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能否弯道超车?量子计算主流技术路径的优缺点各有哪些?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前沿论坛之一的“量子计算与光子芯片论坛”8日在上海举行。这是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四年来首次聚焦量子信息领域,吸引众多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人士参与,共同探讨解决我国信息产业“缺芯少魂”这一“卡脖子”难题,为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应用落地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后摩尔时代,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寻找新的计算体系和架构来突破算力瓶颈,量子计算就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国外高科技企业如谷歌、IBM、微软、英特尔等在量子计算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推动量子计算技术由基础研究向工程化发展迈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在量子技术领域的布局、研究方面,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华为、腾讯、百度等产业巨头纷纷成立量子实验室和研究院,研究和探索量子计算技术在相关领域和行业中的应用。那么,量子计算机什么时候会取代经典计算机?
壁仞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张文认为,加速计算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计算工具的革新、加速计算能力的提升催生了生产效率的飞跃,前沿科技的进展越来越依赖加速计算的技术提升,“在经典计算机难以有效计算的领域,量子计算机有望提供超强算力,但目前量子计算无法完全取代经典计算机,实际上,90%以上的场景,仍然需要使用传统芯片,量子芯片可能去解决的是最高端的芯片需求,所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还需要靠传统芯片。同时,在实用性、成本和软件上,量子计算机也依然存在瓶颈,需进一步提升量子比特数和量子纠错能力,量子计算机才有成功商用的可能,量子计算中短期可能的商业化途径是云化和输出专用算力。”
张文直言,人工智能目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远远不如IT和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人工智能不行,而是因为人工智能仍然在寻找突破点,“而量子计算在这条道路上将更艰难,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一个像样的商业化应用”,张文如是说,他认为,量子纠错成本也是很大的问题,以及如果没有软件生态的支持,也很难去帮助量子计算发展。据了解,壁仞科技将推出新的量子计算模拟加速库,高效探索新的量子算法和量子电路架构设计,采用GPU作为模拟量子计算的标准设备,并探索采用大规模互连方式提升量子比特的操纵数量。
华为量子计算软件与算法首席科学家翁文康在演讲中也指出,量子计算将带来指数级增长的计算空间,1块指甲大小的超导处理器可以带有50+量子比特(100纳米),超越所有经典计算机的记忆体容量。翁文康认为,大概率来看,量子计算机短期内并不会取代经典计算机。在量子系统仿真、量子化学、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的“专用”量子计算机预计成熟期 为3至5年,而在大数分解、数据库搜索、量子动力学、量子人工智能等领域“通用”量子计算机预计成熟期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
文、图、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庆辉、周裕妩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