出呢?
媒体主编:朋友最重要的是尊重对方,无论是文化、职业还是身份,不能说你有难处,就要朋友违背原则牺牲他的坚持来迁就你,这恰恰不是朋友之间的相处之道。你把我当朋友了,那批评就是批评,你要不把我当朋友,那么所有的批评,才都是“黑”。
混在江湖,谁都不易。
放到如今已成燎原之势的自媒体这档口,其实事情更加简单。大多数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其实都属于“新闻评论”而非“新闻报道”,同时自媒体又集媒体品牌和观点立场于一身,所以企业更容易认为自媒体是“一黑俱黑”,而公众也乐于根据自媒体的结论倾向与自己进行交叉对比,最后大咧咧的给其贴上“枪文”或“黑稿”的标签。
洪波(keso)以前就在他的Donews博客上悬挂着“少跟我提客观”的条幅,告诫所有读者,自己就是在表达主观意见,爱看看不看滚。另一方面,“客观”就是对中庸的推崇,赞誉过后,必然要塞进来一句“但是”,为了中和而批判,小心斟酌四平八稳。不过,魏武挥也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自媒体的主观可以分为“理性主观”和“感性主观”两类,区别在于是否通过了“理性的方法”来获得结论,提倡“读者应该看的是方法,而不是结论”,但是显然,这是学者做研究的姿态,愿景非常美好,只是落不了地。
越是提倡快速阅读、简单思考,就越是会有迎合这种需求的媒体产生,一个例子是,腾讯门户砸了上千万成本做严肃阅读品类的“大家”,其微信的每天阅读量还不如腾讯内部几个编辑孵化出来的“大号”,后者只是将每天的新闻串烧起来,添加一些俏皮性的语录,广义上的影响力就已经远胜“大家”里的那些大家。
所以回过头来再看罗永浩,王自如曾经在魅族 MX2的评测上也给出了许多批评意见,遭到魅族用户的群攻,彼时罗永浩连续转发三次,盛赞“自如靠谱”,并说“这么客观、靠谱、专业、好看的评测,在魅族的脑残粉看来,也是‘王自如竟敢黑我大魅族!’”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当王自如的评测终于戳痛罗永浩的产品,罗永浩的话也就变成了“自如的黑是包裹在‘专业、客观、技术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的伪装之下”。
前段时间,阿里的一个公关总监在微博上声讨某自媒体人,其罗织的证据竟然是该自媒体人的亲属在阿里的竞争公司工作——后来也被澄清指控中的亲属关系纯属子虚乌有——这种诛心的程序,无异于自证愚蠢。我在微信里说阿里“猥琐而全无专业”,据说让阿里的公关“十分生气”。后来,“马云猎鹿”被推上舆论热门,我写了篇文章,认为马云实属蒙冤,公众谴责马云,是基于无知的条件发射,当晚,又有一名并未深交的阿里公关发来短信,满言感谢。我相信,无论是生气,还是道谢,这些公关其实都没有认真读过文章,而只是从结论方向作出敌友判断,同时,正是出于这种功利主义的尺度,企业似乎永远也不可能和媒体交上朋友。
“我都把你当朋友了,你为什么还不跪舔我”,这句话里,有多少情深意切,又有多少来势汹汹?
作者阑夕,微信公众账号:tec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