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程序员 > 正文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走进三街,纯属偶然科脉设置太航。因为一本名为《古城三街》的历史摄影集,我追寻历史的脚步徜徉在古镇古老的文明里:世界清寂,时光流转,老去的故

  走进三街,纯属偶然科脉设置太航

  因为一本名为《古城三街》的历史摄影集,我追寻历史的脚步徜徉在古镇古老的文明里:世界清寂,时光流转,老去的故事仿佛早已被岁月掩埋;古城浅浅,记忆几许,自当一番风景;历史悠久,凝聚先人智慧,自成一方天地科脉设置太航。三街,无疑是一座穿越时间的历史之城,是一座被传奇侵染的文化之城。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两年前,无意中听吕建伟先生谈起三街的历史,我好奇究竟是一座怎样的古城,能让他如此着迷?他告诉我:这世间,必有一种“懂得”,穿越灵魂,悠悠而来科脉设置太航。不远,不近,你说,它懂,它说,你懂。

  两年后,他用镜头诠释沧桑,将记忆变成永恒,他把一个个实实在在、散发着鲜活气息的珍贵瞬间浓缩在这本名为《古城三街》的历史摄影集里科脉设置太航。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他的“影像记忆”让这座古城闪现出无比动人的光芒。三街,一座等待“被看见”的古城,而他,是那个能“懂得”它的人……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引子

  始皇威武,一统六国,为征岭南,开凿灵渠,史禄率10万众,历时4年方建成科脉设置太航。自此(公元前214年),中华大地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通,百越归顺,华夏民族的南北交融,中原和岭南的物流沟通,从此搭建了一条快捷通道。这条通道一直运行了2000多年,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桂全(桂林至全州)公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止。

  这条通道位于越城岭和海洋山两大山系之间的湘桂走廊,而三街则为湘桂走廊之咽喉要地:走陆路,两岭余脉的崇山峻岭,如屏障死锁北边的凉风桥;走水路,北端的千秋峡又紧扼江面不宽的漓江科脉设置太航。是故,三街一带,自古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是一个古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科脉设置太航

  灵川县位于广西及桂林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10°05′14″至110°47′02″,北纬25°04′46″至25°47′25″,县域面积2302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1℃,年平均日照1475.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992.6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20天,森林覆盖率达70.88 %科脉设置太航。东北与兴安县,东南与灌阳县、恭城瑶族自治县、阳朔县交界,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为邻,西与临桂新区接壤,南与桂林市城区相连,为历代“楚粤往来之要冲”,县城距桂林市中心11公里,东、南、西三面环抱桂林市城区,桂黄公路(国道322线)、泉南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及复线、漓江水道呈“川”字型南北贯通全境;贵广高铁则东西向横穿。气候适宜,物产丰富,素以“地灵人杰山川秀,物华天宝五谷丰”而著称于世。截至2017年底,全县辖7镇5乡129个行政村、19个社区,有汉、壮、瑶、回等34个民族,总人口为39.09万。

  关于灵川县名的由来,历来有“神瑞”和“地理风物”两种说法:民国十八年(1929年)版《灵川县志》采用《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合著,成书于宋仁宗嘉佑五年)说法,县名取自“龙穿岩穴之瑞”科脉设置太航。南宋时期曾任桂林尉、绍兴府通判的周去非也在其著《岭外代答》中写道“桂之灵川县有灵岩者。……是岩也,大江洞其腹,水阔二十丈,深当倍之。此江古来绕出山外,忽雷雨数日,神龙穿破山腹以定窟宅,遂命曰‘灵岩’。县名‘灵川’,亦以是得名。”此岩在今九屋镇境内的甘棠江上游,2000年笔者曾乘舟进洞游览过,洞顶刻有“灵川县”三个大字,为宋宣和六年(1124年)灵川时任县令韩端卿所刻,字为曾任桂州知州兼广西经略安抚的程邻所书。而在清雍正三年(1725年)和清乾隆十一年(1766年)出版的《灵川县志》,均采用刘昫(887-946年,五代时期政治家、史学家)编著的《旧唐书》中的述说,灵川县名得之源于“灵渠行之五十里,会大融江,灵之义得于渠,川之义得于三水并下。”此说“三水”,指的是汇成漓江上游溶江的川江、黄柏江和六峒河。本着“重近轻远”的考史原则,再结合桂林大多县采用地理环境命名的特点,灵川县名的由来,笔者倾向于后者。

  灵川县古属百越之地,战国属楚,秦为桂林郡地,汉属零陵郡始安县,唐初属桂州始安县地;于唐龙朔二年(662年)[一说武德四年(621年)]析始安县置灵川县,直到1954年6月撤县并入临桂县,期间1300余年,三街一直是灵川县的县治所在地科脉设置太航。(想当年,将两个大县合并,窃以为,应该是为修建青狮潭水库而集聚人力和物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年战乱,以至国家一穷二白、囊中羞涩、百废待兴,更不用说有多少大型机械了。地方上的民生工程,基本上是靠地方政府组织百姓,肩挑手挖,勒紧裤腰带干出来的。青狮潭的修建,当初主要是为灌慨农田和发电,但到了今天,桂林城区的城市用水、防洪、乃至漓江通航的径流量调剂,都受益于青狮潭水库。不得不佩服当初领导的决策和数万民工的辛劳。青狮潭建好不久,灵川、临桂又恢复原有建制。)1962年3月复置灵川县,县治于1964年从今象山区民主路万寿巷迁往甘棠(今灵川镇)。三街镇虽丧失了县治的地位,却也避免了很多的大拆大建,相对多地给后人留存了一些历史痕迹。这应对了古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朴素哲理。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桂林,靖江王城留存了藩王府城的精华,永宁古城留存了州城的轮廓,而三街古城却为桂林留存了仅有的县级古城概貌;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和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无疑是上天对桂林的青睐和眷顾科脉设置太航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镇

  三街镇位于灵川县中北部,湘桂走廊南端,地处东经110°35′34″至110°40′35″,北纬25°45′03″至25°48′56″,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降雨量为2300毫米,平均气温19℃,平均日照1475小时,森林覆盖率为68.6%,以杉、松、竹为主,矿藏丰富,建有规划面积达2300亩的五里排工业园区科脉设置太航。自古为“楚粤往来之要冲”、“领中原风气之先”,是中原与岭南连接的主要通道,驿道通南北,水路连楚粤,古灵邑八大景(百丈霁雪、千秋文笔、黄岗狮拱、亦壁象蹲、烟寺晓钟、元真仙迹、显震灵湫和显惠灵湫,后人称之为“老八景”),其中前七景都在三街,史上曾是桂北的经济和军事重镇,为灵川县的北大门。三街因古城修建时设有东街、南街、北街三条主大街而得名。距今县城9公里,距桂林市中心23公里,东接灵田镇、南连灵川镇,西界潭下镇,北与兴安县大溶江镇相邻。湘桂铁路及复线、国道322线及泉南高速公路、漓江纵贯全境。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委会和62个村民小组,截至2017年底,总人口2.2万余。唐初建县之始便为灵川的县治,明朝起为灵川四大古镇之一,历经各朝,至今已有1350多年历史。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灵川县治,建县之初位于今三街镇政府所在地西南约2公里的吕仙山之东,此处不仅位于驿道之旁,而且世传吕洞宾曾游于吕仙山,是为风水宝地,故择此建城,今称“灵川唐故城”科脉设置太航。宋朝宰相李邦彦谪贬广西桂平,后因病重北返,途中逝于桂州(今桂林市区),葬于距吕仙山一华里的龙田岩以南。宋代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的著名词人秦观,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因言事谪贬岭南,途经三街寓居一年,常到吕仙岩采茶,并赋“茶”诗两首,今存世。……宋绍定四年(1231年)灵川县令郑延年因县城人口增多、水源不够之故,择地将县治迁往两江(漓江、潞江)环抱、驿道靠西而过的衙门岭(今镇政府所在地),直至1954年6月撤县止。

  灵川县治迁新址后直到明景泰元年(1450年),期间历218年,县治均未修筑城墙科脉设置太航。明景泰二年(1451年),发生马平(今柳州)韦朝天率农民义军攻打桂林城事件,时任灵川知县张显奉命始筑三街土城,明成化元年(1465年)改筑石城,历12年竣工。城墙周长七百一十四丈,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五尺,料石包砌内外,上建串楼全覆盖。嗣后数十年间,又陆续发生了古田(今永福百寿一带)义军韦朝威联合七都(今灵川公平乡一带)义民千余人于明弘治七年(1494年)十二月攻打县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开始,县境虎患严重,三年死于虎口达数百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古田义军韦银豹联合八寨义军千余人攻破城门,火烧县衙,夺走库银千余两等重大事件。凡事种种,促使城防得到进一步地加固,为方便出入和防守,修建了五座城门,即:拱北门、镇南门、东胜门、西化门和小南门,今存3门(镇南门、东胜门、拱北门);时年三街的城内总面积近43万平方米,街巷总长为3100多米。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建城时规划考究,充分利用地势并契合阴阳八卦风水,将全城规划成“三街六巷”科脉设置太航

  “三街”即东街、南街、北街,并修建城门科脉设置太航。再依三条主要街道衍生出六条大巷,即全家巷、黄家巷、寺巷、张家巷、廻龙巷和东巷;全部街道、巷道均用青石铺就,更小的巷道则用鹅卵石镶嵌。城中唐宋时期便建有九口水井,即苑家井、义井、张家井、南寺井、宅里井、兴隆井、郭家井、姚家井和陆家井。(明清至民国,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镇规模的扩展,古城内外还新建了不少的井)。并修建了纵横交错、十分有效的地下排水系统。这就构成了三街的“三街六巷九井”城建的基本格局,并沿用至今。

  三街古城的构建严谨完整,城池规模恢宏,蕴藏和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据县志记载,各种公馆、祠庙、亭榭、道观、楼台竟达40余处科脉设置太航。清咸丰年后,屡遭战乱,如咸丰三年(1853年)兴安武举张凤岗聚众,自称洪秀全余党,攻占县城;咸丰六年(1856年),黄金亮率部攻占县城后屠城,官民遇害达2000余人,复城后捡拾遗骨于城南外修建“义冢”合葬,冢题:“忠勇节义之墓”,墓今还在。咸丰九年(1861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回师广西,部将石镇吉攻占县城,并在城西南数公里的山中建造翼王城用于屯兵,今存残址。民国十年(1921年)秋,赣、粤、黔、滇联军侵桂,旧桂系将领沈鸿英部不敌,溃退湖南,拉夫勒索,沿途百姓逃避一空;自此三年,县境军阀混战,备遭焚劫,县城首当其冲。民国十四年(1925年)2月17日,沈鸿英部再次攻占县城,洗劫县衙,次日被新桂系将领白崇禧率军击溃。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建桂全公路时,因公路需部分穿城而过,故拆毁了西化门及部分城墙。抗战期间的1941年8月23日,日军出动53架飞机对三街城进行狂轰滥炸,投航弹160余枚,死88人,伤无数,毁房334间,许多古建筑在这次轰炸中损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百年战乱,导致各地的各种物质极度短缺,不少古建筑都被拆解以作他用;三街古城的城墙也未能幸免,内外高5米余,周长2.3公里多的城墙,基石1米见方,依次递减,跺石尺余,因不少石料为石灰岩的质地,便被附近的生产队(初期叫“农业生产合作社”)拆解用来作为烧制石灰的原材料,这一用,竟然用了10多年。到了1972年冬,时逢上级布置大修水利,时任“三街人民公社(即现今的乡或镇)”某领导便组织社员拆毁余下城墙选用石料来修水利,如不是街上老人极力阻拦,三座城门也早就夷为平地了。迄今,只是依稀可辨古城当年的风貌。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老县政府楼

  三街老县政府楼位于今三街镇政府大院内科脉设置太航

  三街为灵川县旧县城,自唐朝建县至1954年灵川、临桂两县合并时止,县治均设于此科脉设置太航。唐代故城建在吕仙山之东,后迁至大象山之西,宋绍定四年(1231年)迁治所于衙门岭,即今三街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景泰元年(1450年)县城始植排栅,二年改垒土城。成化元年(1465年)修建石砌城墙,设五门,历时12年方成。

  宋绍定四年县令郑延年建县署于衙门岭时,前设屏墙,次为仪门,中为大堂,后堂为县衙,县丞署均设县衙内科脉设置太航。明洪武三年(1370年)、嘉靖三年(1524年)、二十五年(1546年)有增建。后几经毁坏,又几度重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县知事陈美文大修县衙,“头面改筑新式”,“重造两廊”,并筑西南、西北两碉楼,并新建监所及县府围墙。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无大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灵川县人民政府设于此,1952年县长陈廉拆建办公楼房,今基本保存完整科脉设置太航。反映出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县级政府的典型风貌,具有一定的史料和建筑艺术可研价值。2014年,三街的老县政府楼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的城门

  三街古城作为一座封闭式的城池,建有五座城门,这是有别于其他古城的科脉设置太航

  三街四座城门的命名,据曾桥旺先生考证,为明成化五年(1469年)广西巡按监察御史袁凯督建灵川石城即将完工时,召集众乡绅议定:东门取“东胜”,是为纪念当年县医学训导陆汉率乡民东出奋勇杀贼,夺回被流寇掠走的众多人、畜,大胜后贼人不敢再犯;西门曰“西化”,为纪念明天顺七年(1463年)知县曾铎到任后,每月十五,便召集西边六峒各瑶寨的寨佬于西门外开导,恩威并施,数年间各峒瑶民向化,四境安居乐业;南门取“镇南”,为门对南面之尧山,巍然屹立,为一方巨镇;北门叫“拱北”,取尊君之意科脉设置太航。而建于古城东南方向的小南门,一反建城“四向四门”的规制而修建了五个城门,缘由主要有二:1.县治迁来之前,三街东厢一带由于临近漓江大码头,早已形成闹市,南边的狮象、普贤、正义、双潭等地的百姓常到此谋生,是为交通要道;2.文庙于元代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迁现址,大门正对贤路街的小南门,按风水学说,这是为文庙留出的通气之道。看来当年的灵川知县,还是比较爱民和尊孔的。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自三街开埠以来,南来北往的官员、文人墨客、巨贾富商,一般多在东门的码头上下船并出入城;城内百姓娶亲,花轿抬着新娘也是从东门入科脉设置太航。街上老人过世,城北的出南门,城南的出北门,要在城内周游一圈;明清及以前,灵川县衙处决罪犯,均为推出西门押送刑场斩首。是故,三街古城内百姓的风俗是:喜事东门进,白事南门、北门出,处决犯人出西门。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现尚存三座城门:镇南门、东胜门和拱北门科脉设置太航。三座城门上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料石拱砌的城门洞。其中较完整的是镇南门:门洞为双层拱门,中间有天井,外拱高3.33米,通道宽3.33米,深3米;天井宽3.6米,深2.6米;内拱门高3米,通道宽3.6米,深2.6米;城门总深8.2米,通道中凿有安装栅栏门的孔槽。门内侧拱门沿上方浮雕鲤鱼两条;门外侧拱门沿上方浮雕两只壁虎,侧上方则浮雕鲤鱼两条及水波纹。壁虎有避祸的寓意,也与“必福” 谐音,且三街百姓自古以来称壁虎为“三步跳”,这壁虎与鲤鱼、水波纹和城门搭配,便是“鲤鱼跳龙门”。民国之前,南门外的文昌阁左右两侧还建有解元坊、进士坊,实为劝学之举。东胜门和拱北门的型制,原与镇南门一样为双拱,今仅存外拱,拱口外高3.33米,内高2.94米,宽深均为2.94米;拱北门也仅存外拱,内外门拱高均为2.94米,深2.6米,通道宽2.8米;现所存单拱保存原样,只是少了浮雕。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原三街古城五座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城门之间为无缝连接的城墙,墙高5.33米,厚5米,周长达2.38公里,内外全部用料石包砌,上面还修建了全覆盖的串楼,气势雄伟,规模宏大科脉设置太航。西化门在1927年修建桂全公路时拆毁,小南门毁于20世纪40年代,原因不详;其余三座城楼,日军于1944年11月占领灵川县城时,曾利用城楼改建成炮楼,1945年7月败退时烧毁城楼,并将拱北门和东胜门的內拱毁坏。现仅存城门三座,壕沟、城墙各百余米。1991年12月6日,灵川县人民政府公布:三街城门、城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北街

  灵川县治于宋绍定四年(1231年)迁新址,择城中最高处小土岭建立县衙,世人称之为“衙门岭”,沿用至今科脉设置太航。鸟瞰三街古城,衙门岭犹如轮船的舰岛、印章的把柄,兀立城中,县衙设于此,以示中心和威权所在。北边城门曰:“拱北门”。京城居北,躬身拱手面北,以示对皇帝的尊重。古代南方城镇设立城门,多用“承恩”、“迎熏”等诸如此类来命名北门,缘由基本于此。古驿道(官道)自北而来,进拱北门入北街,办理公事的去县衙,一般过往行贾则由北街穿南街出镇南门而去桂林。在城墙建好后,为便于车马通行和急于赶路的行贾过境,还在拱北门和西化门的城墙外,新建了与南门圩相接的驿道,可直通“县前铺”驿站。驿道旁又自然形成了一条长230米的半边街,又名“西关外”、“北门背”。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从县衙门前至拱北门这一段的街道叫“北街”, 全长达520米,是为三街古城中最长的一条街科脉设置太航。街分为两段:从县衙门前至马路街叫正北街,也叫“大街上”;而从马路街至拱北门段则叫西北街。根据世居三街、已退休多年的教师庾亚洲老先生考证:北街有四巷、四井、五牌坊。从唐代至民国,庙、寺、祠、坛遍布。建有城隍庙、关帝庙、娘娘庙、龙泉寺、北寺、王公祠、楼公祠、三贤祠、文笔书院、培英书院、佛塔、天主教堂、耶稣教堂、社稷坛、雷雨风云山川城隍坛等,连同城门、古井、牌坊,北街一带共有29处古迹。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新建的“灵川县高初两等小学堂”,也曾在培英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四年)办过学。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南门外停办的“灵川简易师范”,嗣后又在培英书院重建,办学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止。简易师范早期结业的学生毕凯、刘执中、龙尚云等,均北上延安参加革命,全惠英至大别山参加了新四军;大批学生在此接受马列教育,走出学校宣传抗日救亡。简师的历史光荣、辉煌。简师停办后,校址用作南藩乡公所。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北街的所在位置,位于潞江、漓江之畔,地理及交通的优势明显,想必很早就在此聚集成了一定规模的村落科脉设置太航。灵川县史上的第一位进士欧阳辟便生于此。欧阳辟,生卒年月不详,字晦夫,自幼聪颖好学,好琴、书。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6年)与弟欧阳简和苏轼、苏辙兄弟同为梅尧臣门下,北宋元佑六年(1091年) 中进士,后任雷州石康县令6年,为官“严操持,尚俭约,节浮费,誉望所归,四方爱戴”。与苏东坡过从甚密,一生清廉。晚年返乡,“居无完壁,诛茅为舍”,乐以琴、书伴度。一生诗作颇丰,但存世较少,所著《唐子正遇仙传》,刻于桂林留仙岩内。其最后一位嫡孙名叫欧阳非洲,婚后无子嗣,20世纪40年代因贫困变卖祖屋,50年代初辞世。欧阳辟在三街一脉,至此终。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到了清朝,北街还出了一位名叫文兆奭的进士科脉设置太航。文兆奭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文天祥的后裔,清乾隆三年(1737年)乡试中举,清乾隆五年(1739年)己未科进士,即用河南辉县知县,后迁任大理寺右评书。著有《孝女传》《通志》等。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据统计,明清两朝,北街还出文举、武举24名,其中明朝出8名,清朝出16名科脉设置太航。此外,明清两朝,北街还出了12名贡生(选入京师国子监学习的秀才)。而出生于北街东巷的文玉生,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桂北游击队,解放后历任桂林军分区参谋、桂林市武装部政委、广州军区桂林狮子岭干休所政委(副师级)等职。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北街的古建筑,因世事沧桑,与南街、东街相比,各种古迹至今留存的太少科脉设置太航。这也是导致其没能入选广西传统村落的主要原因。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妈祖庙

  在三街西北街中部有一条叫“寺巷”的老巷子,之所以叫“寺巷”,是因为这里为各路神仙在三街“集中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妈祖庙(当地叫“娘娘庙”或 “天妃庙”)、 城隍庙、三贤祠、龙泉寺、北寺、关岳庙等众多寺庙都修建在这一带,可谓菩萨多、香火旺科脉设置太航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三街为百里漓江的第一座大码头,北来的漓江至此,有潞江、北银江等支流的汇入,水量大增,平缓南流的河道,为船运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兴旺发达的船运业也滋养了一大批借此谋生的船民科脉设置太航。自此,北连灵渠、湘江,南与桂江、西江、珠江无缝对接的黄金水道,将粤桂湘相连,成为了快捷水运的航道。东南沿海的船家保护神——妈祖,自然随着船民来到三街,并欣然入住了三街的“娘娘庙”。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据旧志载,三街原有三座娘娘庙,分别建在漓江畔的大象山码头旁、南寺塘和寺巷,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街人分片,一大早在娘娘庙举行了隆重的恭请仪式后,便会抬着天妃娘娘(妈祖)的坐像走街串巷晒像,为众人赐福科脉设置太航。是时,整座三街古城人声鼎沸,鼓炮鸣响,热闹非凡。晒像仪式结束后,众人各自回家晒衣物,再到田中扯谷穗回家尝新。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但三街目前仅存寺巷一处的娘娘庙,现今的娘娘庙建在大象山之西的漓江河畔,距江边约200米;一进三开,也是三街古城旧时所建众多寺庙中至今还保留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寺庙;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三街税务所办公场地,八九十年代为三街镇文化站,并在海外华人的赞助下建成了“三街镇爱华图书馆”,一度藏书达2.4万册;现己闲置,天祀娘娘的金身也早也不知所踪科脉设置太航。原三街镇文化站长全明文先生收集及原存的一些古迹及碑刻仍存庙内,已成为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历史文物。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凤凰圩及“龙泉”井

  凤凰圩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从南门圩迁来,位于东门以北100米至老桂黄公路间的城墙外,漓江、潞江环抱科脉设置太航。街长280米,主街有圩亭两排。传说建圩时因惊现一对风凰而得名。湘桂古驿道及后来修建的桂黄公路傍圩而过,圩场的南端建有郑公祠,是为纪念建圩的灵川知县郑一桂而设。圩的北端有一口唐代修建名曰“龙泉”的平地井;南端柳树坪也开凿一井,名“下圩井”。圩场与河道之间有宽50米、长500米的柳树坪,水柳成荫。每逢圩日,河边停满船、舟、竹木排。竹木、牲畜交易基本在此进行。街中店铺紧连,有各种商号、饭店、当铺、药店数十家,还有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共地下党开设的“集成书店”等。每逢圩日,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凤凰圩兴盛了260余年,1993年迁到原西门外的322国道旁。现在的凤凰圩已变成凤凰街。凤凰圩因成圩晚,圩上主要为谋生而劳碌的各类生意人,因而两百多年来所出名人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出了一位名叫邹一杰的举人;还有一位叫张俊,20世纪50年代便在桂林地区民政局任局长,后为副厅级干部。张老在抗战时期,为笔者家父吕忠甫在灵川抗日政工队的老战友,1982年10月,家父患病在桂林地区医院住院,张老来探望时得以见过,他个头高大,但气质却十分儒雅,看不出是一个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人。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现圩北端的“龙泉”平地井犹在,位于凤凰桥头的西南侧,泉水源自西峰山,因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附近建有龙泉寺,井因寺得名,但今只见井而不见寺科脉设置太航。泉水自井边形若龙头的白石缝间喷涌而出,水量丰沛,冬暖夏凉,水面高出附近的潞江水面约一米。井柜1.5米见方,井柜及井周石板原为青石,柜内泉水为“饮”,流出柜外水池的水为“用”,二者泾渭分明。今人将周边残损部分用水泥抚平,部分青石仍还在。这口修建于唐代的古井,村民仍在使用,这在整个桂北地区,乃至广西和全国都不多见。2018年5·1劳动节,笔者与大学同窗朱建平先生同往三街拍摄调研,见井沿备有供周边来往乡民饮水的公用带柄竹筒,同窗便舀水畅饮。次日电话询问同窗,答曰:身体无任何不适。“龙泉”井的水质,虽历经千余年,由此可见一斑。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凤凰桥

  凤凰桥位于三街镇北街外与漓江相汇处150米的潞江上,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年),名曰利济桥,是为搭板桥,后数次毁于大水科脉设置太航。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县王雨溥倡导城邑绅民捐资捐物,改建为五孔拱桥,桥高1丈7尺(约5.7米),长15丈(50米),因靠近凤凰圩而更名凤凰桥。桥于当年七月二十二日动工,官民协力,于次年二月初九合拢,然,王知县则于二月初五调往河北宣化县任职去了。多年后五孔拱桥被洪水冲毁,便改建为七孔,不久又被水毁。同治二年(1863年),知县王廷绶率绅民重修,改建为7墩。民国十六年(1927年)修建桂全公路,改成12墩;利用原石墩以钢轨为梁,上架木板通车,桥沿设置栏杆。

《古城三街》前篇:被定格的历史记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民党军队为迟滞解放大军南下,曾将桥面破坏,三街解放后修复科脉设置太航。1965年秋,时任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到灵川县同化村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蹲点,建议改建此桥。1966年,建成长97米的钢筋混凝土板桥,桥宽6米,两边桥沿各设宽0.8米的人行道,并设置了栏杆。今桥墩基本保持原状,只是桥面曾作过几次改建。现凤凰桥的上游,陆续建了四座现代的公路桥和铁路桥,但凤凰桥仍是周边百姓行走最多的桥梁。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涐們的故事丘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