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出路》揭示了教育与命运之间的深刻关联。郑琼导演的这部作品通过三个不同背景的青少年,展示了家庭环境如何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困境,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出路。
- 01 - 马百娟 12岁,甘肃山区小学生
马百娟来自甘肃会宁的一个贫困农村,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父亲年迈,母亲有智力障碍,哥哥早早辍学外出打工。全家住在简陋的窑洞里,全年开销不超过50元。马百娟就读于当地的一所小学,学校只有两位老师和五名学生。她每天早上的早餐是热水泡馍,放学后还要承担许多家务和农活。尽管生活条件艰苦,马百娟依然怀揣着去北京上大学的梦想,希望能通过努力改变家庭的现状。然而,她的父亲认为女孩子迟早要嫁人,读书只需够用即可。最终,马百娟在16岁时被迫嫁给了表哥,似乎“除了嫁人,没有其他出路”。
- 02 - 袁佳 19岁,湖北咸宁小县城复读生
袁佳的父母是农民工,父亲因没有文化在城市打工时受尽屈辱,临终前留下遗言:“爬也要供孩子上学”。袁佳肩负着家庭的期望,但两次高考失利让他倍感压力。复读的过程异常艰难,他甚至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经过两年的努力,袁佳终于考入湖北工业大学,虽然不是顶尖高校,但对小县城的家庭来说,已经是巨大的成就。大学毕业后,袁佳在武汉买房买车,成为了一名城市新中产。尽管与袁晗寒相比仍有差距,但他接受了现实,并决心继续努力。
- 03 - 袁晗寒 17岁,北京美院附中辍学生
袁晗寒出生在北京,父母均为北京人,从小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她在美院附中辍学后,整日无所事事,靠看电影和读书打发时间。为了摆脱无聊,她决定在南锣鼓巷开一家小酒吧。对她而言,“人生不会被饿死”,她需要对抗的是孤独。后来,袁晗寒前往德国留学,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自己可以从事任何工作,只要“不饿死就行”。她偶尔在国内寻找实习机会,了解艺术领域的发展。
- 04 - 导演郑琼的观点
郑琼导演认为,在一个只论输赢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她从小在湖北农村长大,深刻理解马百娟的处境。郑琼三次高考落榜,最终未能上大学,但她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北京打拼了十年,获得了自由。她认为真正的出路在于打破成功学强加的框架,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或打破阶层。纪录片的结尾,袁晗寒开设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她的试错成本很低,可以选择多种生活方式。袁佳则在攒钱,希望购买学区房,让下一代达到袁晗寒的水平。而马百娟则不再接听导演的电话,可能是因为对现实感到失望。她曾梦想读书、去北京,但现在只能在农村嫁人生子,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打破自己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