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运维 > 正文

从“机器换人”到“虚拟数字员工”,我们应该担心人工智能“抢饭碗”吗?

从流水线工人到驾驶员,从网络客服到大堂经理,甚至主持人和偶像……人工智能可以“入职”的行业越来越多了。不久前,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在朋友圈公

从流水线工人到驾驶员,从网络客服到大堂经理,甚至主持人和偶像……人工智能可以“入职”的行业越来越多了。不久前,万科集团董事长郁亮在朋友圈公布了万科首位虚拟数字员工“崔筱盼”去年的工作业绩:“她”主要负责应收账款催收,在算法的加持下很快掌握了流程和在数据中发现问题的方法,并以高于人类千百倍的效率进行逾期提醒。在“她”的催办下,预付应收逾期单核销率达到91.44%。

虽说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抢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虚拟数字人的出现还是让职场人有了更加“内卷”的担忧:当人工智能有了人的形象、人的性格(人设)、高度拟人的交互体验,“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是不是技术发展背面的现实危机呢?

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的冲击是存在的,但我们更应看到技术发挥着将劳动者逐渐从资源型产业及简单信息处理、重复性低技能等岗位中解放出来的作用。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传统岗位逐渐减少,知识技术型岗位逐步扩大,人工智能也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人机协同的时代,岗位功能、工作方式、劳动技能、薪酬等方面,都需要与时俱进的模式。

从“机器换人”到“虚拟数字员工”,我们应该担心人工智能“抢饭碗”吗?

(图片来源:CFP)

机器换人:人工智能替代了哪些工作

世界银行在2016年曾发表报告估计,未来20年OECD国家57%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至少有1.18亿人被人工智能或机器人替代。

人工智能领域专家邓伟强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人工智能进入广泛应用时代后,劳动力市场就不可避免地在“人机协同”趋势中迭代。其中推进最顺利的是“机器换人”,即通过工业机器人的方式,将人从恶劣、危险的工况环境中解放出来。

工信部在《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在搬运码垛、投料装车、抛光施釉、喷漆打磨、高温窑炉等繁重危险岗位,以及图像识别、切割分拣、压力成型、取样检测等高精度岗位加快实施‘机器换人’。”

瑞莱智慧物联网行业总监寇梅如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制造业中,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智能监测已经有了广泛应用,目前在自动检修、远程监控等方面可以完美地替代人工。“主要是通过安装各类新型传感器的方式,远程监控设备的健康状况和运行状况,同时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自动检测工业缺陷。”

寇梅如表示,以瑞莱智慧合作过的某大型石油公司为例,长输管道涉及地上地下不同的场景,以往利用人工操作,不仅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检测的事故风险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目前,该项目基于智能识别漏磁传感器信号进行的内检,准确率提升了至少95%。

此外,对专业精度要求极高的岗位,人工智能也发挥着弥补“专家短缺”问题的作用。寇梅如告诉央广网记者,制造业中许多生产设备的实时加工参数需要根据产成品的质量进行动态调整,而传统的调整过程非常依赖专业人员,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以及很高的精确性。“随着生产用工成本上涨,制造企业容易出现生产工人断层问题,专家经验也难以固化。”寇梅如表示,通过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的方式,根据产线质量检测环节的反馈,以及实际加工参数、环境变量等信息,人工智能可以实时推断并推荐最优的加工工艺参数。

中国国际科促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布娜新对央广网记者表示,随着触觉感知、图像识别、自然语音处理、深度认知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的替代能力将继续向中高端岗位升级。简单功能性岗位、重复性高、疲劳感强的行业,以及智能驾驶等对精确性要求较高的行业,人工智能对人力的代替作用还会持续显现。

机器“幻”人:虚拟员工是人机交互的媒介

“崔筱盼”走红以后,研发团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使用深度神经网络技术,他们为“崔筱盼”渲染了虚拟任务形象,生成了生物学的ID,注册了系统邮箱。于是,“崔筱盼”就成为一个有名字、有联系方式、有工位号的“真人”。通过为员工发送催办邮件,“崔筱盼”完成日常工作中大量重复、规则固定且附加值低的工作。得益于“崔筱盼”美丽的外貌和它流畅的交互体验,员工对机器催办的抵触情绪大大降低。

京东科技数字人引擎技术总监王林芳告诉央广网记者,虚拟人实际上是我们跟机器智能链接、交互的媒介。“虚拟人可以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成为虚拟偶像,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型的机器人,代表企业在元宇宙,或者说未来互联网上提供的服务的交互界面。”王林芳表示。

目前,虚拟数字人已经在影视、传媒、金融、零售、政务等领域积累了许多探索成果。京东科技智能客户服务产品部人机交互技术总监陈蒙介绍,京东科技与江南农商银行合作的“数字柜员”已经上线,它把ATM机变成VTM机,利用虚拟数字人交互,通过语音进行表达,虚拟数字人会指引用户完成取款、转账、修改密码等操作流程。

“相比于传统的机器提示,虚拟数字人的拟人化要求比较高,至少不能太丑。其次,它办理实际业务就意味着要和专有系统深度融合,并且打通,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算法、工程深度结合,才能够做到真实能够推广开来。第三,要符合特定场景的交互标准。比如银行网点一般比较嘈杂,对语音识别技术,或者抗噪技术都有要求。”陈蒙这样评价虚拟数字人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王林芳认为,虚拟人是对人无边界的补充,是智能世界里面的,无限的信息的集合,让人的脑力得到扩展。从这个层面看,它仍然是类似机器人的劳动工具,仍然是在标准化、高重复性、高工作强度的岗位中发挥对人的替代作用。

机器“唤”人: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据媒体报道,2020年江苏省对1000多户企业以及68万职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0多户企业中,25%以上的新岗位产生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调研预计,未来3年时间,34.46%的技能技术岗位和36.37%的工程师或技术研发岗位呈增加趋势。

2019年,人社部在对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725号(社会管理类188号)提案的答复中提到,2016年以来,人社部持续跟踪“机器换人”对各地就业影响情况,定期会同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企业座谈等方式,多渠道了解分析人工智能对企业用工影响情况。人社部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仍处于温和且渐进的过程。

同年,人社部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的通知,对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这一工种进行了明确定义,即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算法、深度学习等多种技术的分析、研究、开发,并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设计、优化、运维、管理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

2020年人社部公布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将新兴职业纳入职称评价范围,增设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133个特色评审专业,推动了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

如今,打开主流的招聘网站,输入“人工智能”等关键词,一些高薪职位诸如“自然语言处理”、“架构工程师”、“语音识别工程师”、“机器人产品经理”等需求旺盛。

京东智能客服言犀团队负责人告诉央广网记者,基于智能化系统解决业务问题的需要,近年来京东还培养了一批“AI训练师”,通过参数调整、模型训练、话术调优等一系列优化动作,让机器人能够变得越来越聪明、人性化,提升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认为,智能经济具有超大规模的产业分工体系的特征,而我国的人口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庞大规模也需要发展智能经济,将形成智能化模式下的产业创新和就业创造的规模效应。未来的人工智能将实现社会经济信息一体化变革,智能化新模式新市场新服务的需求强劲,多重发展趋势将叠加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付枪_枪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