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七年失败的程序之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很多事。
想起上海写字楼里那个穿着帅气职业装的美女总裁问我的“职业规划”,想起有一次离职之后老师悠悠的对我说:“你会有很多经历,但不会有资历。”
窗外的阳光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的晃眼,不觉间我已在这人世间35个年头。
我在写《折腾》,很多人追着看,说精彩。但我自己知道,精彩是精彩,但还远远没有成功。律师、装修、管理、编程开发……这一大锅乱炖,不知道最后会是个什么模样?所以其实我的职业生涯是失败的,我不得不创业,不得不自己来整合这些资源,因为人才市场上,根本没适合我的位置。
如果我重来一次的话,我会怎么做?呵呵,不知道,或许还是这样?但好歹也见得多了,经历得多些,就“装大”一些,给不想像我一样的新人们一些建议吧。
思考的出发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篇文章不可能囊括一切、适合每一个人。所以,纲领性的东西非常重要。
对于就业而言,你的思路一定要把握两个最基本的“出发点”:
-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 我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下面的所有结论其实都基于这两点而展开。
频繁跳槽好不好
因为自己就是一个频繁跳槽的人,所以对这个问题思考得最多。其实啊,既好又不好,得分阶段得看情况。
先说好的。
- 找到自己的定位。这一点很多同学没有注意到,其实跳槽就是一个寻找自己坐标的过程。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少有企业敢要,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是非常正常的。刚刚毕业,进入社会,想象和现实完全不一样,自己都傻眼了……怎么办?只有不断的试错啊,在试错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跳槽,就是一种试错的过程。没有这么一个经历,人始终是浑浑噩噩的(当然,很多人一直跳槽,都还是浑浑噩噩的,呵呵,此处不表)。我见过有的人,毕业就一个单位待着,然后三四十岁了,才开始迷茫……这个时候迷茫,就太迟了一些。
- 开阔眼界。每个公司的管理都是不一样的,多看看,不管好坏,总是能学到一些东西的。见识,是一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提升薪资。工资都是跳出来的,这个道理我就不多说了。
再说不好的。
- 履历不好看。没有一个公司喜欢频繁跳槽的员工,这个……大家就自己想办法了。
- 没有资历。资历包含两方面的东西:
-
-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历。一些重要的职位,是很难交给一个“外人”的,无论从忠诚度、文化认同、熟悉默契程度等各方面考虑,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要不然,“空降兵”为什么总是都会捅娄子呢?
- 另外一层的意思,很多人没抓住。“我就钻研技术,不喜欢勾心斗角拍马屁,要资历有什么用?”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的,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如此。很多时候,你以为你懂了,其实还早着呢!你以为你维护的代码就是简单的“增删改查”,ctrl+c加ctrl+v,但实际上呢?核心的东西、框架性的东西,根本就没让你接触。为什么不让你接触?你不懂啊。就算给你,框架性的东西,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没一段时间的浸淫,你敢说你就了解全局了?
什么时候应该跳槽
这个问题就更难回答了。笼统的可以有一句话:“在这里工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的时候,你就可以跳槽了”。但这句话显然没什么卵用。这样吧,我分阶段的讲。
毕业两年
这个时候,跳槽可以稍稍随意些。反正我让你慎重你也不会听。这个时候跳槽最大的好处就是“机会成本低”——反正也不会损失什么。而且找工作也是越来越好找,工资也越来越高。也没什么注意事项,大不了犯了点错误,比如从下一个阿里巴巴创始团队离职了之类的,这种概率……算了,不去想他了。
毕业五年
这个时候,跳槽就需要多些考虑了。
第一、你可能不那么好跳了。不是说你离了这家单位就找不到工作,而是可能找不到更好的了。是不是更好,简单的说,看工资,能高出现在工资50%(我的标准是要翻番)才行。工资的增长,不是一个线性函数,随着你工龄的增长,工资的增长是越来越缓慢的,直到天花板。
第二、所以你考虑的就得周全一些了。其实这个时候,抱怨牢骚就应该慢慢的少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你憎恨的那些东西,哪家公司都一样。所以再意气用事,一言不合就走人,难免让人笑话。考虑跳槽的时候,最应该问的,应该是你自己:你究竟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在这里有没有可能得到。这个时候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看不惯公司。觉得公司没前途啊、管理混乱啊、代码质量像坨屎一样……吐槽可以吐一整天。但这些和你有关系么?公司的薪水按月发了么?发了。发了不就得了!你给公司干活,公司给你钱,你一个写代码的,你操哪门子老总的心?吐槽可以,吐吐更健康,但拿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前途去拼(裸辞啥的),就没意思了。还是以代码质量为例,你确定下一家公司的代码质量就好?你怎么确定的,面试的时候让你做了code review?是的……啊?好尴尬,当我没说。
毕业十年以后
这时候,你已经是“人精”了,就不用我多讲了吧?这个时候,自己出去找的话,单从工资,估计长不了多少啦,得等人来挖。然后更多的是算title、期权股份、甚至人生价值之类的。上有老下有小,自然要慎重得多。每一次跳槽,都是一次重大的人生抉择,估计觉都睡不着也是可能的。
骗鬼呢?!我都干了十年了,哪有什么人挖我啊?还不是一天到晚惨兮兮的加班搬砖……别急别急,我们继续往下看。
成长的路径
和工资的增长一样,能力的成长也是一个越来越缓慢的过程。刚开始工作的两年,你学得很快;慢慢的工作越来越熟练,你却发现,日复一日的工作就是一种重复劳动而已?数十年如一日,哪里还会有什么成长?
其实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至少是绝大多数人生活的方式。
绝大多数人,那还有少部分人呢?如果你读得用心的话,你马上就会问。好问题!
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拒绝平庸。
我做过一些行业,接触过更多行业的人。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行当的人都在抱怨。律师觉得中国没有法治精神,设计师说客户根本不懂得审美,程序猿……程序猿大家都知道了。但有一种人很少抱怨,偶尔的抱怨更像是一种寒暄,“唉呀!今年的生意不好做啊……”但你真和他坐下来,他的生意经是一套一套的,眼睛里冒着绿光,像极了一匹饿狼。
是的,今天,他们有一个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创业者”,虽然有时候,这个词也充满了讽刺和奚落。但无论如何,创业者和打工仔是两种人:创业者,是要解决问题;打工仔,只是完成任务。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的,绝对就是优秀员工了;很多职场“老油条”,信奉的是要会“打太极”卸责任,无事一身轻。而创业者,没有问题他都要想方设法的发现问题。发现不了问题,你还创什么业?“痛点”在哪里?这句话现在已经相当流行了。然后,就是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它!
并不是说你就得马上辞了工作去创业,但你可以在现在的工作中有一种创业者精神。“我有啊!我发现了公司好多问题:产品经理脑子有毛病,需求翻来覆去的变;项目进度没有规划,天天加班;代码到处都是ctrl+c加ctrl+v,烂得像坨屎一样;没有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大家都在混日子……”好,那你怎么解决的呢?“我给老大反应过,他说要解决要解决,然而一直没变化。所以就先混着呗,等着拿了年终奖走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你们可能不会相信,有的人,是这样做的:拿到手里的需求会先分析一遍,然后找到产品经理简单的聊一聊,就固化了好些需求;随时盘算着项目的进度,所以deadline之前自己的代码写完了,还能帮帮同事;他写的代码很少有bug,抽时间还在小范围内做了一点重构;和同事的关系都很融洽,大家都觉得和他一起做事有劲儿……你的周围有这样的人么?一定有的。
他们不是在抱怨环境,而是在提高自己。
鸡汤,是吧?我发现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觉得是老板在给你“洗脑”。其实你也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他给你“洗脑”干嘛?像我以前说的,有这个精力有这个本事,他不知道去忽悠投资人忽悠客户?其实啊,很多时候,和你也就真是闲聊而已。只不过有些话,你没到那个位置没到那个高度,说了你也听不懂,反而把它当成“鸡汤”。黎叔给我说过的话,我能理解么?理解不了,但我觉得很有意思,我硬记下来的。硬记下来的东西是很容易忘的,我为什么没有忘?我随时都把这些话翻出来琢磨。
鸡什么汤,洗什么脑啊,你以为上面那些人,就是老黄牛一样的傻子,把命卖给公司啦?屁,没多久拍拍屁股就走人了——年终奖都不要了。这家公司是程序员,下家公司就是项目经理,凭什么?凭他在上家公司已经把项目经理的活儿给干了呀!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工作这不顺那不爽的,我就随口问了句:“那你为什么不‘跳’了呀?”他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我:“跳不了啊!能跳我还不跳?”我生生的把那句话又咽了下去:“为什么跳不了呢?”这也太伤人啦。
+++++++++++++++
哇噻,写了不少了。困了,要不就先这样,大家觉得有意思下次再写。我要去练我的胸大肌了,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