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程序员,32岁,距离退休,只剩3年了!”
这句话用来形容2020年互联网行业最适合不过了。从18年开始,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开始了不止一轮的裁员,19年网上开始充斥一类文章,专门写互联网公司超过35岁的人,如果到这个年龄,还不是leader,业务又不核心,那么请焦虑吧。
转过头,看手中的资源,基于基本盘看清自己的努力方向,非常感慨和受启发。中国互联网经过过去十多年野蛮式的发展似乎这2年开始慢下来了,程序员35岁的退休年龄虽然只是贩卖焦虑的一种说法,但是整个行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要求我们的成长速度必须跟上。2021年开始,希望自己在技术、管理、业务3个维度再做更深层次的学习,体系化个人的认知,做一个有特点的IT人。
程序员世界里的大佬曹政说:
996 是市场选择,不是某个企业家或者某个企业决定的,没有谁可以只手遮天。给他们底气的,是那些排队等 offer 的应聘者。这很不正确,但这是事实,事实经常不正确。
出于对曹大佬的尊重,我极不情愿地没有送上一句脏话。但这样的言论,真是够气人的!曹大佬一定很有钱了,也财务自由了,也时间自由了——所以他并不能饱尝 996 背后的辛酸。
我们人,并不像风和水那样浑然无觉,不知疲倦。如果 996 真的是市场选择的话,那我们干脆回到“吃大苦、耐大劳”的时代吧。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为什么要解放生产力呢?我们程序员编写的程序难道不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智能、更幸福吗?
再说,给“他们”(应该是它们)底气的,根本不是那些排队等 offer 的应聘者,而是资本的贪婪。也许,曹大佬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他也想体恤广大的程序员朋友们,他也恨 996,但为了让文章吸引更多人的眼球,引来更多的批评,他便靠着自己的雄辩站在了对立面。
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那会,项目忙的时候也经常加班。差不多每天至少要加班到晚上 10 点多,周末也没有休息天,非常的累。但公司是不强制加班的,也有加班费。项目如果不忙的话,晚上 6 点下班就走也是可以的。我没有遇到过项目非常忙但就是不加班的程序员,大多数的程序员都是敬业爱岗的。
但如果公司非要强制 996,逼迫员工加班,那就是雇主在仗势欺人了——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每周工作 5 天,每天工作 8 小时是我们拼尽全力争取到的权利(为数不多);我们除了工作,还要生活。
托马斯·杰佛逊(美国第三任总统)曾说过:“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家庭的温暖怀抱中度过的那些时光。”但我从没听过有人说,我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在公司的 996 工作制中度过的那些时光。
有人在知乎上问:“除了利用 GitHub 发起抗议,还有哪些巧妙的方案来抵制 996 ?”
安晓辉前辈给出了一个我不敢苟同的答案:
- 确认自己不需要通过 996 拿更多薪水过更丰裕的日子。
- 从今天起抵制 996,挺起来,不加班。
- 如果因为抵制 996 和公司闹得水火不容,那就果断离开。
我不敢苟同的原因是:
- 拿更多薪水过更丰裕的日子和 996 有什么必然关系吗?
- 如果不加班能解决问题的话,还需要利用 GitHub 发起抗议吗?
- 为什么雇员被欺负了,还要委屈地承担后果,而不是雇主呢?
在我看来,利用 GitHub 发起抗议是程序员力所能及的最巧妙的方案——139947 个 star 中我贡献了一个——我相信,我们善意的举动一定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变化。
那么对于想坚持程序员这行的真的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其实不然,在互联网的大浪淘沙之下,留下的永远是最优秀的,我们考虑的不是哪个行业差哪个行业难,就逃避掉这些,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他的问题,但是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有站在最顶端的那群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站在最顶端,学历不够那就去读,知识不够那就去学。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挡住自己的由于只有自己。点击我的腾讯文档下述资料免费领取
Android希望=技能+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