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分类模型
给定训练数据
分类任务学习一个输入x到输出y的映射f:
//最大后验估计
其中,y为离散值,其值范围为标签空间:
当C=2时,为两类分类问题
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p(y=c)//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
类条件概率 p(x|y=c)
后验概率 p(y=c|x)//事情已经发生,由某个因素引起的可能性的大小
2.1 Logistic回归
Logistic回归是一个用在分类任务的线性分类器。Logistic回归也是(深度)神经网络的基础,可以看做是只包含输入层和输出层的两层网络。我们从经验风险最小、正则、优化、模型评估和模型选择等方面进行讨论。
LR回归是一个分类算法。在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中,LR回归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个。
LR回归是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使用sigmoid函数(logistic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将线性模型的输出压缩到[0,1]之间,使其能表示概率。LR本质仍然是一个线性模型,实现相对简单。在广告计算和推荐系统中使用频率极高,是点击率(CTR)预估模型的基本算法。LR模型也是深度学习的基本组成单元(两层网络就是LR)
LR回归属于概率性判别式模型。之所以是概率性模型,是因为LR模型是有概率意义的(LR可以得到后验概率p(y|x);而非概率模型如SVM,模型本身并没有概率意义);之所以是判别式模型,是因为LR回归并没有对数据的分布p(x,y)进行建模,也就是说LR模型并不知道数据的具体分布,而是直接将判别函数(后验概率),或者说是分类超平面求解出来。
注:判别式模型 VS. 产生式模型
有些分类算法通过求解p(y=c|x)实现分类,即对于一个新的样本x,计算其条件概率p(y=c|x),即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可以可以基于贝叶斯公式得到
其中p(x|y=c)是类条件概率密度,p(y=c)是类的先验概率。若采用这种方法的模型,称为是产生式模型。之所以被称为产生式模型,是因为在产生式模型中有p(x|y=c)和p(y=c),可得到数据的分布p(x,y=c)=p(y=c)p(x|y=c),从而可以从分布中产生数据p(x,y=c)(如随机采样)
分类算法也可以直接对后验概率进行建模,如LR模型中我们假设,而无需知道类先验概率和类条件概率。若采用这种方法的模型,称为判别式模型。
因为有了后验概率后,分类算法可以根据最大后验概率,将输入空间划分成许多不相交的区域,这些区域之间的分隔面被称为判别函数(也称为分类面),有了判别函数,就可以进行分类。
判别式模型直接对后验概率进行建模,从而得到判别函数。产生式模型,最终也是为了得到判别函数。还有一些模型(如SVM),直接对判别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判别面,也被称为判别式法。
2.1.1Logistic分布
LR回归是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再用sigmoid函数得到概率。这里就先介绍一下sigmoid函数
首先,需要对logistic分布进行说明,这个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pdf)为:
累积分布函数(CDF)为:
其中u表示位置参数,s是形状参数
下图为不同的u和s的情况下,Logistic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的图形:
Logistic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下图为不同的u和s的情况下,Logistic分布的累积分布函数的图形:
Logistic分布的累积概率函数
由图可以看出,Logistic分布的形状与正态分布的形状相似。但是Logistic分布的尾部更长。Logistic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的图形是一条S形曲线,在中心附近增长速度较快,而在两端的增长速度相比较慢。该曲线以点(u,1/2)位中心对称,即满足
当u=0,s=1时,Logistic分布的概率函数就是我们常说的sigmoid函数:
且其导数为:
2.1.2从Logistic分布到Logistic回归模型
Logistic回归用于分类任务。下面是一个二维平面上两类分类的例子。其中橙色的三角和蓝色的米星分别是两类样本的训练样本,我们需要对一个未知类别的样本紫色圆圈进行分类。
Logistic回归模型用当u=0,s=1的Logistic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sigmoid函数)对后验概率p(y=c|x)进行建模。对两类分类问题,logistic回归模型为:
一个事件的几率(odds)是指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的比值。两个概率相除,得到事件的几率为:
两边取log运算,得到该事件发生的对数几率(log odds)或logit函数是
注:Logistic回归也称为对数几率回归
所以当a>0,p(y=1|x)>p(y=0|x),如果取最大后验概率,x的类别y=1;
如果a<0,则p(y=1|x)
当a=0,则p(y=1|x)=p(y=0|x),x的类别y=0和y=1的概率相等,此时x位于决策面上,可将x任意分类到某一类,或拒绝作出判断。
因此即a就是我们在分类算法中的决策面。
注:
所谓分类器,一般是将输入空间X,根据需要划分的类别,将输入空间划分一些互不相欠的区域,这些区域的边界一般叫做决策面。预测函数的形式不同,会使得决策面或者光滑,或者粗糙。其中有一种比较特别的就是判别面是参数的线性函数,称为线性决策面,形成的分类器就是线性分类器。
分类器为每个类别分配一个判别函数,根据判别函数来判断一个新的样本是否是这个类别的。比如,假设有C个类别,那么分类器肯定会得到C个判别函数;。如果有一个新的样本x,那么一般是找到最大的,就可以认为,新的样本属于第C类。
在一般的分类器中,判别式函数,和后验概率p(y=c|x)是对应的,能够使判别式的结果最大,同样也是能够样本x在类别c下的后验概率最大。
判别式函数和相等的点集,就是我们常说的决策面:
由于LR回归是一个线性分类算法,所以
其中参数向量w为线性组合的权重。即Logistic回归模型中,输出y=1|x的对数几率是输入x的线性函数。
将上述两步综合在一起,Logistic回归模型可以重写为下面这个形式:
2.1.3负log似然损失/极大似然估计
对于一个两类分类问题,,所以给定x,p(y|x)可以用Bernoulli分布表示。在Bernoulli分布中,参数表示给定x的情况下,y=1的概率。后验概率的概率函数为:
这里请注意Logistic回归中后验分布p(y|x)的概率分布为Bernoulli分布,而Bernoulli分布中的参数又用logit函数,即
注:
Bernoulli分布又被称为两点分布,是一个离散型概率分布。若伯努利随机变量取值为1。若伯努利实验失败,则伯努利随机变量X取值为0.记其成功概率为,则失败的概率为,记为
给定训练样本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极大似然估计求解模型参数
注:
极大似然估计(MLE)定义为(即给定参数的情况下,数据D出现的概率为p,则MLE取使得p最大的参数)
由于我们假设训练数据是独立同分布(IID)的样本。所以数据D出现的概率为各训练样本出现的概率相乘(独立随机向量的联合分布等于各随机变量的分布相乘),即似然函数为在参数的情况下,数据出现的概率:
取log运算(通常log运算后更简单),得到log似然函数为
极大似然估计为选择数据出现概率最大的参数:
将Bernoulli分布代入log似然函数计算公式,得到
log似然极大,等价于损失函数取负log似然,即负log损失函数为
然后取训练集上的平均损失最小,即最小化目标函数
2.1.4带正则的Logistic回归
同带正则的线性回归类似,Logistic回归也可以带正则惩罚项。事实上,同线性回归可以不带正则(最小二乘线性回归)不同,Logistic回归必须带正则项。
从图中可以看出,分界面1、2、3和4均可以将两类数据完全分开,但4的似然值最大。事实上对组合权重系数w的每个元素乘以一个无穷大的标量会使得似然值更大,因此必须加正则项限制权重系数w无限制增大但模型的推广性不好(过拟合)。
Logistic回归可以带L2正则和L1正则。
L2惩罚的Logistic回归:
L1惩罚的Logistic回归:
其中为正则参数,用于调节目标函数和惩罚项之间的关系。越大,惩罚力度越大,所得到的最优解越趋近于0,或者说参数向量越稀疏;越小,惩罚力度越小,模型和训练数据拟合得越好。
2.1.5梯度下降
先讨论损失函数部分的梯度,带目标函数中正则部分的梯度稍后讨论。
损失函数为:
则梯度为:
如果将看成是对的预测,则可以看作是预测残差,Logistic回归损失函数与线性回归损失函数得到的梯度形式相同。事实上所有线性模型的梯度形式均是如此。
得到梯度之后,那么就可以和线性回归模型一样,采用标准的梯度下降法求解参数(这里未考虑正则项的梯度):
梯度下降法实现相对简单,但是其收敛速度往往不尽人意,可以考虑使用随机梯度下降法来解决收敛速度的问题和大样本问题(CTR预估部分讲解)
但上面两种优化方法在最小值附近,都存在一种曲折的慢速逼近方式来逼近最小点的问题。所以在LR回归的实际算法中,用到的牛顿法或拟牛顿法(DFP、BFGS、L-BFGS),当然样本数特别大的时候,随机梯度下降是最佳选择。
注:
由于切记最优解的问题,是一个凸优化的问题,这些数值化方法的区别仅仅在于选择什么方向最优解,而这个方向通常是优化函数在当前点的一阶导数(梯度)或者二阶导数(Hessian矩阵)决定的。比如梯度下降法用的就是一阶导数,而牛顿法和拟牛顿法用的就是二阶导数。
2.1.6牛顿法
① 一元函数的牛顿法
牛顿法的最初提出是用来求解方程的根。我们假设点为函数f(x)的根,那么有。现在我们将函数f(x)在点处一阶泰勒展开有:
其中这里表示函数f的导数。
那么假设点为该方程的根,则有
那么就可以得到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递归方程,我们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让x趋近于,从而求得方程f(x)=0的解。
迭代公式用图示表示如下图。选择一个接近函数f(x)零点的,计算相应的和切线斜率。然后我们计算穿过点,并且斜率为的直线和x轴的交点的x坐标,也就是求如下方程的解。
我们将求得的点的x坐标命名为,更接近方程的解。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开始下一轮迭代。
下图是wiki上一个牛顿法求解函数的根的动图(蓝色线为函数f(x),红色线为当前点的切线。图中用下标表示迭代索引,类似我们上文中的上标t),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牛顿法的迭代过程。
②牛顿法用于优化求解
对于最优化问题,其极值点处的特性之一是在极值点处函数的一阶导数为0。因此我们可以在一阶导数处利用牛顿法通过迭代的方式来求得最优解,即相当于求一阶导数对应函数的根。
将①中f(x)换成一阶导数,得到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断更新x迭代求得最优解的方法。
上面我们讨论的都是x为标量的情况。那么对于高维函数,其一阶导数为梯度,
二阶导数就变成了一个Hessian矩阵,记为
那么迭代公式就变成了
牛顿法求最优值的步骤如下:
1) 随机选取起始点
2) 计算目标函数f(x)在该点的一阶导数和hessian矩阵
3) 依据迭代公式,更新x值
4) 如果,则收敛返回,否则继续步骤2,3直到收敛
由于牛顿法用到了函数的二阶函数,亦被称为二阶优化方法。可以看出,与梯度下降相比,牛顿法用的特点是收敛速度快,迭代次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