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开发工具 > 正文

JDK动态代理之ProxyGenerator生成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解析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JDK动态代理之ProxyGenerator生成代理类的字节码文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通过前面几篇的分析,我们知道代理类是通过Proxy类的ProxyClassFactory工厂生成的,这个工厂类会去调用ProxyGenerator类的generateProxyClass()方法来生成代理类的字节码。ProxyGenerator这个类存放在sun.misc包下,我们可以通过OpenJDK源码来找到这个类,该类的generateProxyClass()静态方法的核心内容就是去调用generateClassFile()实例方法来生成Class文件。我们直接来看generateClassFile()这个方法内部做了些什么。

private byte[] generateClassFile() {
  //第一步, 将所有的方法组装成ProxyMethod对象
  //首先为代理类生成toString, hashCode, equals等代理方法
  addProxyMethod(hashCodeMethod, Object.class);
  addProxyMethod(equalsMethod, Object.class);
  addProxyMethod(toStringMethod, Object.class);
  //遍历每一个接口的每一个方法, 并且为其生成ProxyMethod对象
  for (int i = 0; i  sigmethods : proxyMethods.values()) {
    checkReturnTypes(sigmethods);
  }
  
  //第二步, 组装要生成的class文件的所有的字段信息和方法信息
  try {
    //添加构造器方法
    methods.add(generateConstructor());
    //遍历缓存中的代理方法
    for (List sigmethods : proxyMethods.values()) {
      for (ProxyMethod pm : sigmethods) {
        //添加代理类的静态字段, 例如:private static Method m1;
        fields.add(new FieldInfo(pm.methodFieldName,
            "Ljava/lang/reflect/Method;", ACC_PRIVATE | ACC_STATIC));
        //添加代理类的代理方法
        methods.add(pm.generateMethod());
      }
    }
    //添加代理类的静态字段初始化方法
    methods.add(generateStaticInitializer());
  } catch (IOException 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unexpected I/O Exception");
  }
  
  //验证方法和字段集合不能大于65535
  if (methods.size() > 65535)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method limit exceeded");
  }
  if (fields.size() > 65535)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field limit exceeded");
  }

  //第三步, 写入最终的class文件
  //验证常量池中存在代理类的全限定名
  cp.getClass(dotToSlash(className));
  //验证常量池中存在代理类父类的全限定名, 父类名为:"java/lang/reflect/Proxy"
  cp.getClass(superclassName);
  //验证常量池存在代理类接口的全限定名
  for (int i = 0; i 

可以看到generateClassFile()方法是按照Class文件结构进行动态拼接的。什么是Class文件呢?在这里我们先要说明下,我们平时编写的Java文件是以.java结尾的,在编写好了之后通过编译器进行编译会生成.class文件,这个.class文件就是Class文件。Java程序的执行只依赖于Class文件,和Java文件是没有关系的。这个Class文件描述了一个类的信息,当我们需要使用到一个类时,Java虚拟机就会提前去加载这个类的Class文件并进行初始化和相关的检验工作,Java虚拟机能够保证在你使用到这个类之前就会完成这些工作,我们只需要安心的去使用它就好了,而不必关心Java虚拟机是怎样加载它的。当然,Class文件并不一定非得通过编译Java文件而来,你甚至可以直接通过文本编辑器来编写Class文件。在这里,JDK动态代理就是通过程序来动态生成Class文件的。我们再次回到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生成Class文件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收集所有要生成的代理方法,将其包装成ProxyMethod对象并注册到Map集合中。

第二步:收集所有要为Class文件生成的字段信息和方法信息。

第三步:完成了上面的工作后,开始组装Class文件。

我们知道一个类的核心部分就是它的字段和方法。我们重点聚焦第二步,看看它为代理类生成了哪些字段和方法。在第二步中,按顺序做了下面四件事。

1.为代理类生成一个带参构造器,传入InvocationHandler实例的引用并调用父类的带参构造器。

2.遍历代理方法Map集合,为每个代理方法生成对应的Method类型静态域,并将其添加到fields集合中。

3.遍历代理方法Map集合,为每个代理方法生成对应的MethodInfo对象,并将其添加到methods集合中。

4.为代理类生成静态初始化方法,该静态初始化方法主要是将每个代理方法的引用赋值给对应的静态字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知道JDK动态代理最终会为我们生成如下结构的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0 extends Proxy implements UserDao {

  //第一步, 生成构造器
  protected Proxy0(InvocationHandler h) {
    super(h);
  }

  //第二步, 生成静态域
  private static Method m1;  //hashCode方法
  private static Method m2;  //equals方法
  private static Method m3;  //toString方法
  private static Method m4;  //...
  
  //第三步, 生成代理方法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try {
      return (int) h.invoke(this, m1, null);
    } catch (Throwable 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e);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try {
      Object[] args = new Object[] {obj};
      return (boolean) h.invoke(this, m2, args);
    } catch (Throwable 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try {
      return (String) h.invoke(this, m3, null);
    } catch (Throwable 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e);
    }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User user) {
    try {
      //构造参数数组, 如果有多个参数往后面添加就行了
      Object[] args = new Object[] {user};
      h.invoke(this, m4, args);
    } catch (Throwable e) {
      throw new UndeclaredThrowableException(e);
    }
  }
  
  //第四步, 生成静态初始化方法
  static {
    try {
      Class c1 = Class.forName(Object.class.getName());
      Class c2 = Class.forName(UserDao.class.getName());  
      m1 = c1.getMethod("hashCode", null);
      m2 = c1.getMethod("equals", new Class[]{Object.class});
      m3 = c1.getMethod("toString", null);
      m4 = c2.getMethod("save", new Class[]{User.class});
      //...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至此,经过层层分析,深入探究JDK源码,我们还原了动态生成的代理类的本来面目,之前心中存在的一些疑问也随之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1.代理类默认继承Porxy类,因为Java中只支持单继承,所以JDK动态代理只能去实现接口。

2.代理方法都会去调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因此我们需要重写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3.调用invoke()方法时会传入代理实例本身,目标方法和目标方法参数。解释了invoke()方法的参数是怎样来的。

使用刚刚构造出来的Proxy0作为代理类再次进行测试,可以看到最终的结果与使用JDK动态生成的代理类的效果是一样的。再次验证了我们的分析是可靠且准确的。至此,JDK动态代理系列文章宣告结束。通过本系列的分析,笔者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相信读者们对JDK动态代理的理解也更深了一步。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要更好的掌握JDK动态代理技术,读者可参照本系列文章自行查阅JDK源码,也可与笔者交流学习心得,指出笔者分析不当的地方,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逍遥微博2011_213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