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丑的美女mm_512 | 来源:互联网 | 2023-05-18 02:44
4月11日是李雅轩先生辞世33周年之日以此写些学练太极拳体会来纪念我的师父(四川杨氏太极网)李雅轩风格的太极拳架不是专门老师真正的手把手教授,光靠自己对作图片视频模仿一辈子也别想学象学会,不信可
4月11日是李雅轩先生辞世33周年之日以此写些学练太极拳体会来纪念我的师父 (四川杨氏太极网)
李雅轩风格的太极拳架不是专门老师真正的手把手教授,光靠自己对作图片视频模仿一辈子也别想学象学会,不信可以花数年或更长时间试试。李雅轩的太极拳功夫肯定是产生于李雅轩风格的太极拳架,没有李雅轩风格的太极拳架就不会有李雅轩的太极拳功夫。
李师雅轩生前常对我讲:“太极拳是个宝,要将这个宝交给你必须要得到你们的配合不能乱看书,不能看别人练拳,讨论;要看书也只能在我的指导下看王宗岳,张三丰的‘太极拳论’和‘十三势行功心解’尤其‘十三势行功心解’这三篇太极拳老论;其他的都不准看,你必须经常最好是天天在我身边接受我的影响和熏陶,我要是有新的体会和心得也可以及时的教给你,不然容易错过教学机会,这样你的拳架和功夫才会是我的风格要不会走样成自己的。”
要想学好李雅轩的太极拳功夫必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前三年“循规矩而学规矩”学习拳架规范动作行气养神纯净内气内力,积蓄真气;再三至四年的“学规矩而合规矩”学习推手锻炼使手脚有灵敏有灵觉一身有折叠有转换;后三年的散手和劈剑, 扎枪学习锻炼(内气内力的转换招式的使用);再后到达合规矩而脱规矩的境界,最后就越炼越精而随心所欲。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没有拳架说得天花乱坠都是废话,功夫和效用是以拳架的成在而成在,练习不正确的拳架功用,效力会大大降低甚至会练不出来白白的浪费了宝贵时间。拳架将身体炼绵软,固精行气养神养灵觉;推手将身体炼活有折叠有灵性有粘连。
所以太极拳功夫的第一要点自然是拳架,拳架不是把任何动作练慢就是太极拳也不是凭想象造型编排组合一些动作,拳架必须要由老师长期精细的言传身教通过招式的反复炼化来达到由体固精,由精化气,由气养神。拳架要开展,动作匀速完整一气呵成不能忽快忽慢,运劲要细腻如抽蚕丝不能有断续,太极拳不能不动但不能多动,少动,更不允许乱动,立身要中正不能东倒西歪,前俯后仰,神静步稳体舒腹松气才能沉入骨,内外要相合,上下要相随,往返要有折叠,进退要有转换,要凝神聚气不可心浮气燥,行功走架全身松沉千万不可漂浮,不可以超前锻炼拳还没有入味就私下和人推手散打,通过招式的往返行功将身势,气势,神势,招式聚为一体。
李雅轩的太极拳应该是大开大合,开而不僵直,合而不拘禁夹小;大松大软,大松而不懈,大软而不瘫,内气棚劲敷布全身,内有罡气外示绵软,凝神聚气;与人搭手如绵中裹铁,不鼓气站桩主动的硬性承受对方来力而要粘黏连随,柔化来力,善化劲善发劲。
要将老师练拳的气势,神势,身势,招势深深的映在头脑中
将老师改拳和教推手的感受牢牢地记住教拳容易改拳难,拳架要等老师改定型后方可离开老师自练,跟练模仿固然很重要,但是老师改拳更不可少,人是不能看见自己的全部动作自己的招式到底模仿得怎样自己是不知道的还要依靠老师尽心修改的感受。
因此每当练拳时老师改拳和教推手的亲身感受及老师练功情形就应该出现在脑子里,指导我们练功李师常对我讲:“我时常想着杨老师练功的形象,不然就要走样练成自己的拳就不是杨老师的拳了。”
马寅德
2009-04-12
本文转自 四川杨氏太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