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是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一年有余。公务员一年,辞职。投身互联网产品行业,入行不到半年,是个新手。可是,做互联网产品这半年过得像两年,充实的一塌糊涂,忙但是乐于忙;当公务员的一年时间像一个月,每天很清闲却很累,心累。不带有任何偏见地说,对时间额度的差异感受,是因为工作的重复性和创造性不同导致的。创造性的工作让我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我把这当做自己努力生活的一种证明。
【角色带入】
其实觉得很惭愧,我今年23岁了,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到今天才敢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一点想法,对今后的职业道路的选择也稍稍有了计划。这一点做的很不好,吃了大亏,以后有机会写篇文章好好聊聊这事。
现在我在做互联网产品,这也是我准备奋斗多年的领域。对计算机相关、互联网相关、产品设计策划、软件逻辑架构等等此类相关的东西,我总是很感兴趣。在初初入行时候读了几本入门的PM书籍,大略地懂得了如何用一个产品人的眼光去看世界,觉得很奇妙,新世界的大门从此打开。
【爱之初体验】
“设计先行”这个理论可能早已为大家所熟知,而我却是在一次面试失败后,从一位产品总监那里才学到的。回去后细细琢磨,觉得自己之前太傻了,竟然连这么基础的逻辑顺序都想不明白,还曾非常自以为是地辩驳。现在看来,对产品来说,设计、架构等等对逻辑功能的提炼和梳理绝对是产品的灵魂。有了灵魂才能有血肉肢体,才能使之不断健壮不断成长。而没有灵魂的产品,也只能是空有一副躯壳的僵尸。
读《构建之法》的第一感觉是,很多干货。有很多认同,也有一些疑惑不解,有一些观点不甚相同。遂跟随大学班主任兼人生导师的步伐,开博写文,用以记录、讨论。
第一章 干货
1.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2.软件架构、软件设计与实现、源代码管理、配置管理、质量保障、软件测试、需求分析、程序理解、软件维护、服务运营、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用户体验
3.软件开发的难题:复杂性、不可见性、易变性、服从性、非连续性
4.哲学家的宗旨是:我思,故我在;科学家的宗旨是:我发现,故我在;工程师的宗旨是:我构建,故我在。
5.Build To Learn、Show、Serve、Win
6.Bug的多少可以直接衡量一个软件的开发效率、用户满意度、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7.目标:研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说明;通过一定的软件流程,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足够好”的软件说明;并通过数据和其他方式展现所开发的软件是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