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biledu2502886691 | 来源:互联网 | 2023-09-07 17:18
出处http:blog.csdn.netqq200046040、前注鉴于作者本人的能力有限(非常有限),并且依然在学习中,因此本文的高度和深度必然有所欠缺。欢迎(并且非常欢迎)大家
出处http://blog.csdn.net/qq20004604
0、前注
鉴于作者本人的能力有限(非常有限),并且依然在学习中,因此本文的高度和深度必然有所欠缺。
欢迎(并且非常欢迎)大家来批评指正,如果能详细的说明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和改正,那么就太感谢了!!!
我最喜欢听有理有据的批评了!!
本人QQ:20004604,邮箱:20004604@qq.com,期待你的交流。
1、为什么要有一个好的架构
首先明确一点,架构是为需求服务的。
前端架构存在的目的,就我个人理解来说,有以下几点:
1、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一个好的架构,代码的可读性一定是很强的。
简单来说,假如有一个新人加入团队,那么他接手这个项目,一定是容易上手的,能简单轻松的了解整个前端部分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到自己需要重点关注的点。而不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熟悉这个项目的很多细节,才能开始上手做东西。
就文件来说,可以从文件名上,分清哪些是页面、哪些是逻辑、哪些是样式、哪些是可以复用的组件、哪些是图标组、又有哪些是移动端或是PC端专享的样式/逻辑等。
就代码来说,包括统一的命名风格,封装在同一个文件里的代码的相关性足够强等。
2、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一个好的架构,一定是易于维护的,例如在新增需求、更改需求、修正bug,都不会造成意料之外的变化,比如说修改了一个页面组件的内容,却导致另外一个页面组件发生变化(这也太坑了)。
因此,要低耦合,高内聚,以及输入和输出是可预期的。
3、提高代码的可扩展性。
一个好的架构,一定扩展性要强,不能写死。
需求变更太TM正常了,新增需求也太TM正常了。因此好的架构,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情况的发生,因为他们是一定会发生的。
所以,一定要避免把代码写死。
比如页面组件A里需要有一个日历组件,而这个日历组件引用的是别人的(比如从github上找的)。
那么尽量不要直接在页面组件A里面直接引用这个日历组件,而是将写一个日历组件B,在这个日历组件B里封装你引用的日历组件C,然后通过这个日历组件B来进行操作。
原因很简单,假如某天产品经理说,这个日历组件太丑了,我们换一个吧。如果你直接在页面组件A里内嵌这个引用的日历组件C,你很可能就要改很多代码(因为不同日历组件的使用方法和暴露的接口可能不同)。假如你还在其他多个地方引用了这个日历组件,那就更糟糕了!每个地方都要改。
而若是将引用的日历组件C封装到自己写的日历组件B之中,那么你只需要改日历组件B里的相应代码即可,而因为日历组件B暴露的接口是不变的,那么自然不用修改页面中的代码了。
附图,以日历组件为例,是否考虑到扩展性的结果
未考虑到扩展性
考虑到扩展性:
4、便于协同。
包括前端和后端的协同,前端和前端之间的协同。
具体来说,前后端的协同通常是以ajax为交互,那么应至少有一个用于专门封装了所有ajax请求的文件,所有ajax请求都封装在这里。在开发时,这里封装的方法应该可以模拟发送和接收约定好的交互内容,方便开发联调。
而前端和前端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同时在更改代码时,不会影响对方代码的正常运行。因此要求封装、解耦以及低干扰度是必须的。
5、自动化
自动打包,压缩,混淆,如果有必要,再加上自动单元测试。
总结:
总结来说,一个好的架构的目的是,让前端写代码写的舒服,让后端联调的舒服,让产品经理改需求改的舒服。
2、我如何设计架构
我不敢说自己的架构是好的架构(显然不是啦),只能分享自己最近做的一个项目,它的架构的如何做的。
首先,确定需求:
1、一个中小型网站,同时面向移动端和PC端(单端大概15个页面,算上弹窗大约20个)。
2、预算有限(给的钱少),开发时间有限(一个月)。
3、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需求变更(比如增加页面或修改某些页面内容)。
4、客户可能不太在乎优化(但是我自己在乎啊!)
5、要求兼容IE9以上。
其次开始决定:
1、兼容IE9以上说明可以使用主流框架,而无需必须使用jquery。因此我采用了vue,版本是2.0;
2、预算有限,时间有限,因此PC端和移动端共html和js,独立css。
3、页面有限,因此无需将架构层级划分的比较细,只需要按其类型划分即可;
4、根据原型图来看,页面复杂程度有限,复用部分不是很多,因此可以确定哪些东西需要封装复用,哪些比较复杂需要独立封装,哪些比较简单为了简化开发难度可以直接耦合。
5、自己比较熟练单页面网站,因此采用以单页面为主,异步加载其他页面的形式。
于是使用相关配套的东西,比如webpack,vue-router等,另外为了开发和生产的方便性,采用以下模式进行开发。
第三,划分功能。
首先有一个根html,用户需要通过访问它来加载我们的js逻辑,因此js逻辑的代码被写在main.js之中。
在main.js之下,我们的前端代码可以被划分为三部分:
- 组件树;
- 功能模块;
- 各种资源;
如下图:
功能划分好之后,相同功能的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下,命名风格应该类似。
具体来说,组件树相关的东西,通常是以.vue结尾,放置在components文件夹下;
资源,有图片或者国际化资源等,以.png或者.js或.json结尾,放置在resources文件夹下;
而功能插件、服务等,因为可能被多处引用,因此为了方便引用,放在src文件夹下,并且该文件夹是components文件夹和resources文件夹的上级文件夹;
第四、细化功能模块
功能、组件树以及资源,我们已经明确了有哪些东西,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明确这些东西该如何以文件的形式来划分。
如下图:
1、项目构建相关
因为要使用vue.js,也要使用es6语法,因此babel是必须的;
又因为要自动化混淆打包,因此webpack也是必须的;
最后因为要方便多人协同,因此npm的package.json的配置,方便不同人可以快速自动化通过npm install来安装依赖,也是必须的;
2、CDN相关
而又因为我们要采用外部字体(需求要求引入非常见字体),因此CDN加速是必须的,该字体文件放在html中来配置引用即可;
3、配置和插件
我们需要直接引入一些插件和配置文件;
为了使用vue,我们需要一个根组件,那么就是App.vue;
使用vue-router,我们需要配置路由文件,因此router-config.js这个路由配置也是必须的;
然后我们还需要以插件形式引入一些功能和服务,因此有了Plugin-开头的若干个vue插件,这些都是根据需要封装好的低耦合高内聚方法;
4、需要的npm依赖
当然,要使用vue肯定要引入vue.js;
类似的还有vue-router.js和各种兼容性polyfill和全局插件;
5、抽离出的功能模块
除了直接引用的这些插件,我们还有一些和项目高度耦合的功能服务,我认为不能作为插件,但依然需要抽离出来封装好,方便使用和修改;
如封装ajax请求的ajax.js,所有的ajax请求都放置其中,只对外暴露接口,方便管理和使用;
又如实时国际化功能的组件LanguageManager.js,他需要引入国际化资源和管理国际化资源的加载;
又例如实现跨组件通信的event-bus.js
又比如管理用户信息的user.js
6、总结
而这些划分,都体现在上图之中。这就是src目录下的功能模块文件,我们需要的绝大多数功能都可以包括在其中,我们只需要按照实际开发中的需要,将对应的功能写入在这些文件中并引用即可;
第五、组件树
之前谈了功能模块的划分,接下来是组件树;
因此是中小型页面,因此组件树的层级无需太深,但该抽离出来的依然还是要抽离,尽量保证抽离出来的组件解耦以及一个页面组件的逻辑不要太多;
如下图:
0、根组件
所有组件最终往上找,都会找到共同的根组件App.vue,根组件只负责管理他的直接子组件;
每个组件都只负责管理自己的直接子组件,不跨级管理,并且不依赖于自己的子组件(否则可能因为子组件的未加载或错误而导致父组件错误),做到解耦和内聚;
1、弹窗dialog和弹窗tips
因为弹窗dialog和弹窗提示tips可能同时存在,因此将其划分为2个组件,方便管理;
2、未登录页面和登录页面
因为页面存在登录和未登录状态,而为了加载速度考虑,当未登录时,不加载已登录页面,因此需要划分出来,并进行异步加载处理;
3、未登录页面
未登录页面又分为三种情况:
1、初始页面:毫无疑问要直接加载
2、登录弹窗:点击登录时加载(异步)
3、注册弹窗:点击注册时加载(异步)
之所以分拆开,是因为根据需求,已登录用户刷新页面,可以直接进入登录后页面,因此无需登录和注册,这种处理可以减少流量消耗,提升加载页面加载速度(特别是注册弹窗需要加载的内容还比较多);
4、已登录页面
已登录页面有较多页面,采用默认加载初始页,然后异步加载其他页面(访问时);
5、弹窗dialog
由于逻辑较少,代码量不多,因此为了方便管理,统一将其合并在一个vue文件中,共同相同的打开逻辑,根据传递的key决定打开哪一个。
这样在新增弹窗时,无需再去写弹窗的打开、关闭逻辑。
假如有较复杂的弹窗,可以以子组件的形式引入到当前vue文件中,如此也方便管理;
6、国际化管理
和页面高耦合,负责加载对应的国际化资源,并进行切换管理;
7、页面组件
可能有子页面和复用的组件,按照正常方式引用即可。
8、样式文件
可以独立写为.css文件,但因为我的公共样式文件比较少,因此我还是将其放在一个.vue文件中,并在App.vue里来引用
8、页面组件起名
通常以.vue为结尾,除了国际化LanguageManager.js因为高耦合度,因此以.js结尾并是一个单独的vue实例,表示他更像是一个功能模块,而不是一个vue的页面组件;
基础页面,如登录和未登录页面,公共组件(并且是header和footer这种),以base-开头;
弹窗统一以box-为开头;
可复用的组件以extend-开头;
引入的外部组件以import-开头;
普通页面组件以page-开头(这些页面往往是一个独立的页面,并且挂靠在登录或未登录页面下);
注册弹窗因为逻辑比较复杂,并且同类较多,因此以register-为开头;
通过以文件名来划分,不同的页面组件之间的区分可以说是一目了然,同时也方便管理;
3、还没有谈到的内容
想了想,目前还没有谈到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路由:
以路由为驱动来写页面,似乎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好处是只需要通过查看路由的配置文件router-config.js,就可以了解页面组件的架构;
不过我自己关于vue-router的实践经验比较少,因此就略过不谈了;
2、单元测试:
按道理说,单元测试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进行架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不过作者我目前在的公司关于前端方面都不太正规,实在没这方面的经验,
又因为作者我本人转行做前端的时间也比较短,虽然周周9.12.7,但也没来得及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没有需求驱动,这方面动力不足哈哈),
所以只能望有这方面经验的同学,愿意和我交流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先谢谢啦。我的QQ是:20004604,邮箱是:20004604@qq.com
3、自动化配置:
关于webpack的自动化,是前端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配置也是蛮重要的;
不过一是这方面需要很多笔墨的,二是网上也有一些别人分享的文章(肯定比我的好),所以我这里就不细说了;
4、一些自动化工具:
依然尴尬,没有大厂经验,路子比较野,所以大厂专有的一些工具是木有的,
而自己找的话又嫌麻烦,所以没有优化到极致,只做到了基本满足目前项目需求的程度,见谅见谅;
等以后有这方面经验的话我再写博客来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