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Android > 正文

2020全新java基础面试题汇总

基本数据类型,也称原始数据类型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他们之间的比较,应用双等号(),比较的是他们的值。

java中==和equals和hashCode的区别

(更多面试题推荐:java面试题及答案)

1、==

java中的数据类型,可分为两类:

  1. 基本数据类型,也称原始数据类型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 他们之间的比较,应用双等号(==),比较的是他们的值。

  2. 引用类型(类、接口、数组) 当他们用(==)进行比较的时候,比较的是他们在内存中的存放地址,所以,除非是同一个new出来的对象,他们的比较后的结果为true,否则比较后结果为false。对象是放在堆中的,栈中存放的是对象的引用(地址)。先看下虚拟机内存图和代码:

public class testD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new String("11");
        String s2 = new String("11");
        System.out.println(s1 == s2);
        System.out.println(s1.equals(s2));
    }
}

结果是:

false
true

s1和s2都分别存储的是相应对象的地址。所以如果用 s1== s2时,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地址值(即比较引用是否相同),为false。而调用equals方向的时候比较的是相应地址里面的值,所以值为true。这里就需要详细描述下equals()了。

2、equals()方法详解

equals()方法是用来判断其他的对象是否和该对象相等。其再Object里面就有定义,所以任何一个对象都有equals()方法。区别在于是否重写了该方法。

先看下源码: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很明显Object定义的是对两个对象的地址值进行的比较(即比较引用是否相同)。但是为什么String里面调用equals()却是比较的不是地址而是堆内存地址里面的值呢。这里就是个重点了,像String 、Math、Integer、Double等这些封装类在使用equals()方法时,已经覆盖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看下String里面重写的equals():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重写了之后就是这是进行的内容比较,而已经不再是之前地址的比较。依次类推Math、Integer、Double等这些类都是重写了equals()方法的,从而进行的是内容的比较。当然,基本类型是进行值的比较。

需要注意的是当equals()方法被override时,hashCode()也要被override。按照一般hashCode()方法的实现来说,相等的对象,它们的hashcode一定相等。为什么会这样,这里又要简单提一下hashcode了。

3、hashcode()浅谈

明明是java中==和equals和hashCode的区别问题,怎么一下子又扯到hashcode()上面去了。你肯定很郁闷,好了,我打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为什么==或者equals的时候会涉及到hashCode。

举例说明下:如果你想查找一个集合中是否包含某个对象,那么程序应该怎么写呢?不要用indexOf方法的话,就是从集合中去遍历然后比较是否想到。万一集合中有10000个元素呢,累屎了是吧。所以为了提高效率,哈希算法也就产生了。核心思想就是将集合分成若干个存储区域(可以看成一个个桶),每个对象可以计算出一个哈希码,可以根据哈希码分组,每组分别对应某个存储区域,这样一个对象根据它的哈希码就可以分到不同的存储区域(不同的区域)。

所以再比较元素的时候,实际上是先比较hashcode,如果相等了之后才去比较equal方法。

看下hashcode图解:

大概可以知道,先通过hashcode来比较,如果hashcode相等,那么就用equals方法来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再重写了equals最好把hashCode也重写。其实这是一条规范,如果不这样做程序也可以执行,只不过会隐藏bug。一般一个类的对象如果会存储在HashTable,HashSet,HashMap等散列存储结构中,那么重写equals后最好也重写hashCode。

总结:

  1. hashCode是为了提高在散列结构存储中查找的效率,在线性表中没有作用。
  2. equals重写的时候hashCode也跟着重写
  3. 两对象equals如果相等那么hashCode也一定相等,反之不一定。

2. int、char、long 各占多少字节数

byte 是 字节

bit 是 位

1 byte = 8 bit

char在java中是2个字节,java采用unicode,2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

short 2个字节

int 4个字节

long 8个字节

float 4个字节

double 8个字节

3. int和Integer的区别

  1. Integer是int的包装类,int则是java的一种基本数据类型
  2. Integer变量必须实例化后才能使用,而int变量不需要
  3. Integer实际是对象的引用,当new一个Integer时,实际上是生成一个指针指向此对象;而int则是直接存储数据值
  4. Integer的默认值是null,int的默认值是0

延伸: 关于Integer和int的比较

  1. 由于Integer变量实际上是对一个Integer对象的引用,所以两个通过new生成的Integer变量永远是不相等的(因为new生成的是两个对象,其内存地址不同)。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0);
Integer j = new Integer(100);
System.out.print(i == j); //false
  1. Integer变量和int变量比较时,只要两个变量的值是向等的,则结果为true(因为包装类Integer和基本数据类型int比较时,java会自动拆包装为int,然后进行比较,实际上就变为两个int变量的比较)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0);
int j = 100;
System.out.print(i == j); //true
  1. 非new生成的Integer变量和new Integer()生成的变量比较时,结果为false。(因为非new生成的Integer变量指向的是java常量池中的对象,而new Integer()生成的变量指向堆中新建的对象,两者在内存中的地址不同)
Integer i = new Integer(100);
Integer j = 100;
System.out.print(i == j); //false
  1. 对于两个非new生成的Integer对象,进行比较时,如果两个变量的值在区间-128到127之间,则比较结果为true,如果两个变量的值不在此区间,则比较结果为false
Integer i = 100;
Integer j = 100;
System.out.print(i == j); //true
Integer i = 128;
Integer j = 128;
System.out.print(i == j); //false

对于第4条的原因: java在编译Integer i = 100 ;时,会翻译成为Integer i = Integer.valueOf(100);,而java API中对Integer类型的valueOf的定义如下:

public static Integer valueOf(int i){
    assert IntegerCache.high >= 127;    if (i >= IntegerCache.low && i <= IntegerCache.high){        return IntegerCache.cache[i + (-IntegerCache.low)];
    }    return new Integer(i);
}

java对于-128到127之间的数,会进行缓存,Integer i = 127时,会将127进行缓存,下次再写Integer j = 127时,就会直接从缓存中取,就不会new了

4. java多态的理解

1.多态概述

  1. 多态是继封装、继承之后,面向对象的第三大特性。

  2. 多态现实意义理解:

  • 现实事物经常会体现出多种形态,如学生,学生是人的一种,则一个具体的同学张三既是学生也是人,即出现两种形态。

  • Java作为面向对象的语言,同样可以描述一个事物的多种形态。如Student类继承了Person类,一个Student的对象便既是Student,又是Person。

  1. 多态体现为父类引用变量可以指向子类对象。

  2. 前提条件:必须有子父类关系。

注意:在使用多态后的父类引用变量调用方法时,会调用子类重写后的方法。

  1. 多态的定义与使用格式

定义格式:父类类型 变量名=new 子类类型();

2.多态中成员的特点

  1. 多态成员变量:编译运行看左边

Fu f=new Zi();

System.out.println(f.num);//f是Fu中的值,只能取到父中的值

  1. 多态成员方法: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Fu f1=new Zi();

System.out.println(f1.show());//f1的门面类型是Fu,但实际类型是Zi,所以调用的是重写后的方法。

3.instanceof关键字

作用:用来判断某个对象是否属于某种数据类型。

* 注意: 返回类型为布尔类型

使用案例:

Fu f1=new Zi();
Fu f2=new Son();if(f1 instanceof Zi){
    System.out.println("f1是Zi的类型");
}else{
    System.out.println("f1是Son的类型");
}

4.多态的转型

多态的转型分为向上转型和向下转型两种

  • 向上转型:多态本身就是向上转型过的过程

    • 使用格式:父类类型 变量名=new 子类类型();

    • 适用场景:当不需要面对子类类型时,通过提高扩展性,或者使用父类的功能就能完成相应的操作。

  • 向下转型:一个已经向上转型的子类对象可以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格式,将父类引用类型转为子类引用各类型

    • 使用格式:子类类型 变量名=(子类类型)父类类型的变量;

    • 适用场景:当要使用子类特有功能时。

5.多态案例:

例1:

package day0524;
 
public class demo0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ople p=new Stu();
        p.eat();
        //调用特有的方法
        Stu s=(Stu)p;
        s.study();
        //((Stu) p).study();
    }
}
class Peopl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
    }
}
class Stu extends People{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水煮肉片");
    }
    public void study(){
        System.out.println("好好学习");
    }
}
class Teachers extends People{
    @Override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樱桃");
    }
    public void teach(){
        System.out.println("认真授课");
    }
}

答案:吃水煮肉片 好好学习

例2:

请问题目运行结果是什么?

package day0524;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 a=new A();
        a.show();
        B b=new B();
        b.show();
    }
}
class A{
    public void show(){
        show2();
    }
    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A");
    }
}
class B extends A{
    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B");
    }
}
class C extends B{
    public void show(){
        super.show();
    }
    public void show2(){
        System.out.println("C");
    }
}

答案:A B

5. String、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区别

1、长度是否可变

  • String 是被 final 修饰的,他的长度是不可变的,就算调用 String 的concat 方法,那也是把字符串拼接起来并重新创建一个对象,把拼接后的 String 的值赋给新创建的对象
  • StringBuffer 和 StringBuilder 类的对象能够被多次的修改,并且不产生新的未使用对象,StringBuffer 与 StringBuilder 中的方法和功能完全是等价的。调用StringBuffer 的 append 方法,来改变 StringBuffer 的长度,并且,相比较于 StringBuffer,String 一旦发生长度变化,是非常耗费内存的!

2、执行效率

  • 三者在执行速度方面的比较:StringBuilder > StringBuffer > String

3、应用场景

  • 如果要操作少量的数据用 = String
  •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 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ilder
  •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 下操作大量数据 = 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区别

1、是否线程安全

  • StringBuilder 类在 Java 5 中被提出,它和 StringBuffer 之间的最大不同在于 StringBuilder 的方法不是线程安全的(不能同步访问),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只是StringBuffer 中的方法大都采用了 synchronized 关键字进行修饰,因此是线程安全的,而 StringBuilder 没有这个修饰,可以被认为是线程不安全的。

2、应用场景

  • 由于 StringBuilder 相较于 StringBuffer 有速度优势,所以多数情况下建议使用 StringBuilder 类。
  • 然而在应用程序要求线程安全的情况下,则必须使用 StringBuffer 类。 append方法与直接使用+串联相比,减少常量池的浪费。

6. 什么是内部类?内部类的作用

内部类的定义

将一个类定义在另一个类里面或者一个方法里面,这样的类称为内部类。

内部类的作用:

  1.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可以无条件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包括private成员和静态成员)。 当成员内部类拥有和外部类同名的成员变量或者方法时,会发生隐藏现象,即默认情况下访问的是成员内部类的成员。

  2.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定义在一个方法或者一个作用域里面的类,它和成员内部类的区别在于局部内部类的访问仅限于方法内或者该作用域内。

  3. 匿名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就是没有名字的内部类

  4. 静态内部类 指被声明为static的内部类,他可以不依赖内部类而实例,而通常的内部类需要实例化外部类,从而实例化。静态内部类不可以有与外部类有相同的类名。不能访问外部类的普通成员变量,但是可以访问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方法(包括私有类型) 一个 静态内部类去掉static 就是成员内部类,他可以自由的引用外部类的属性和方法,无论是静态还是非静态。但是不可以有静态属性和方法

(学习视频推荐:java课程)

7. 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

  1. 抽象类要被子类继承,接口要被类实现。

8. 抽象类的意义

抽象类: 一个类中如果包含抽象方法,这个类应该用abstract关键字声明为抽象类。

意义:

  1. 为子类提供一个公共的类型;
  2. 封装子类中重复内容(成员变量和方法);
  3. 定义有抽象方法,子类虽然有不同的实现,但该方法的定义是一致的。

9. 抽象类与接口的应用场景

1.接口(interface)的应用场合:

  1. 类与类之间需要特定的接口进行协调,而不在乎其如何实现。
  2. 作为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标识存在,也可以是什么接口方法都没有的纯粹标识。
  3. 需要将一组类视为单一的类,而调用者只通过接口来与这组类发生联系。
  4. 需要实现特定的多项功能,而这些功能之间可能完全没有任何联系。

2.抽象类(abstract.class)的应用场合:

一句话,在既需要统一的接口,又需要实例变量或缺省的方法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它。最常见的有:

  1. 定义了一组接口,但又不想强迫每个实现类都必须实现所有的接口。可以用abstract.class定义一组方法体,甚至可以是空方法体,然后由子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方法来覆盖。
  2. 某些场合下,只靠纯粹的接口不能满足类与类之间的协调,还必需类中表示状态的变量来区别不同的关系。abstract的中介作用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点。
  3. 规范了一组相互协调的方法,其中一些方法是共同的,与状态无关的,可以共享的,无需子类分别实现;而另一些方法却需要各个子类根据自己特定的状态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0. 抽象类是否可以没有方法和属性?

答案是:可以

抽象类中可以没有抽象方法,但有抽象方法的一定是抽象类。所以,java中 抽象类里面可以没有抽象方法。注意即使是没有抽象方法和属性的抽象类,也不能被实例化。

11. 接口的意义

  1. 定义接口的重要性:在Java编程,abstract class 和interface是支持抽象类定义的两种机制。正是由于这两种机制的存在,才使得Java成为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2. 定义接口有利于代码的规范:对于一个大型项目而言,架构师往往会对一些主要的接口来进行定义,或者清理一些没有必要的接口。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给开发人员一个清晰的指示,告诉他们哪些业务需要实现;同时也能防止由于开发人员随意命名而导致的命名不清晰和代码混乱,影响开发效率。
  3. 有利于对代码进行维护:比如你要做一个画板程序,其中里面有一个面板类,主要负责绘画功能,然后你就这样定义了这个类。可是在不久将来,你突然发现现有的类已经不能够满足需要,然后你又要重新设计这个类,更糟糕是你可能要放弃这个类,那么其他地方可能有引用他,这样修改起来很麻烦。如果你一开始定义一个接口,把绘制功能放在接口里,然后定义类时实现这个接口,然后你只要用这个接口去引用实现它的类就行了,以后要换的话只不过是引用另一个类而已,这样就达到维护、拓展的方便性。
  4. 保证代码的安全和严密:一个好的程序一定符合高内聚低耦合的特征,那么实现低耦合,定义接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让系统的功能较好地实现,而不涉及任何具体的实现细节。这样就比较安全、严密一些,这一思想一般在软件开发中较为常见。

12. Java泛型中的extends和super理解

在平时看源码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泛型,且经常会看到extends和super的使用,看过其他的文章里也有讲到上界通配符和下届通配符,总感觉讲的不够明白。这里备注一下,以免忘记。

  1. extends也成为上界通配符,就是指定上边界。即泛型中的类必须为当前类的子类或当前类。
  2. super也称为下届通配符,就是指定下边界。即泛型中的类必须为当前类或者其父类。

这两点不难理解,extends修饰的只能取,不能放,这是为什么呢? 先看一个列子:

public class Food {}
public class Fruit extends Food {}
public class Apple extends Fruit {}
public class Banana extends Fruit{}

public class GenericTest {

    public void testExtends(List list){

        //报错,extends为上界通配符,只能取值,不能放.
        //因为Fruit的子类不只有Apple还有Banana,这里不能确定具体的泛型到底是Apple还是Banana,所以放入任何一种类型都会报错
        //list.add(new Apple());

        //可以正常获取
        Fruit fruit = list.get(1);
    }

    public void testSuper(List list){

        //super为下界通配符,可以存放元素,但是也只能存放当前类或者子类的实例,以当前的例子来讲,
        //无法确定Fruit的父类是否只有Food一个(Object是超级父类)
        //因此放入Food的实例编译不通过
        list.add(new Apple());
//        list.add(new Food());

        Object object = list.get(1);
    }
}

在testExtends方法中,因为泛型中用的是extends,在向list中存放元素的时候,我们并不能确定List中的元素的具体类型,即可能是Apple也可能是Banana。因此调用add方法时,不论传入new Apple()还是new Banana(),都会出现编译错误。

理解了extends之后,再看super就很容易理解了,即我们不能确定testSuper方法的参数中的泛型是Fruit的哪个父类,因此在调用get方法时只能返回Object类型。结合extends可见,在获取泛型元素时,使用extends获取到的是泛型中的上边界的类型(本例子中为Fruit),范围更小。

总结:在使用泛型时,存取元素时用super,获取元素时,用extends。

13. 父类的静态方法能否被子类重写

不能,父类的静态方法能够被子类继承,但是不能够被子类重写,即使子类中的静态方法与父类中的静态方法完全一样,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法。

class Fruit{

    static String color = "五颜六色";
    static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水果");
    }
}

public class Banana extends Fruit{

    static String color = "黄色";
    static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香蕉");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uit fruit = new Banana();
        System.out.println(fruit.color);    //五颜六色
        fruit.call();         //这是一个水果
    }
}

如代码所示,如果能够被重写,则输出的应该是这是一个香蕉。与此类似的是,静态变量也不能够被重写。如果想要调用父类的静态方法,应该使用类来调用。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们要从重写的定义来说:

重写指的是根据运行时对象的类型来决定调用哪个方法,而不是根据编译时的类型。

对于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来说,虽然在上述代码中使用对象来进行调用,但是底层上还是使用父类来调用的,静态变量和静态方法在编译的时候就将其与类绑定在一起。既然它们在编译的时候就决定了调用的方法、变量,那就和重写没有关系了。

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是否可以被继承

可以被继承,如果子类中有相同的静态方法和静态变量,那么父类的方法以及变量就会被覆盖。要想调用就就必须使用父类来调用。

class Fruit{

    static String color = "五颜六色";
    static String xingzhuang = "奇形怪状";
    static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水果");
    }
    static public void test() {
        System.out.println("这是没有被子类覆盖的方法");
    }
}

public class Banana extends Fruit{

    static String color = "黄色";
    static public void call() {
        System.out.println("这是一个香蕉");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anana banana = new Banana();    
        banana.test();     //这是没有被子类覆盖的方法
        banana.call();     //调用Banana类中的call方法    这是一个香蕉
        Fruit.call();         //调用Fruit类中的方法 这是一个水果

        System.out.println(banana.xingzhuang + " " + banana.color);   //奇形怪状 黄色
    }
}

从上述代码可以看出,子类中覆盖了父类的静态方法的话,调用的是子类的方法,这个时候要是还想调用父类的静态方法,应该是用父类直接调用。如果子类没有覆盖,则调用的是父类的方法。静态变量与此相似。

14.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

  • 定义方面:进程是程序在某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路径。(进程可以创建多个线程)
  • 角色方面:在支持线程机制的系统中,进程是系统资源分配的单位,线程是CPU调度的单位。
  • 资源共享方面:进程之间不能共享资源,而线程共享所在进程的地址空间和其它资源。同时线程还有自己的栈和栈指针,程序计数器等寄存器。
  • 独立性方面:进程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而线程没有,线程必须依赖于进程而存在。
  • 开销方面。进程切换的开销较大。线程相对较小。(前面也提到过,引入线程也出于了开销的考虑。)

可看下这篇文章:juejin.im/post/684490…

15. final,finally,finalize的区别

  • final 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 分别表示属性不可变, 方法不可覆盖, 类不可继承.
  • finally 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的一部分,表示总是执行.
  • finalize 是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收集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被回收对象的此方法,可以覆盖此方法提供垃圾收集时的其他资源回收,例如关闭文件等.

16. 序列化Serializable和Parcelable的区别

Android中Intent如果要传递类对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方式一:Serializable,要传递的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传递对象, 方式二:Parcelable,要传递的类实现Parcelable接口传递对象。

Serializable(Java自带):Serializable是序列化的意思,表示将一个对象转换成可存储或可传输的状态。序列化后的对象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传输,也可以存储到本地。Serializable是一种标记接口,这意味着无需实现方法,Java便会对这个对象进行高效的序列化操作。

Parcelable(Android 专用):Android的Parcelable的设计初衷是因为Serializable效率过慢(使用反射),为了在程序内不同组件间以及不同Android程序间(AIDL)高效的传输数据而设计,这些数据仅在内存中存在。Parcelable方式的实现原理是将一个完整的对象进行分解,而分解后的每一部分都是Intent所支持的数据类型,这样也就实现传递对象的功能了。

效率及选择:

Parcelable的性能比Serializable好,因为后者在反射过程频繁GC,所以在内存间数据传输时推荐使用Parcelable,如activity间传输数据。而Serializable可将数据持久化方便保存,所以在需要保存或网络传输数据时选择Serializable,因为android不同版本Parcelable可能不同,所以不推荐使用Parcelable进行数据持久化。 Parcelable不能使用在要将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的情况,因为Parcelable不能很好的保证数据的持续性在外界有变化的情况下。尽管Serializable效率低点,但此时还是建议使用Serializable 。

通过intent传递复杂数据类型时必须先实现两个接口之一,对应方法分别是getSerializableExtra(),getParcelableExtra()。

17. 静态属性和静态方法是否可以被继承?是否可以被重写?以及原因?

父类的静态属性和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不可以被子类重写:当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时,使用对象调用静态方法或者静态变量,是调用的父类中的方法或者变量。并没有被子类改写。

原因:

因为静态方法从程序开始运行后就已经分配了内存,也就是说已经写死了。所有引用到该方法的对象(父类的对象也好子类的对象也好)所指向的都是同一块内存中的数据,也就是该静态方法。

子类中如果定义了相同名称的静态方法,并不会重写,而应该是在内存中又分配了一块给子类的静态方法,没有重写这一说。

18 .java中静态内部类的设计意图

内部类

内部类,即定义在一个类的内部的类。为什么有内部类呢?

我们知道,在java中类是单继承的,一个类只能继承另一个具体类或抽象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这种设计的目的是因为在多继承中,当多个父类中有重复的属性或者方法时,子类的调用结果会含糊不清,因此用了单继承。

而使用内部类的原因是:每个内部类都能独立地继承一个(接口的)实现,所以无论外围类是否已经继承了某个(接口的)实现,对于内部类都没有影响。

在我们程序设计中有时候会存在一些使用接口很难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内部类提供的、可以继承多个具体的或者抽象的类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程序设计问题。可以这样说,接口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而内部类使得多重继承的解决方案变得更加完整。

静态内部类

说静态内部类之前,先了解下成员内部类(非静态的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

成员内部类也是最普通的内部类,它是外围类的一个成员,所以它可以无限制的访问外围类的所有成员属性和方法,尽管是private的,但是外围类要访问内部类的成员属性和方法则需要通过内部类实例来访问。

在成员内部类中要注意两点:

  • 成员内部类中不能存在任何static的变量和方法;

  • 成员内部类是依附于外围类的,所以只有先创建了外围类才能够创建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与非静态内部类之间存在一个最大的区别:非静态内部类在编译完成之后会隐含地保存着一个引用,该引用是指向创建它的外围内,但是静态内部类却没有。

没有这个引用就意味着:

  • 它的创建是不需要依赖于外围类的。

  • 它不能使用任何外围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和方法。

其它两种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匿名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

局部内部类是嵌套在方法和作用域内的,对于这个类的使用主要是应用与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想创建一个类来辅助我们的解决方案,到那时又不希望这个类是公共可用的,所以就产生了局部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和成员内部类一样被编译,只是它的作用域发生了改变,它只能在该方法和属性中被使用,出了该方法和属性就会失效。

匿名内部类

  1. 匿名内部类是没有访问修饰符的。

  2. new 匿名内部类,这个类首先是要存在的。

  3. 当所在方法的形参需要被匿名内部类使用,那么这个形参就必须为final。

  4. 匿名内部类没有明面上的构造方法,编译器会自动生成一个引用外部类的构造方法。


推荐阅读
  • 地球坐标、火星坐标及百度坐标间的转换算法 C# 实现
    本文介绍了WGS84坐标系统及其精度改进历程,探讨了火星坐标系统的安全性和应用背景,并详细解析了火星坐标与百度坐标之间的转换算法,提供了C#语言的实现代码。 ... [详细]
  • 在Java开发中,使用BASE64编码通常可以直接利用JDK内置的库。然而,在Android平台上,由于安全性和兼容性的考虑,直接引用JDK中的`sun.misc.BASE64Decoder`会导致错误,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库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 [详细]
  •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未来趋势
    随着新基建政策的推进及‘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我国正步入以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领的智慧经济新时代。规划强调加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政府建设,新基建政策亦倡导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数字化。本文探讨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背景、全球及国内进展、市场规模、架构设计,以及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领军企业在该领域的布局策略。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PHP 编程语言输出 99 乘法表,包括使用不同的循环结构如 do-while、for 循环等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档旨在帮助开发者回顾游戏开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涵盖移动算法、群聚行为、路径规划、脚本AI、有限状态机、模糊逻辑、规则式AI、概率论与贝叶斯技术、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等内容。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随着并发需求的增长,MySQL数据库架构如何从简单的单一实例发展到复杂的分布式系统,以及每一步演进背后的原理和技术解决方案。 ... [详细]
  • 2015款Chromebook Pixel评测:高端Chrome OS笔记本体验
    在笔记本电脑领域,Chromebook Pixel凭借其精致的铝合金外壳、细腻的显示屏和舒适的键盘,成为了外观设计的佼佼者。然而,尽管外观出众,它是否值得购买仍需考量。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指定的Module中通过配置build.gradle文件来生成自定义名称和路径的JAR文件,适用于Gradle 2.4及以上版本的Android Studio环境。 ... [详细]
  • Git支持通过自定义钩子来扩展其功能,这些钩子根据触发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种类型。客户端钩子通常与本地操作相关联,如提交代码或合并分支;而服务器端钩子则与远程仓库的交互有关。 ... [详细]
  • addcslashes—以C语言风格使用反斜线转义字符串中的字符addslashes—使用反斜线引用字符串bin2hex—函数把包含数据的二进制字符串转换为十六进制值chop—rt ... [详细]
  • 作为一名拥有五年工作经验的开发人员,对产品设计和管理有着独到的见解。本文将分享腾讯暑期实习生面试的经历,涵盖笔试、群面、专业面试、总监面试及最终HR面试的全过程,希望能为即将面试的同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种SQL查询方法,用于将表中的行数据转换为列显示,特别是当需要根据特定条件聚合不同字段的数据时。通过使用子查询和GROUP BY语句,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转换。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操作系统中的cp和scp命令,包括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常见选项以及如何通过scp命令安全地在不同主机之间传输文件。 ... [详细]
  • VMware Horizon View 5.0桌面虚拟化部署实践与心得
    在近期的研究中,我花费了大约两天时间成功部署了桌面虚拟化环境,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本文将分享这些经验和部署细节,希望能对同样关注桌面虚拟化的同行有所帮助。 ... [详细]
  • Python编码入门指南
    本文探讨了使用Python进行网络设备连通性测试的简便性,特别是针对IP地址范围为192.168.0.101至192.168.0.200的设备。通过比较Python与Shell、Java等语言,展示了Python在执行此类任务时的优势。 ... [详细]
author-avatar
灵小星星_364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