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框架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注入方式,分别是set注入,构造方法注入,接口注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
依赖注入的基本概念
依赖注入(Dependecy Injection),也称为IoC(Invert of Control),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面向对象开发的思想,主要用于对应用进行解耦。简单的理解就是说,本来是由应用服务自己创建的对象,数据,交给第三方来负责创建,准备,并且由第三方将对应的内容注入到应用服务中来,从而实现了对象的创建于对象的应用之间的解耦,通过这种方式,应用服务可以最小程度地减少与对象实体之前的关联(只需要使用即可,而不关心其来源,对应的实现等等),从而保持了应用服务与对象之间的弱耦合关系。
依赖注入的简单实现
可能通过文字的表达,对于依赖注入不是很好理解,不过,通过简单的代码实现,就可以很轻松的理解了,下面通过原始的做法以及依赖注入的做法来进行对比,来加深对依赖注入的理解
/** * 日志服务 */ class LogService{ // 注意这里,这里是手动创建对应的LogDao实例对象 private LogDao logDao = new DBLogDao(); public void save(){ logDao.save(); } } /** * 日志DAO接口 */ interface LogDao{ void save(); } /** * 日志DAO的具体实现,将日志保存到数据库中 */ class DBLogDao implements LogDao{ @Override public void save() { System.out.println("Save to Database"); } }
从上面的代码中可以看到,当需要LogDao对象的时候,是直接在服务中创建具体的实现,也就是new DBLogDao(),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是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说,当想要切换对应的实现,比如说XMLLogDao的时候,就需要打开对应的代码,创建XMLLogDao对象,并且将其交给LogService;而且,如果LogDao的创建过程比较繁琐的时候,LogService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就需要知道LogDao的实现过程,而这显然是不太合理的,因为LogService只需要知道LogDao的存在,以及使用方式即可,而并不需要知道它的创建过程。
接下来来看下依赖注入或者说控制反转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class LogService{ // 注意这里,这里并没创建对应的对象 private LogDao logDao; // 通过属性将LogDao注入到LogService中,这也就是依赖注入的来源 // 依赖别人讲所需要的对象注入进来 public void setLogDao(LogDao logDao) { this.logDao = logDao; } public void save(){ logDao.save(); } } // LogDao接口及其实现DBLogDao同上,这里省略 /** * 模拟的容器类,负责创建各个对象,并且将对应的依赖对象注入进去 */ class Container{ public void create(){ // 创建对象 LogService logService = new LogService(); LogDao logDao = new DBLogDao(); // 注入LogDao对象 logService.setLogDao(logDao); } }
可能这里你会觉得说,create方法中也是手动创建了DBLogDao对象,其实不然,对于create方法来说,它只是负责创建对象,并不管对象的用途,也就是说,这里create方法可以通过各种其他手段,比如利用反射技术,再通过配置文件来配置对应的类的信息,这样,当需要修改具体的实现的时候,只需要修改配置文件,create就会创建对应的对象,并且将其注入到LogService中,而这个过程对于LogService来说是透明的,LogService只知道自己有一个LogDao的对象,而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LogDao对象是怎么来的。也就是实现了创建与使用的解耦。
至于控制反转名词,其实也是很显然的嘛,本来是LogService自己创建的对象,现在将其交给Container来创建了,那么创建对象的权限不就是反转了嘛^_^
一般来说,依赖注入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属性注入,也就是上面我们看到的内容,还有一种是构造器注入,也就是通过构造器注入对应的对象,还有一种不常用的接口注入,其实本质上也是属于属性注入。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