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阿里巴巴现任CEO张勇正式接任董事局主席职位前,进行了数轮人事安排和组织调整,逻辑和意义何在?
文 | 财新记者 沈欣悦 石睿 侯奇江
电商年中大促“618”当天,阿里宣布又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涉及大文娱、盒马、钉钉、战略投资等多个板块。2018年9月,马云宣布一年后卸任董事局主席,交棒张勇,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中首个退居二线的创始人。张勇接班在即,理顺业务和人事成为其重要任务。在最新的架构调整中,涉及层级最高的为阿里巴巴集团副主席蔡崇信,其主要负责的战略投资部将交棒集团CFO武卫。对此,张勇称可以实现战略投资业务和财务体系一体化。但市场对此的第一反应则是阿里巴巴的二号人物,长期主管资本市场和投融资的蔡崇信将进一步退居业务二线。
此外,一直动荡的大文娱板块拆分,业务划归为两个事业群。大文娱事业群保留优酷、阿里影业、大麦、游戏,而UC、阿里文学、虾米音乐等并入创新业务事业群;盒马和钉钉从创新业务事业群脱离,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钉钉进入云智能事业群。过去10个月,除了业务板块的人事变动,更为顶层的变动在于“合伙人”的两次增减以及2019年第一季度“经济体委员会”的建立。前者是整个阿里巴巴体系最高业务决策层,其核心运作模式保证了马云和蔡崇信在阿里整个体系中有最终的人事权力。而“经济体委员会”的建立则是一个协同最重要两大板块,即阿里巴巴集团和蚂蚁金服集团的主体。
和马云四处传道如何运营企业不同,张勇在公开场合的演讲大多和阿里巴巴具体业务相关。他称,商业设计和组织设计是企业“一把手”不可推卸的两大责任:“组织设计本质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点,解决纵与横、分与合的问题。”他认为,当问整个组织要速度的时候,应该让业务分开快跑,更应该把业务变成纵向的,必须独立往前跑;当问整个组织要效率、要积累、要沉淀的时候,要把有些东西横过来,让包括商业沉淀在内的整个支撑体系能够有办法共享给其他团队。
……
阅读全文请点击此处或阅读原文。
买进口水晶盘赠财新通,还可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