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涛升一舅_250 | 来源:互联网 | 2023-06-03 10:30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司,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也称辽东镇,隶属于左军都督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设立大宁卫,九月改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司,全称辽东都指挥使司,也称辽东镇,隶属于左军都督府;洪武二十年(1387年)八月,设立大宁卫,九月改为大宁都司,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曾更名北平行都司;永乐七年(1409年),明成祖朱棣设立奴儿干都司设置斡难河卫。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共同组成明代东北三大行政机构。传统认识中,人们单把辽东都司作为主要的明代东北防御军事机构,事实上,明初朱元璋与朱棣两位皇帝均是优秀的军事家,他们在完成对东北部蒙古残余的剿灭后,清晰的认识到整个“九夷之地”治理和防控的复杂性,完备的战略体系及战略纵深是主动防御的关键,三都司共同组成了强大军事聚落加外围防御圈的宏大防御体系。明末辽东镇的迅速陷落,除了部分客观因素外,也与奴儿干都司和大宁都司的废立有着直接关系,防御体系脱节,在一定程度上让辽东镇成了孤悬域外的弃子。本文试从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大宁都司之间各方面重要关联和作用,阐释三都司防御体系的兴废对明末辽东的影响。
辽东都司与奴儿干都司的关系
明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其中奴儿干都司是唯一的羁縻都指挥使司,政治地位和军事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可见明廷对奴儿干地区的重视设置斡难河卫。奴儿干,又称"耦儿干"、"弩儿哥",或作"纳尔干",位处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奴儿干都司既是招抚机构,又是军政机构,管理地域面积极大,域内民族成份复杂,明代奴儿干都司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外兴安岭,南濒日本海和图们江上游,包括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至库页岛的广大地区,大致包括了现在的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东北部分及以西俄罗斯局部、乌苏里江以东、外兴安岭及以北的广袤土地。奴儿干都司南接辽东都司,与辽东都司在政治、军事、民生等多方面关系紧密。
地理《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二》:“初,头目忽剌温等来朝已立卫,至是复奏,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故置都司设置斡难河卫。”
奴儿干都司西接福余、朵颜、泰宁等蒙古三卫,东南与朝鲜接壤,地缘位置放置整个大明并不突出,但对于“九边之首”的辽东都司来说,奴儿干都司既是它的外围保障,又是它的前进基地设置斡难河卫。从外围看,奴儿干都司抵消了朵颜三卫对辽河流域的渗透和侵扰,又能够对北元残余势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在东南方向,可以防止朝鲜与女真的勾连,防止女真各部的快速合流。做为主要的招抚机构,可以让明廷扩大影响力,可以分化各种敌对势力,有效的控制区域内部族对明朝的侵扰。奴儿干都司顶在最前沿,辽东都司垫后,二者相互结合,发挥军事、政治等多元效果,有力的保障了明初辽东地区的安全,同时保障了有效的军事调动能力,让明廷的威慑力辐射整个区域。
军事《明宣宗实录-卷一百一五》:“敕辽东总兵官都督前室巫凯及掌辽东都司都督佥事王真、镇守太监王彦、阮尧民、门副、杨宣等,凡采补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设置斡难河卫。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收。其差去内外官具人等,俱命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尔等宜用心抚恤军士,严加操练,备御边疆,以副朝廷委任之重。”
由于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地理相接的关系,双方的军事联系频繁且方便设置斡难河卫。首先,奴儿干都司没有常备军队,它的驻防明军多来自辽东都司的调拨;其次,奴儿干都司在执行明廷的招剿政策时,都需从辽东都司调拨人员、器械、粮草等。辽东都司对于东北的两个主要民族蒙古和女真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不同,对西面的蒙古进行武力威慑,而对东面的女真则安抚有加,奴儿干都司是执行这两项任务的招抚中心和情报中心,对辽东都司的决策和用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开头引用部分内容,即招抚对象出现反复或超出限制时,朝廷会立即修正政策,辽东都司的指挥作用会立即凸显出来,毕竟奴儿干都司无论有多重要,始终是羁縻都司,只是中央政府名义管理的自治地区。但是当中央政府改变策略时,奴儿干都司的存在给辽东都司带来充裕的回旋余地,让辽东都司拥有军事纵深从容应对变化。
行政《明宣宗实录-卷八十一》:“癸丑,命都指挥同知佟答剌哈侄胜袭为都指挥佥事,佟答剌哈永乐中在边多效劳,勤升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佥事后升都指挥同知,于三万卫带支百户俸,而卒胜告袭行在设置斡难河卫。”
辽东都司隶属于五军都督府,而奴儿干都司则归兵部职方清吏司管理设置斡难河卫。奴儿干都司是羁縻都司,实际上的自治地区,奴儿干都司不直接管理下辖的各卫所,它的职能更像是一个联络协调机构,主要承担明廷的招抚工作。奴儿干都司的官员最初为流官,后来为适应当地情况,主要派遣来自辽东都司的官员,而这些官员多数是投效辽东镇的少数民族。对于奴儿干都司的巡视等任务也多由辽东都司完成,因两者的地位、作用不同,辽东都司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算作奴儿干都司的上级机构。
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的关系
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大致是今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西北部的广大地区设置斡难河卫。大宁都司扼守东北西部,东接辽东都司,是明初极为重要的军事机构。大宁都司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设立,第二年更名为北平行都司,到了永乐元年(1403年),大宁都司被移驻保定,所属卫所全部迁到长城以南,后来大宁都司所领区域逐步被北元占领。明太祖朱元璋着重建设的大宁都司,却被明成祖朱棣弃守,实际上是二者军事战略的不同,也跟所属形式不同有关,但大宁都司的弃守,却深刻的影响了200年后的辽东都司。
地理《明史-宁献王朱权》:“"就藩大宁设置斡难河卫。大宁在喜峰口外,古会州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巨镇。统塞上九十城,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大宁都司地理位置对于视蒙古残余为首敌的大明不言而喻,原是宁王藩地设置斡难河卫。大宁都司东南与辽东都司相接,它是辽东都司重要的军事后援基地。山海关一线不适合大规模军事行动与部署,但大宁都司与辽东都司相接处却可以快速部署及开进,同时可以为辽东都司提供退守选择。大宁都司、辽东都司加上奴儿干都司组成完整防御体系,大宁都司绝佳的地理位置,可以让它管控其它两司,又能为辽东都司的中枢作用做到有力保障。
军事《明史-卷六十七》:“二十年,置北平行都司于大宁设置斡难河卫。其地在喜峰口外,故辽西郡,辽之中京大定府也;西大同,东辽阳,南北平。冯胜之破纳哈出,还师,城之,因置都司及营州五屯卫,而封皇子权为宁王,调各卫兵往守。先是,李文忠等取元上都,设开平卫及兴和等千户所,东西各四驿,东接大宁,西接独石。二十五年,又筑东胜城于河州东受降城之东,设十六卫,与大同相望。自辽以西,数千里声势联络。”
大宁都司从洪武二十年建立,到永乐元年移驻,一共在九边发挥重要作用十余年,在建立之初,它是朱元璋北境藩王防御体系的重要环节,北控蒙古诸部,东扼东北诸部,它是九边的突出部,也是九边的最重要单元设置斡难河卫。大宁都司的建立让辽东都司真正做到攻守兼备,二者相互呼应,从各个方向看,它们都是无可挑剔的完整军事防线。大宁都司保护着辽东都司的西北方向,优势的骑兵可以快速对辽东都司进行驰援,这都让它对于辽东都司来说无可替代。大宁都司是明朝北部防线的过渡地带,是朱元璋重要军事战略的关键部分。但是在大宁都司旧地被弃守后,辽东都司不得不三面受敌,同时也让大明失去防线过渡地带,蒙古骑兵再次自由出入长城之外。
兴废与辽东都司衰落的关系
奴儿干都司兴废的影响奴儿干都司真正发挥作用的时间跟大宁都司相近,而奴儿干都司的废弛又与大宁都司有着直接的关系设置斡难河卫。奴儿干都司是明成祖朱棣设立,他对奴儿干都司的地理、军事作用非常看重,从某种角度说,也是对大宁都司废立的一种补充。大宁都司旧地弃守后,蒙古势力逐步复苏,到了明宣宗时期,明廷开始逐步失去对奴儿干地区的控制,辽东镇的兵力开始全线收缩。兀良哈三卫南迁后,势力到达辽河流域,使辽东都司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在防线的建设和兵力部署之上。此时,北元的残余势力逐步对奴儿干都司域内进行征讨,明廷的收缩致使很多部落开始倒戈,且女真部落的迁徙和寇边次数增多,整体影响了之后历史的走势。奴儿干都司失去作用,让辽东都司失去了战略拓展方向,东北部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边境,蒙古人的介入,打破了原有的均衡对比态势,同时也为女真的崛起提供了战略空间。
大宁都司兴废的影响永乐皇帝对于大宁都司的裁撤在历史上众说纷纭,争议不断设置斡难河卫。当时明成祖朱棣对外主要是针对北元势力,军事政策的制定也都是针对北元,他成长于北境,不可能不认识到大宁都司的作用,一直也有人认为,他是对大宁都司有着长远的规划,而不是简单的后撤,怎奈最后一次北征突然驾崩,也只能让后人去猜测他的军事策略。大宁都司的裁撤对于辽东都司是致命的,这让辽东都司三面受敌,一面背海,只留山海关一处狭长地带用作补给,随时可能被敌人掐住脖子。如果大宁都司仍在,首先,奴儿干都司不会轻易废弛,女真诸部也不会得到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辽东都司也会得到军力的有效保障,在补给等方面,不至于最后只剩下辽海道一处补给通道,让辽东镇成了孤悬关外的弃地,那样,历史可能真的就发生了改变。
结语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了辽东都司和大宁都司,同时,他在奴儿干地区建立卫所,使辽东都司置于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之内,这是在他执政期间对于东北边境防御做的最好规划设置斡难河卫。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明廷的势力基本掌控奴儿干地区,在裁撤大宁都司后,又将奴儿干地区地位提升,设立独一无二的奴儿干都司。父子两代的军事防御政策基本未变,只是方向和视角不同,让本该出现的有效补充,最后功败垂成。朱元璋心目中的辽东、奴儿干、大宁防御体系如果真正能形成,是否能够起到扭转历史进程的作用呢?单从战略战术上去论述很难预见,毕竟历史不是由一两条防线能构筑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