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Android > 正文

Android时光轴实现淘宝物流信息浏览效果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了Android时光轴实现淘宝物流信息浏览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Android时光轴的制作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 效果

2.分析和实现

2.1效果实现:

  之前想了一下这种效果,因为只需要用到自己的项目中所以采用图片直接布局的形式去实现效果,虽然效果实现了,但是后来发现了出了很多问题:第一Android的分辨率太多了直接设置xxxdp难免有部分机型出现不适配的情况,第二我们与右边这部分需要对齐的问题这个就比较头大。   

所以目前的实现效果方式是这样子的:   

1.自定义TimerLineMarker,根据自定义属性获取点和线的背景资源或是颜色以及宽度等等,在onMeasure中计算布局的宽度和高度;
2.在Item布居中我们给需要对齐那个View设置一个id为need_align_view,我们在onSizeChanged中去找到并计算对齐View距头部的高度;
3.当我们得到对齐View的高度后,我们计算上面Line,中间Marker以及下面Line需要绘制的矩形区域,调用invalidate()然后在onDraw方法中分别绘制这三个部分;
4.很显然我们需要显示的方式是有些不同的,比如第一个没有上面的线其中心标记颜色也不一样,最后一个没有下面的线,所以我们需要提供两个方法:setStyle()设置显示风格;setMarker(int resouceId)设置中间标记的资源   

2.2分步实现: 

1.自定义TimerLineMarker,根据自定义属性获取点和线的背景资源或是颜色以及宽度等等,在onMeasure中计算布局的宽度和高度

public class TimerLineMarker extends View {
 // 3个部分的drawable
 private Drawable mBeginLine, mEndLine, mMarker;
 // 显示大小
 private int mMarkerSize = 26, mLineSize = 4;
 // 距离头部的微调
 private int mMarkerMarginTop = 0;

 public TimerLineMarker(Context context) {
  this(context, null);
 }

 public TimerLineMarker(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
  this(context, attrs, 0);
 }

 public TimerLineMarker(Context context, AttributeSet attrs, int defStyleAttr) {
  super(context, attrs, defStyleAttr);
  initAttribute(attrs);
 }

 /**
  * 初始化自定义属性
  */
 private void initAttribute(AttributeSet attrs) {
  final TypedArray typedArray = getContext().obtainStyledAttributes(
    attrs, 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
  // 获取size
  mMarkerSize = typedArray.getDimensionPixelSize(
    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markerSize, mMarkerSize);
  mLineSize = typedArray.getDimensionPixelSize(
    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lineSize, mLineSize);
  // 获取drawable
  mBeginLine = typedArray
    .getDrawable(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beginLine);
  mEndLine = typedArray.getDrawable(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endLine);
  mMarker = typedArray.getDrawable(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marker);
  mMarkerMarginTop = typedArray.getDimensionPixelSize(
    R.styleable.TimerLineMarker_markerMarginTop, mMarkerMarginTop);
  typedArray.recycl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Measure(int widthMeasureSpec, int heightMeasureSpec) {
  super.onMeasure(widthMeasureSpec, heightMeasureSpec);
  // 测量本View的宽高里面子控件的宽度
  int with = mMarkerSize + getPaddingLeft() + getPaddingRight();
  int height = mMarkerSize + getPaddingTop() + getPaddingBottom();
  // 通过系统的一个方法做决策最终决定宽高
  int withSize = resolveSizeAndState(with, widthMeasureSpec, 0);
  int heightSize = resolveSizeAndState(height, heightMeasureSpec, 0);
  // 设置宽高
  setMeasuredDimension(withSize, heightSize);
 }
}

2.在Item布居中我们给需要对齐那个View设置一个id为need_align_view,我们在onSizeChanged中去找到并计算对齐View距头部的高度;

 // 标记距离头部的位置
 private int mMarkerTopDistanc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SizeChanged(int w, int h, int oldw, int oldh) {
  super.onSizeChanged(w, h, oldw, oldh);
  initAlignViewHeight();
  // 当View显示的时候回调
  // 定位到当前几个draw able的坐标,然后绘制
  initDrawable();
 }

 /**
  * 初始化获取需要对齐的View高度
  */
 private void initAlignViewHeight() {
  // 获取需要对齐的View
  ViewGroup parent = (ViewGroup) this.getParent();
  mNeedAlignView = findNeedAlignView(parent);

  // 获取需要对齐的View距离顶部的高度
  if (mNeedAlignView != null) {
   mMarkerTopDistance = 0;
   // 与需要对齐View的中心点对齐
   mMarkerTopDistance += calcViewTop(mNeedAlignView)
     + mNeedAlignView.getMeasuredHeight() / 2;
  }
 }

 /**
  * 循环获取距顶部的距离
  */
 private int calcViewTop(View view) {
  final ViewGroup parentView = (ViewGroup) view.getParent();
  final int childCount = parentView.getChildCount();
  // 先加上paddingTop
  int topDistance = parentView.getPaddingTop();
  for (int i = 0; i 

3.当我们得到对齐View的高度后,我们计算上面Line,中间Marker以及下面Line需要绘制的矩形区域,调用invalidate()然后在onDraw方法中分别绘制这三个部分;

 /**
  * 初始化Draw able
  */
 private void initDrawable() {
  initMarkerBounds();
  initLineBounds();
  postInvalidate();
 }

 /**
  * 初始化时光线Bounds
  */
 private void initLineBounds() {
  int height = getHeight();
  Rect bounds = mMarker.getBounds();

  int lineLeft = bounds.centerX() - (mLineSize >> 1);

  if (mBeginLine != null)
   mBeginLine.setBounds(lineLeft, 0, lineLeft + mLineSize, bounds.top);

  if (mEndLine != null)
   mEndLine.setBounds(lineLeft, bounds.bottom, lineLeft + mLineSize,
     height);
 }

 /**
  * 初始化标记Bounds
  */
 private void initMarkerBounds() {
  int pLeft = getPaddingLeft();
  int pRight = getPaddingRight();
  int pBottom = getPaddingBottom();
  int pTop = getPaddingTop();

  int width = getWidth();
  int height = getHeight();

  int cWidth = width - pLeft - pRight;
  int cHeight = height - pTop - pBottom;

  mMarkerSize = Math.min(mMarkerSize, Math.min(cWidth, cHeight));

  mMarkerTopDistance = mMarkerTopDistance - mMarkerSize / 2;
  if (mMarkerMarginTop <0) {
   mMarkerMarginTop = 0;
  }

  mMarker.setBounds(pLeft, mMarkerTopDistance + mMarkerMarginTop, pLeft
    + mMarkerSize, mMarkerTopDistance + mMarkerMarginTop
    + mMarkerSize);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if (mMarker.getBounds().right <= 0) {
   // 如果bounds被弄丢了
   assignValue();
  }

  if (mMarkerStyle != MarkerStyle.START_STYLE) {
   if (mBeginLine != null)
    mBeginLine.draw(canvas);
  }

  mMarker.draw(canvas);
  if (mMarkerStyle != MarkerStyle.END_STYLE) {
   if (mEndLine != null)
    mEndLine.draw(canvas);
  }
 }

 /**
  * 从新赋值
  */
 private void assignValue() {
  initAlignViewHeight();
  initMarkerBounds();
  initLineBounds();
 }

4.很显然我们需要显示的方式是有些不同的,比如第一个没有上面的线其中心标记颜色也不一样,最后一个没有下面的线,所以我们需要提供两个方法:setStyle()设置显示风格;setMarker(int resouceId)设置中间标记的资源。

 /**
  * 设置显示的分隔
  */
 public void setStyle(MarkerStyle markerStyle) {
  this.mMarkerStyle = markerStyle;
  invalidate();
 }

 /**
  * 设置标记的Draw able
  */
 public void setMarker(Drawable marker) {
  this.mMarker = marker;
  postInvalidate();
 }

 /**
  * 设置标记资源
  * 
  * @param resouceId
  *   资源id
  */
 public void setMarker(int resouceId) {
  this.mMarker = getResources().getDrawable(resouceId);
  postInvalidate();
 }

 /**
  * 时光轴显示风格
  */
 public enum MarkerStyle {
  // 开始第一个
  START_STYLE,
  // 中间位置
  CENTER_STYLE,
  // 最后一个
  END_STYLE
 }

以后希望自己有点空,就把自己做的一些东西写下来. 一方面锻炼一下自己的写文档的能力,另一方面分享代码的同时也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一下技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因为开发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我总会先在网上找一些例子参考一下,类似的代码,可能有些达不到效果或是用不上,没办法也只能自己造轮子。

源码下载地址:http://xiazai.jb51.net/201611/yuanma/AndroidTimeLine(jb51.net).rar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推荐阅读
  • QUIC协议:快速UDP互联网连接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是谷歌开发的一种旨在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的传输层协议。它基于UDP,并结合了TLS级别的安全性,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互联网通信方式。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 Android 中通过代码模拟用户的点击和滑动操作,包括参数说明、事件生成及处理逻辑。详细解析了视图(View)对象、坐标偏移量以及不同类型的滑动方式。 ... [详细]
  • 深入理解 Oracle 存储函数:计算员工年收入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Oracle 存储函数查询特定员工的年收入。我们将详细解释存储函数的创建过程,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2018年的关键成就,包括职业变动、购车、考取驾照等重要事件,并分享了读书、工作、家庭和朋友方面的感悟。同时,展望2019年,制定了健康、软实力提升和技术学习的具体目标。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CSS 布局:液态三栏混合宽度布局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CSS 实现液态的三栏布局,其中各栏具有不同的宽度设置。通过调整容器和内容区域的属性,可以实现灵活且响应式的网页设计。 ... [详细]
  • Linux 系统启动故障排除指南:MBR 和 GRUB 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常见的 MBR 扇区和 GRUB 引导程序故障及其解决方案,涵盖从备份、模拟故障到恢复的具体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根据元素的类型(如复选框)和标签名(如段落)来获取DOM对象。这有助于更高效地操作网页中的特定元素。 ... [详细]
  •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剪映应用中的镜像功能,帮助用户轻松实现视频的镜像效果。通过简单的步骤,您可以快速掌握这一实用技巧。 ... [详细]
  • 深入理解Cookie与Session会话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HTTP响应和请求处理浏览器的Cookie信息,以及如何创建、设置和管理Cookie。同时探讨了会话跟踪技术中的Session机制,解释其原理及应用场景。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 Xcode 中使用快捷键和菜单命令对多行代码进行缩进,包括右缩进和左缩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自动化部署 Linux 服务的 Bash 脚本。该脚本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文件复制和目录创建,还处理了系统服务的配置和启动,确保在多种 Linux 发行版上都能顺利运行。 ... [详细]
  • 在Linux系统中配置并启动ActiveMQ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中安装和配置ActiveMQ,包括端口开放及防火墙设置。通过本文,您可以掌握完整的ActiveMQ部署流程,确保其在网络环境中正常运行。 ... [详细]
  • Android 渐变圆环加载控件实现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 Android 中创建一个自定义的渐变圆环加载控件,该控件已在多个知名应用中使用。我们将详细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 [详细]
  • 如何在WPS Office for Mac中调整Word文档的文字排列方向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最新版WPS Office for Mac调整Word文档中的文字排列方向。通过这些步骤,用户可以轻松更改文本的水平或垂直排列方式,以满足不同的排版需求。 ... [详细]
author-avatar
YY666JAME_381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