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2022年后去中心化的重要性

Web3 的去中心化根源中本聪打算创建一个金融体系,以防止 2008 年式的纾困——让小人物为大人物背锅。正如 Serotonin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manda Cassatt 所指出的那样:“


Web3 的去中心化根源


中本聪打算创建一个金融体系,以防止 2008 年式的纾困——让小人物为大人物背锅。正如 Serotonin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manda Cassatt 所指出的那样:“当 [比特币] 网络启动时,他们在其创世块中写下了这些词,‘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到 2022 年,Web3 中的许多人都在呼吁纾困。Celsius 和 FTX 等中心化实体使用客户存款作为退出策略。再一次,这个小家伙要为数十亿美元的账单埋单;数百万人失去了一切,就像 2008 年一样。


事实证明,几个中心化的交易所只是增加了额外步骤的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这是具有区块链外观的传统金融。

这场加密大屠杀的原因是什么?尽管监管机构针对是 DeFi,但真正的原因显然在于中心化。快速回顾这次破坏,让我们希望这是 Web3 “中心化时代”结束的开始。

2022 年每一次内爆的震中都是 Web3 中心化


FTX 内爆是新发生的,但它远非 2022 年中心化失败的唯一例子。每一次震撼 Web3 的重大黑客攻击、内爆和爆炸都是由于中心化而发生的。让我们回顾一下那些“配置更多资本”的人:


12 月 17 日之后,节点运营商还需要更新 fn CLI 工具以配合 v0.3.35 升级。虽然不是参与共识所必需的,但更新 CLI 工具是确保 CLI 钱包操作成功的必要条件。


  • Voyager Digital

  • 3AC

  • Terra/Luna

  • Celsius Network

  • FTX and Alameda

  • Genesis

 

这不包括来自中心化桥的黑客攻击记录数量,例如 Wormhole Bridge hack、BSC Bridge hack、Harmony 的 Horizon Bridge hack、Nomad Bridge、Ronin Bridge 和 Chain Swap – 仅举几例。在 2022 年期间,超过 20 亿美元已从桥接黑客中被盗。


中心化的崩溃,以及不断恶化的宏观趋势,使加密市场在 2022 年螺旋式上升。然而,有趣的是,在 FTX 内爆之后,去中心化交易所与中心化交易所针锋相对:


跨链桥和稳定币的中心化和脆弱性


但是上面列出的例子真的是中心化的例子吗?毕竟,Terra 生态系统表面上是去中心化的,上面提到的几个桥梁也将自己归类为 DeFi。


无论它们如何分类,跨链桥本质上都是中心化的,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池来支持跨链转移。这些流动资金池,再加上缺乏隐私,使它们成为黑客的主要目标,这些黑客已经变得善于利用这种中心化点。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以至于 Vitalik Buterin 表示怀疑他们在未来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也许允许他们屏蔽其流动资金池地址的隐私保护将减少中心化带来的责任。但是没有隐私,他们自然的中心化对 Web3 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稳定币,如 Terra/Luna 的 UST,本质上也是中心化的。每个稳定币都需要一种机制来保护其挂钩,而这些机制必须由个人、团体或 DAO 管理。一些 stable 的中心化程度较低,例如 MakerDAO,还有一些更中心化,例如 Circle 的 USDC。但它们都依赖于人类群体采取非自动化的行动来捍卫它们的挂钩,不管是不是算法的。

 

由于这些机制需要得到积极监管,市场倾向于信任中心化稳定币,因为它们能够迅速采取行动。这就是为什么按市值计算的三大稳定币是最中心化的:BUSD、USDC 和 USDT。UST 之所以脆弱,是因为它是中心化的,而它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的中心化 Luna Foundation Guard 无法保卫它。


中心化有一些优势,为 Web3 提供了便利的金融轨道和必要的法币入口和出口。但目标应该是让中心化成为通往更去中心化未来的基石,因为在 2022 年之后,中心化显然是一种负债,而不是资产。


定义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的范围


定义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是困难的,并且没有就广泛的定义达成共识。但是,就像糟糕的发型一样,当你看到它时你就知道了。


最好将它们视为一个频谱,两边都有关键属性。Web3 中心化的关键特性包括: 


  • 大量资金由单个或几个地址 ( 如桥梁 ) 控制

  • 提供抵押贷款 ( 如 Genesis)

  • 不透明的机构 ( 尤其是 FTX)

  • 许可或 KYC 的访问 ( 考虑所有 cex)

  • 多个单点故障或控制。


另一方面,您应该在真正去中心化的实体中看到以下品质:


  • 交易是可追踪和可问责的 ( 链上交易 )

  • 贷款被超额抵押 ( 不需要中央控制的无信任系统 )

  • 最小化人为控制以支持代码 ( 自动化与手动过程 )

  • 节点和资本的分布式网络 ( 鱼群 vs 小鲸鱼群 )

 

因为 DeFi 是区块链原生的创新,所有的动作都是公开的、可追溯的。访问是免费和开放的,无需许可——这意味着系统最终变得无需信任和反脆弱。例如,贷款必须超额抵押,这是一个可以防止像 Celsius Network 和 FTX 这样的崩溃的系统。


作为 Web3 的一项发明,智能合约确保以真正中立的方式采取行动,并且没有为偏袒付出代价的余地。它使组织保持透明、负责和有偿付能力。它并不完美——但它是一个值得实现的愿景。作为一个行业,我们需要重新发现 Web3 的真正根源。


去中心化比中心化更安全


去中心化并没有让数百万人的毕生积蓄化为乌有——抢走了许多人唯一能够投资的资本。它并没有破坏 Web3 市场。这是像 FTX 这样的中心化实体在几乎没有透明度的情况下运作的失败。

 

去中心化是 Web3 的关键创新。数字技术已成为一股巨大的集中力量,将互联网关在围墙花园后面。货币和资本也倾向于集中化:这就是为什么国家银行慢慢取代区域性银行,以及为什么美国的货币最终在“美元”背后巩固。


DeFi 是第一个应用数字和在线技术来扭转这些趋势的;区块链让我们有机会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反脆弱的系统。


然而,尽管中心化机构显然造成了伤害,但监管机构仍在追查 DeFi 引入法案以执行自我托管比特币钱包的 KYC 和其他限制。



为去中心化增加隐私


DeFi 在 CeFi 失败的地方成功,因为它是透明的。有问责制和抵押品。每个人都可以亲眼看看皇帝是否没穿衣服——或者他是否穿着用客户押金购买的皇家长袍。


但同样的透明度是以隐私为代价的。隐私内置于 Web2 中,这对业务和工资单来说是必需的:没有人愿意将敏感的业务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或者让自己成为可以查看其账户余额的黑客的目标。由于 DeFi 无法促进这种隐私,因此目前无法替代许多中心化金融功能。


一种回应是说隐私在数字时代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改变我们对隐私的期望而不是通过创新来保护它。他们的想法是,“如果你是无辜的,你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瞒。”


这种回应也不是真正正确的回应。想要隐私并不是承认有罪;我们使用密封信封而不用玻璃建造房屋是有原因的,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是黑帽黑客。企业确实需要隐私来优化运营,而竞争孕育进步。


隐私值得创新来保护。我们不应该认为它不重要或无法实现;我们应该让隐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制定社会规范,规定什么应该是隐私的,什么不应该是隐私的,并让机构在吸取过去和去年教训的同时,对这些标准负责。


在 2023 年重建强大


Web3 社区在 2022 年从加密悬崖上掉了下来。当我们重新爬上悬崖边时,我们必须以更清晰的视角反思并了解为什么我们最终面朝下撞到岩石上。在 2023 年,通过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进行重建,并结合隐私和可审计性,对于 Web3 社区来说是不容商量的。


现在,保持安全,保持谦虚,继续建设,让我们一起爬上去。



关于 Findora


Findora 将以太坊的可编程性与先进的隐私保护 ZK 技术相结合。它允许开发人员使用 Solidity、SDK 和他们熟悉的功能来构建创新的隐私 Dapp。


作为一条创新的 L1, Findora 是零知识密码学领域的领导者。它的 ZK 技术将允许开发人员将隐私和可审计性结合起来,以实现合规性。通过 SDK, Findora 为 Web3 提供了一个即插即用的隐私工具。


通过隐私保护和零知识创新,Findora 使 Web3 能够被大规模采用。


Findora 相关链接:

Website:https://findora.org
Mainnet:https://mainnet.findora.org
Medium:https://medium.com/findorafoundati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Findora
Github:https://github.com/findoranetwork
Findora Academy:https://medium.com/findorafoundation/tagged/academy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一片绿洲053766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