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开放平台 > 正文

你小时候说过“灰色”校园童谣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馬探長(ID:SXBLG2015),作者:振强,题图来自:《おそ松くん》1在我们遥远的童年生活中,存在着一个谜团。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曾唱过《上学歌》。据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馬探長(ID:SXBLG2015),作者:振强,题图来自:《おそ松くん》

1

在我们遥远的童年生活中,存在着一个谜团。

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都曾唱过《上学歌》。据说,这首歌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但是其创作者却一直成谜。

有人说,这首歌是由上海音乐教师段福培谱曲,盛茹茵填词。也有人认为,这首歌其实并没有明确的作者,而是北京市小学唱歌教研组集体创作的结晶。

明确的真相,恐怕已经湮没在了历史当中。

同样,随着时间的发展,另一个谜团也开始浮出水面。不知从何时开始,《上学歌》的内容遭到了魔改,朗朗上口的上学校,变成了炸学校。

根据网友回忆,这首改编版的《炸学歌》可能有着很长的历史沿革。但全国的小朋友几乎都在短时间内,“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这首歌。

然而,时至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将类似的童谣发掘整理,归类为“新校园童谣”讨论。

图片来源:《湖北教育》,2000年3月

但没想的是,关于新校园童谣的讨论,却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2

2001年2月,著名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刊登了一篇别出心裁的文章。

当时的期刊封面

这篇文章,由教育专家孙宏艳主持撰写。她在四名老师和多名同学的帮助下,收集整理了七八十首时下校园中流行的童谣。

经过搜集和整理,孙老师发现,这些童谣有的改编自古诗词,有的则源于流行音乐。而很多童谣中,仿佛隐藏着孩子们的苦恼。于是,孙老师便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选了31则童谣进行刊登。

她认为,这些童谣是“混话”也好,“趣话”也好,都是孩子们自己的文化。之所以刊登出来,是希望成年人能看到一个童真世界,以及孩子们的欢乐和烦恼。

然而,此文一经刊登,却引起了极大争议,我们姑且放在后面讲。

下面我斗胆对文章整理的儿歌进行下分类,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说过。

第一种类型,可以说是对经典古诗词的解构。在小学课本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要求背诵的经典古诗词。这无疑给了孩子很大的结构空间。

例如李白歌颂友谊的别离诗名篇《赠汪伦》,就被改编成了“不给钱”的版本。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周星驰式的无厘头韵味。

或许是因为李白的诗脍炙人口,常在课本中出现。因此李白的所见所感,也经常被编排成荒诞的段子。

譬如著名的《望庐山瀑布》,也被巧妙改编成了烤鸭店前的场面。如今再看,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乌龙院》中的桥段。

印象中,笔者学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小学一年级。没想到改编版的诗词,竟在语文课后短短一个课间传遍了整个班级,这足以看出新编版本的生命力。

当然,除此之外,著名的《静夜思》也未能逃脱被改变的命运。其中,文章收录了一则快餐版本。2000年初,麦当劳与肯德基之类的“洋快餐”价格相对高昂,买儿童餐赠玩具的营销策略,亦让孩子们趋之若鹜。

这首诗中还有个“隐藏要素”,麦当劳的奶昔,貌似已经是非常远古的记忆了

除了古诗词,流行歌曲也是校园童谣改编的来源之一。

譬如1999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其朴实、家常的歌词和曲调,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记得在当时,街头巷尾总能传出“找点空闲,找点时间”的歌声。

但随着歌曲传唱度的提高,这首歌在校园中也发生了异变,派生出了校园及家庭生活的版本。这首童谣的前半段是这样唱的:

不难看出,这首童谣极有可能是年龄稍大的学生创作。歌词的描写,也很能反映时代特色。

记得2000年初,许多学校喊出口号“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国际接轨”。孩子们的课业压力增大,课余时间被大大压缩。但与此同时,日益丰富流行文化则打开了另一道大门。譬如人人熟知的金庸作品已风行数年,经久不衰。2000年前后,《散打王》等体育节目播出,带动了一阵尚武风潮。

童谣中,学业与休闲矛盾的苦恼,可以说体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童谣进入下半段。歌词展示了体育运动与商品经济的繁荣。但也一语道破了学生的无奈:希望有休闲时间,也害怕老师找家长。

说完了诗词、歌曲。我们再来看看校园童谣的另一种类型。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对校园权威的反叛”。

相信在2000年初,任何一所学校的班级中,都会贴着学生守则。但与之相反的是,学生的自发创作,却在通过幽默的语言,对严肃的金科玉律进行着消解。

譬如,上图中的童谣,就展现出了学生的一种对于数学知识的反问。句子中,体现了一种双关的巧妙用法。其中,几何既可以是数学知识,也可以当多少、或反问讲。 

于是,童谣中多种意思的“几何”堆砌,就抒发出了孩子对知识难点的终极疑问。 

同样,也有的童谣,则在生活细节上表达了对教学方式的不满。

譬如在下图的童谣中,就通过幽默的方式,对刻板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批判 。比如“扔飞镖”暗示着老师发火乱丢粉笔头;巩固知识的方式,是无尽的作业和考试;但凡孩子不听话,那么老师一言不合就使出终极杀伤性武器——叫家长。

而针对学生领域,也有一首反传统价值观的童谣,转述了“坏孩子”的故事。内容如下:

这首童谣及其先锋,特别是最后一句“个个像个韦小宝,捉弄老师有技巧”一句,非常能体现部分孩子的反叛心理。

相信阅读文章的各位,在学生时代的班级里,一定有个“刺儿头”孩子。他们平时会通过些反叛的行为来挑战权威,借此引起大家的关注。

除了上述类型之外,还有几类童谣难以归类,记录如下。

首先是古早的童谣,也有可能被删繁就简,沿用到当时的校园生活中。譬如传唱度极高的童谣《理发馆儿》,曾在多地流行。也于1994被收录在《迁安县志》的谣谚词条中。

类似的童谣,则在原有基础上被改编成了更通俗的版本。

还有另一类童谣,则更注重于“攻击”。譬如这首童谣,相信很多人都曾吟诵过。

当然,在这31则童谣之外,还有许多童谣未被收录其中。

譬如“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脱胎于漫画《圣斗士星矢》的“天马流星拳,XX耍猴拳”。根植入《还珠格格》的“小燕子飞,五阿哥追”。还有结合了《射雕英雄传》与禁忌话题的“郭靖来到桃花岛,看见黄蓉在洗澡”等等。

这些童谣被自发创作,然后借着“转校生”、“走亲访友”等人口流动,传遍大江南北,并派生出各种版本。一时间,朗朗上口的童谣,成为了当时校园的一道奇景。

但是, 随着《新校园童谣31则》的刊登,教育界一场声势浩大的论战也随之开始。

3

在文章被刊登后,质疑的声音随之而来。其中,许多家长纷纷对编辑部的这一行为表达了不满。原因无外乎几点:首先,《少年儿童研究》是本专业度极高的教育期刊,却刊登了这类“无聊”的玩意。

其次,家长的矛头则直指童谣本身。他们认为,许多在校园中传唱的格调低俗,内容下流无耻。于是,更多童谣被揪了出来,还被定性成“灰色童谣”,成了被声讨的对象。譬如:

也有人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认为在多年之前,校园中有的只是优秀童谣。比如《一分钱》《卖报歌》。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优秀童谣反而被取而代之。

而反观那些“灰色童谣”,它们当中有许多内容,是成人文化的嫁接,是低俗文化。孩子们很容易被童谣里错误的内容所误导,产生错误的三观,不利于以后的学习和成长。”

期刊中的一些纪实,可以说是一种客观反映

这些批判,现在看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但发掘整理新童谣的《少年儿童研究》,却不得不撰写了一篇文章正视听,标题叫做《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儿童》。

文章也简明扼要地说了几件事:第一,发掘整理这些童谣,目的不是向孩子们推荐。相反,这是在给家长和老师提供孩子的“情报”,因为只有了解孩子真实的心态,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更好教育孩子。

其次,希望家长和孩子加入讨论,推荐优秀童谣刊登。除此之外,杂志社还为孩子们写了一封信。

可以说非常有诚意

而在“灰色童谣”的批判热潮中,也有人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个人认为,以下的内容,更是我们通过童年回忆,透视当下问题的精髓。

首先,有学者对“灰色童谣”流行的侧面进行了考据,竟然发现了这样的结果。在灰色童谣中,许多内容表现出了对学校的反叛。这也是家长认为的消极内容。

于是,学者找来了统计数据,发现在当时,有67%的城市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超过了国家的规定。三分之一的孩子,希望尽早离开学校,厌学情绪严重。但与之相反的,却是家长表现出了一种盲目的乐观。有56%的小学生家长、59.9%的初中生家长和58%的高中生家长都认为,上学对孩子是一件愉快的事。

没错,就是你

紧接着,儿童心理学家陈会昌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校园童谣属于一种“亚文化”,是无法禁止的。至于童谣有的积极,有的消极,这都很正常。如果一味要求童谣有教育意义,那就没人感兴趣了。

而那些“灰色童谣”,它们被传唱可能仅仅是因为孩子觉得好玩,或者是面对学业压力时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来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让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

关于这种说法,儿童诗人高洪波表示赞同,还说了句直击心灵的话:我们太习惯讲究“意义”。其实,宣泄压力或幽默本身就包含某种意义。

事件发酵后,《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也刊载了四则校园童谣,但显然乏味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提出了其他观点。作为口诛笔伐的家长,是否应该先以身作则?

“举手便发黄色短信”一句给我看乐了

逐渐地,关于“灰色童谣”的争议开始平息。但是即便如此,类似的事情直到今天仍有发生。打开网页,互联网上充斥着“家长举报”的关键字。紧接着,许多优秀的作品就遭到了无情的投诉。

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明明知道世界是复杂的,自己也没办法永远给孩子提供无菌的温室。但他们并没选择客观看待,去引导孩子们辩证地认识世界。反而为了保卫孩子的生活,持起一把又一把“假枪”,举报一切他们认为“负面”的事物。

来源:飘赣

由此,我又回忆起了那些所谓的“灰色童谣”。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为传唱这些童谣走火入魔,最终走向了邪路。

但我知道,直到现在我身边还是有很多朋友,每当谈到那些校园童谣时,都非常有表达欲。因为这些童谣,可能格调确实不高,可能和学习也没啥关联。

但是,它们却承载了我们共同的童年回忆。

参考资料:

新校园童谣31则 孙宏艳

务必在治本上下功夫 张之仁

上学歌 北京市小学教研组集体

如何看待校园“ 打油诗” 王劲松

新校园童谣解析 时晓玲

只有了解儿童才能教育儿童 孙云晓

校园童谣四则 少年儿童研究

童谣“痞味”十足 听得成人直摇头 兰州日报

警惕不健康童谣流进校园 唐湘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馬探長(ID:SXBLG2015),作者:振强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lucky_笨鸟_660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