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满防空洞的重庆,三个老同学合开的火锅店经营不善,为了使店铺卖个好价钱,由此发生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故事。意外好看的电影,让我看到了忧郁之外的男神陈坤,还是辣么帅。看完电影我觉得没有一件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所以,我想吃火锅。
火锅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心头好。无论是炎炎夏日的大汗淋漓,还是冬天的一口热锅打败严寒,抑或气温适宜吃什么都不过分的春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季节是不适合吃火锅的。
小时候,火锅品牌还比较少,在小小的县城里,小肥羊对我的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到后来可选择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从老鸭汤到刘一手再到川江小调,各种火锅遍地开花。吃货通常都饿不着自己,所以我不算意外发现火锅底料红九九很好吃,煮麻辣鱼,冒菜都不成问题。
立志要走出秦岭的我考上了大学,去了十三朝古都大西安。刚上大学的时候,学校新校区在秦岭脚下的东大国际。彼时东大国际还不能被称之为东大国际,想吃美味的火锅只能靠做梦。然而火锅是一座桥梁,迅速的拉近了我和舍友的距离,于是大家一拍即合,开展了为了伟大的吃火锅事业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辅导员突击查宿舍,宿管的不定期检查违章电器始终阻止不了我们对火锅的热情。在那个为吃火锅斗智斗勇的年代,四个人坐着军训时的小马扎围坐在电磁炉的周围守着锅,总有一种幸福的味道。还记得小蔡调的芝麻酱,欢欢从重庆老家带回来的各种美味的火锅底料,还有为了应付辅导员突击检查喷的半瓶花露水,呛的辅导员来不及分辨出火锅的味道转身就走。
日子总是越过越好,这一点在上了大三,我们搬回了老校区之后尤为明显。可以吃的美食种类和数量呈指数增长,于是我们吃遍周边。一轮新的尝试之后,转盘的藏式秘制烤鱼,涮海,大唐西市里的各种美食,还有西北大北边的泡姜鸡成为我们的新宠。尤其是泡姜鸡,成为我们聚会首选。号称无辣不欢的我们,从刚开始只能吃微微辣也被辣到半夜胃痛的尴尬境地生生磨练为吃着特辣还谈笑风生。一晃本科毕业好几年,但对泡姜鸡始终印象深刻。可能还因为这是本科毕业时我请小蔡吃饭的地方,两个人吃了一百多,刮出了50块的奖,毕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中这么大的奖。
上学的时光就这么进入尾声,而我关于吃的征程刚刚开始。上班以后,我始终践行以减肥为目标,以吃为己任。吃遍周边就从小寨开始,新辣道鱼火锅的蕃茄锅,红汤锅,都甚合朕口味。嗨捞猪肚鸡确实不辣,但汤不错,还有大家极力推荐的花田煮牛肉火锅,可能因为期待太大,反而没觉得有多好。当然还有不能不提的海底捞,我爱它家的猪蹄和牛肉。一直都有一个小愿望,一个人去吃次海底捞,让服务员给我对面放上一个大大大大大娃娃。
一场秋雨一场寒,温度骤降,何以解忧,唯有火锅。尤其在寒风尤其泠冽的北京,温补的羊肉再合适不过了。出差在外,总觉得北京的饭菜不大合口,而豆汁之类的传统美食又让我望而却步,在我对北京美食不抱任何期待,并且觉得火锅没有辣椒没法吃的时候,北京的铜火锅颠覆了我对火锅的认识,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也让我对帝都心生好感。原来清水涮羊肉蘸芝麻酱这么好吃。原来茼蒿和蒿子杆不是一个东西。当然乾隆白菜真的很好吃,吃火锅我一定会点它作为配菜搭着吃。美食总是有很多,等待我去发掘,最近听公司里的田老师说,最好吃的是牛街的聚宝源,一定要吃它家芝麻烧饼。瞬间燃起了我的小宇宙,果然老爸说的没错,胖人都是胃口好,吃得多呀,但减肥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吃嘛。
最后,这篇文章确实和电影《火锅英雄》没什么关系,如果有,那就是它成功的勾起了我吃火锅的欲望。顺便总结了一下我的火锅成长史。
Ps.最后,你以为我会放一张火锅的图片?不不不,你太天真了,像我这样的吃货,吃饭时怎么可能想的起来拍照呢。
百度?你自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